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在于修身。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很好的养生之道,其独特的“以德养生”、“以德养生”的理念至今仍激励着现代人效仿。仁是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仁”的核心,仁者爱人!“养生养德,德导致寿”的理论得到了医学实践的证实。修身就是关注人的精神健康状态——心理健康。中医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淡泊而空,真气随之,灵藏于内,病常安”的说法,并明确提出养生要注重精神保养。
德高望重的人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人际关系良好,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他性格善良,为人正直,胸怀坦荡,心情乐观,意志坚定,感情丰富。第三,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古语有云:“良医必先医心,后医身。”随着医学模式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现代健康的概念可分为三个方面: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即心理健康)和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全面健康的概念。全面正确地理解心理健康不仅包括健康人格特征的培养,还包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中医保健不仅包括行为保健、环境保健、运动保健、饮食保健等多种保健文化。,但更重要的是,养生必须遵循路径,养生重在修身,养生必须采用重要的排毒手段,促进亚健康状态向身心健康状态转化,从而达到中医养生的目的——强身健体、防病抗衰老。
随着“无病”和亚健康状态概念的确立,辅以中医养生技术,如煎药、食疗、气功、指导、按摩等,合理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进一步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都可以对改善和调节人体的亚健康状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健康”和“保健”内涵和外延的深化和延伸,真正体现了“健康”和“保健”的意义不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是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以便所有人都能享受高质量、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