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广莘的中医哲学家

他对中医最初目的的独到见解往往不容易被接受,他称自己是少数。

他致力于中医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呼吁中医自立。

◆在西院26年,56岁回国学习中医,倡导“中医研究”。

◆他中西医结合,诊疗思想独特。他擅长治疗疑难杂症。陆广莘,中国中医科学院高级研究员,著名中医理论家和临床医生。听过他讲座的人,都会被他充满激情的语气、犀利的言辞、深刻的思考、诙谐的中英文言论所感动。“循生之道,助生之灵,用生之器,以生为业”是对他中医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他60多年求中医之道的收获,也是他对中医发展的期望。三位名师的授课,西医名校的系统学习,以及在综合医院坚持中医特色的实践,让他融会贯通了中西医,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他遵循中医最初的宗旨,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医的本质,有独特的见解。他是对帝王古义作出巨大贡献,融会新知,自立门户的代表人物。

“我是正宗的中医。在国家号召中医系统学习西医的时候,我通过考试,进入北京医学院医学部,系统学习西医五年,毕业后在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我在西医医院坚持中医26年。56岁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团队。”

从18岁开始,在上海学习中医,先后师从陆、张慈公、许。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让他学到了知识,也影响了他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观点,激励他追求中医真谛,奋斗不息。

鲁以他的古代文学和中医而闻名。18年,许、张慈公创办上海中医学院,国学大师章太炎任院长。办学的目的是学习传统文化,掌握新知识。作为函授弟子,陆广莘不仅接受了现代科学思想,而且奠定了他兼收并蓄的学风。

65438年至0955年,张慈公任卫生部中医顾问时,陆广莘跟随他抄方。在1956讨论五行存废的时候,张老师和他讨论,鼓励他发表意见。张慈公“欲融,必先求我出自立”的教导,让他对中医充满了自信、自强、自立。陆广莘的文章发表在上海的《新中医》上,学术观点的犀利和争论的光彩逐渐显现。

许提出了“知其所欲,而不为其所欲”的思想,并在临床上通过中西医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65438-0957到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时,许任主任,以身作则。敢想敢干的陆广莘,在一级甲等西医医院开设中医门诊,建立中医病房,拓展中医临床领域。1958年秋,在北医学院开设了《中医概论》课程,吸引了医学系四、五年级和儿科四年级的学生前来听课,并利用中医临床病例编写教材,促进了医院各临床科室更广泛的中西医合作,这一切都得益于许的宣讲和支持。

还有一位对陆广莘学术思想影响深远的重要人物,那就是元末明初的医学家吕望。陆广莘早年对吕望有过深入的研究,欣赏吕望朴实求实的风格、科学怀疑主义和历史批判精神。吕望的学术观点和议论文对陆广莘影响深远,这在他的论文和演讲中随处可见。

受三大名师的教诲和吕望等博士的态度、观点、文风的影响,他不断努力博采众长,继承创新。他解放思想,科学批判,独立思考,逐渐形成了深刻独到的见解,超然的见解,执着的探究精神,这也使他在名中医中独树一帜,个性鲜明。他博采古今,游走中外,机智过人,人称“明”;他不拘一格,思想深刻,学识丰富,阅历丰富,人们说他“达”;他出名,勤奋,善良,受人尊敬。他地位崇高,见解独特,自立能力突出,被誉为“有才华”

陆广莘是中国第一批“中学西方人”。接受过正规的中西医教育,在中西医权威机构从事过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其心性超群,对医源极为博学,博采中外,不断领悟中医精髓,在中西医学模式比较、当代中医的使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形成了富有逻辑性和战略性的学术思想。在当今中医界,他因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善于逻辑思维,见解独到,被誉为“中医界的哲学家”。

“中医之道是以养生治病为原则,发现辨证论治与人类生命发展的生活方式,是聚毒为医转化利用的工具,是寻求达到天人合一效果的健康生态实践智慧。”在陆广莘的《医藏——中医之道》一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集中体现了陆广莘学术思想的精髓。

他认为,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在于诊疗思想的转变。医生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天人之际,明白物我之别;实事求是,了解健康疾病的变化,认识环境利益和药物;有的放矢,循着生活的方式去寻找和发展人的生命力;讲求实效,利用生活工具,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效果。“这一深刻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和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反响,对我们重新认识和发展中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生病前上班,先保健。”他强调“稳态调节与中医养生”的关系,指出人体健康模式是“正气藏于内,邪不可为”的自稳生态和谐,而不是“邪”的彻底消除。他严厉地指出,人们对细菌和病毒的态度是徒劳的,不区分好坏,反而使疾病越来越多。

陆广莘的中医诊疗思想崇高、深刻、精辟。他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和自愈能力是中医的目标和发展对象,是中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他在诊疗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一理念。记者跟着他走出诊所。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他经常表扬病人顽强的生命力,鼓励病人与病魔作斗争:“你的病好转了,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生命力强,坚持下去!”临床上,他从社会、人文等角度对患者的工作、生活环境进行全面分析,鼓励患者充分发挥自愈能力。这是他“中医之道在于学人”和“道不在人远,视患者为师”的精彩体现。

因为陆广莘强调医生要充分调动人体内的一切因素来驱除疾病,恢复健康,他呼吁客观正确地看待药物的作用。他指出,医生是“聚毒求医”,不能绝对看待某一种药物的疗效,在用药治病时要趋利避害。

早在1973,他就发出了“药的危害在医生,不在药”的清醒而独到的警示。在吸毒、过度依赖毒品等毒品危害事件频发的今天,令人敬佩。

自古以来,江南人才辈出,而陆广莘的才华在中医领域是出了名的。发表论文100余篇,个个振振有词,有理有据,精辟独到,充满了对中医的热爱和殷切期望,充满了忧国、忧民、忧中医的激情。2001,人民卫生出版社将80篇学术论文汇编成一本书《陆广莘医学集论——中医之道》。研究这些文章,正如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们所言:“中医界的人,读陆广莘的文章,有时会感到奇怪的‘洋味’;哲学家读陆广莘的文章有时会觉得新鲜、土气,但它确实澄清了很多对于中医界来说难以解释的问题。”的确,如果你想读这本书,你必须清理你心中的尘埃,这样你才能通过它融合了医学、物理、哲学等中西观念的句子和独特的散文表达方式,进入探索中医永恒奥秘的时光隧道。他在国内一流的西医医院坚持中医26年,做出了成绩,源于他对中医的坚定信念;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量疑难危重疾病的显著效果,有赖于他对中西医优势的巧妙结合和运用。

身处国内一流西医医院的西医强势环境,一个中医很容易被西化,但陆广莘却坚持中医,从医院里脱颖而出。他才华横溢,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从1957到1983,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用中西医方法诊治各种疾病。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比较和总结中西医学诊疗思想,逐渐形成了对中医最初宗旨的深刻阐释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在乙脑、急腹症、小儿肺炎、肝炎、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肾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苯中毒等多种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中,陆广莘老师曾得到钟慧兰、吴阶平等著名专家的指导,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他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制出阑尾合剂、肺炎合剂的商定方剂,直接用于西医外科和儿科,取得了比单纯西医显著的疗效。一些西医开始认识中医,遇到问题向中医求助,提高了中医在综合医院的地位。与高水平的西医同仁交流合作,对急腹症、血液病等一些疑难病症开展科研。在后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获得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中也下了很大功夫。

陆广莘擅长临床实践,但他善于在全面细致的临床观察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临床实践,不断写出理论水平高、见解深刻的论文,以至于有人误以为他只是一个中医理论家。1959年,他总结了《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专著》,提出流行性乙型脑炎不是“温病邪先攻肺”,而是“暑邪直入心包”。对叶、程、等提出的“邪入心包”证进行了讨论。,并适时应用了紫血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截断之路”的治疗思路,这意味着他们开创了现代“截断疗法”,挖掘出了后来著名的“截断疗法”,这种疗法在许多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陆广莘刚到医院两年。

从65438到0976,陆广莘在长期的高血压治疗中观察到,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流供需失衡是治疗的关键,而辨证论治有助于机体的自我稳定调节能力,比单纯的减压治疗更有意义。

65438至0987年,陆广莘作为第一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成员被派往坦桑。面对对方专家的质疑,他平静地回应:抗病毒治疗可能不是艾滋病这些病毒性疾病的唯一或最佳方案。中医对乙脑、乙肝、天花、麻疹的治疗,不是消灭病毒,而是提高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中医在治疗病毒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这种治病的思想,体现了他的学术造诣,以及他对超出常人的事物的深刻理解和体会,这也是他临床治病的一大法宝。

陆广莘不喜欢详细谈论病人的治疗计划。记者多次问他。他只是说每个病人都不一样,有些病例很难重复。关键是诊疗思维方式。记者猜测,要么是他64年从医生涯中见过的无数病例让他不胜枚举,要么是一个病人不足以体现他的整体诊疗思想,要么是他默默扎在自己的心里证明自己的观点。陆广莘每周一出门诊,主要接诊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类风湿等疑难杂症。患者中有附近的老熟人,有定期坐飞机来的外国人,也有漂洋过海的海外人士。

陆广莘博士后小李告诉记者,老师总是站在战略的高度,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较中西医学模式和诊疗思路,突破了只关注一种疾病的套路。然而,陆广莘经常问自己和别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辨证论治的“证”?辩证诊断应该发现什么?辨证论治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56岁回到中医大本营,打造中医理论研究团队,他关于“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的论述成为今天的标配;他曾是第八届、第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他发出了“医学不能倒在科学脚下”的呐喊,震惊了世界,破天荒地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

1983年,陆广莘56岁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名称是陆广莘在多次研讨会中策划和坚持的结果,“中医基础理论”一词也由此产生。

“中医研究和中药研究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理论和方法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只能互补。”他提出“中医研究”和“关于中医的研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张独立的“中医研究”。这一认识成为中医传承发展中的一个准则和名言。

他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首届中医证候研究全国会议和国际会议,探讨了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中医证候的认识从辨证到求根进行了认识论分析。

“开一寸更上一层楼”是陆广莘借鉴针灸术语,主张解放思想,拓展科研思路提出的。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带领同事主持了“肝-血风(郁)血瘀”和“脾-津液-痰湿”两个系列的“七五”研究项目,获部级一、二、三等奖。

作为国医大师和中医研究的倡导者,他主持了2003年香山科学大会,提出了中医理论建设和研究方法。2005年2月参加科技部“973计划”论证会,提出中医药理论基础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并致函科技部和卫生部主要领导,表达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他以自己独特的中西医身份、研究经验和开放、大胆、严谨、执着的工作精神,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医研究。

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陆广莘利用一切机会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他名声远扬,许多大学和医院都邀请他去讲课。他在各种场合宣讲中医,多次谈到和呼吁中医学术。一个年过八旬的人,依然对中医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陆广莘在邻居眼里是个和蔼的老人,在学生面前是个和蔼的老师,但在学术上却是个严谨执着、锋芒毕露的人。他“医学不能向科学低头”的呐喊震惊了世界,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有些人不理解,有些人似乎理解,有些人不置可否。但记者注意到,在2009年7月北京大学举办的“信仰、哲学与科学”国际会议上,1997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威廉·菲利普斯似乎也有同样的观点,即“科学不是观察世界的唯一窗口”。这是威廉·菲利浦斯、陆广莘等大师认识世界的远见,是他们用洞察力认识世界的声音。希望我们这一代能早日理解。

如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有他带出来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团队,在千里之外的广东等地也有他培养的高徒。他的言传身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诊疗思想正在被认识、研究和推广。

“勤求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学究之谓大医。”陆广莘说:“我最初选择了中医,我已经为中医奉献了一生。”的确,他每天的安排紧张有序,包括读书、看报、写作、讲课、坐诊、教学...他在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中不断探索“生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