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风靡全球。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西方一些国家曾经是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各国移民聚集在一起。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兼收并蓄,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形成了成熟而自成一体的饮食文明。
中西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来自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哲学。
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关注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特别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合适,热量供应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食用者充分吸收,是否有其他副作用。他们尽量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而不是追求食物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使味道一样,甚至和嚼蜡一样,他们也会吃。西方人吃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和精神享受联系起来。体现了饮食上强烈的实用功利目的。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满足饥饿的一种生存手段,但它采用了更科学、更规范、更合理的方式。比如他们的中小学都配备了营养师,保证青少年充足均衡的营养。这种科学合理的饮食理念值得中餐借鉴。但同时,这也使得西餐在用料上受到很大限制。比如,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他们认为的所有东西都没有营养价值。同时在烹饪技巧上也比较机械,不灵活。牛排是牛排,鸡肉是鸡肉。各种蔬菜绝对不会混着吃,也不会出很多花样。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食物的口感和感觉,不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食物的好坏,追求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境。简单来说,中国人吃的就是味道,“味道”就是中国饮食的魅力。中国人饮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充饥,更是为了满足他们对美食的渴望,带给他们身心的愉悦。
和谐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髓,如福建名菜“佛跳墙”就含有鸡、鸭、猪蹄筋、鲍鱼、海参、五花肉、鱼翅等主料,以及几种辅料。这样成品的个性完全被埋没了,但整个产品却光芒四射,类似于中国人贬低个性、讲求平均、讲求和谐的中庸之道。
中国的饮食过分强调味觉和用餐的精神享受,而忽略了营养分析和营养的合理搭配,是片面的。西方饮食讲究科学分析和营养。虽然是机械性的,但是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发育,从根本上来说是积极的。因此,中餐在发展中应借鉴西餐的“科学”理念,取长补短,使之更加完善。
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
西方人继承了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采集种植为辅。他们吃的肉多,穿的用的都是动物的,连西药都是动物做的。多注意动物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饮食结构上,多为动物类菜肴,以牛肉、鸡肉、猪肉、羊肉、鱼肉为主。所以肉类在饮食中的比例一直很高。到了现代,种植的比例有所增加,但饮食中肉类的比例仍然高于中国人。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再加上人口压力等原因,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以谷类为主,少肉多食,蔬菜和植物为辅。根据西方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600多种蔬菜,比西方人多6倍。平时多吃“素菜”,过年加荤菜。这种饮食习惯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物”,生物不能被杀,更不用说吃。此外,道教还戒吃肉和鱼,这使得素食主义在中国流行,并促进了蔬菜种植和烹饪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制品的发展。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我国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样,在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中,蔬菜也在明显增加,中西饮食结构已经趋于融合。
中西食物内容的差异还表现在西方人喜欢冷食和凉菜。从凉菜到沙拉再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凉菜。西方人生吃蔬菜较多,不仅有西红柿、黄瓜、生菜,还有大白菜、洋葱、菜花、西兰花。而中国人喜欢吃辣,除了主菜前面的小菜是凉的,主菜是热的。在中国人眼里,热菜凉了就失去了很多味道,只有热了才能尝到食物的味道。俗话说“三鲜菜热”就是这个意思。
中西美食的差异
在中国,烹饪是一门艺术,吸引着以饮食为最大乐趣的中国人,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些戏谑。对中国来说,烹饪和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一样重要。中国的烹饪方法实在太多了:滑、炖、烤、煨、蒸、炒、酥、炖、烤、炖、炒、砂锅、拉丝,等等,做出来的菜更是琳琅满目。中餐工艺的变化比较复杂。很多菜费工费时,装饰太多。很多都是不能食用的,不仅浪费原料,还不一定有效。《中国厨房》里有一句话:“一个厨师的手艺分三份,用料分七份”,强调的是厨师个人对原材料的选择和不同等级的使用的重要性,即原材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制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在饮食上强调科学和营养,烹饪的全过程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烹饪标准化,厨师的工作就变成了极其单调的机械工作。再者,西方人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吸收营养。只要营养达标,其他都可以包容。所以厨师在对食客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天重复机械的工作,肯定没什么意思。西方的烹饪方法没有中国的复杂多变。西餐立体感强,可食用性强,放入盘中的食物大部分都能吃。饰品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在操作技术上多为新鲜、无污染、天然、自然,充分发挥其原汁原味。干货不用太多,牛奶是西餐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供应商根据原料的特性进一步规范了原料,厨师不再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决定使用哪种原料。
中西饮食的差异
吃的方式,也就是怎么吃,中西方明显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正式宴会,人们都会围坐在一起用餐,享受一个座位。人们互相敬酒,互相劝诫,以显示相互尊重和友谊的美德以及和谐和团聚的气氛。尤其是各种节日,更是饮食求教。这种吃法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传统。中国人在吃饭的过程中,不需要别人提前分发食物,而是自己拿自己需要的东西。就餐者吃的食物量或每个人吃的食物占食物总量的比例是不确定的。西方人习惯分开吃饭,有专人先分发食物,是一人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然人们围坐在一起,但他们的食物是分开供应的。不一定要有固定的座位,可以自由走动,既能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又能方便社会交往和个人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不用把所有活动都公开在饭桌上。这种吃法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和自我的尊重,强调个体的独立自主。
此外,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用餐器具的差异上。中国人的餐具以筷子为主,勺子为辅,还有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讲究餐具、菜肴的形状、大小、颜色的协调,讲究“美”。精致的食物要搭配精致的器皿,要注意和谐。菜肴和器皿在色彩装饰、形式和空间上要和谐。要把饮食当成一种艺术活动,不仅要吃好饭,还要从中获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西方人使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杯、碟。然而,西餐不像中国人那样强调菜肴的装盘和分盘的艺术美,餐具的种类和菜肴的形状也比较单调。简而言之,西方人注重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的餐饮用具正以“专业化、多样化和组合化”的新面貌出现,为日常家庭用餐增添了新的理念和趣味。西方也开始注重餐具的设计,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款式的餐具。这些餐具通常有颜色和图案,并以各种风格出现,具有装饰性和趣味性,它们作为礼品出售。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明显,各有千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如今,中餐已经开始注重营养、健康和科学烹饪;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