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水的主要成就

郑各庄村

1984.一个20岁的小伙子回到郑各庄村,上北郊农场党校预科班,当村里的生产组长。1986年,他带领村里十几个年轻人组成了土方施工队,拉开了郑各庄村脱贫的序幕。这个年轻人是全国劳动模范,他就是郑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北京鸿福集团董事长黄福水。

为了保护集体财产不受损失,曾经为包工头黄下跪。这是郑各庄村生动的一幕,包括当时所有跟随黄福水创业的人。无论情况多么困难,他们的信心从未动摇过。在村民的支持下,他们筹集了654.38+0.44万元购置新设备。1.993年,郑各庄村在施工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宏远机械施工公司,随后雪球越滚越大,基础工程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等配套企业相继诞生。从65438到0996,黄福水整合了村里十几个集体经济组织,组建鸿福集团,再以参股控股的形式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郑各庄村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2002年春天,轰隆隆的挖掘机轰鸣声惊醒了早已脱贫的郑各庄村民。经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讨论通过,黄福水决定依托村里丰富的地热资源,发展水上乐园,把郑各庄建成“绿色生态银行”。

2003年5月,郑各庄村水环境初具规模:占地40亩的水上公园和总长7公里的环村水系成为环境优美。同年7月,黄福水做出了开发杜文水城的科学决策。随后,水城国际酒店、温泉养生会所、HI水空间、温泉养生会所、湖湾酒店、鸿福大厦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以水为载体,集酒店、会议、商务、餐饮、洗浴于一体的大型娱乐休闲项目在郑各庄村拔地而起,成为郑各庄村和鸿福集团的信用卡,吸引了40多家高新企业、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戏剧学院、北京电影。第三产业的繁荣给村民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2002年,郑各庄最后一个农民退出种田,村民实现了零失业。

2008年,黄福水启动“品牌、资本、管理”三大输出战略,开发五大连池杜文水乡国际旅游接待中心项目,开拓青岛建材市场,走出国门,承担造价35亿元人民币的利比亚房屋及配套设施总承包工程,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利比亚承包工程的第一个典范。

到2009年,经济总收入30亿元,纯收入3.5亿元,税收2.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万元。

村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得到了实惠,村干部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现在村民不仅充分就业,还成了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