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研究人的心理变化的书在哪里?
作者:李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703014340X
印象:1
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4-11-1
字数:189000
定价:13.8元当当价:9.8元。
摘要:
本书在详细描述当代中国人心理困扰的基础上,从宏观社会层面和微观个体层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心理困扰加剧的基本原因,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社会心理干预方法和个体自我调节策略。反映了我国社会心理学家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研究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专业立场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和尝试。
本书适合所有关心当代中国人心理健康的读者,尤其是知识分子。此外,对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大众传媒工作者以及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者和决策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
作者:杨德森来源:昆明国际心理治疗会议文献类别:民族研究日期:2004年3月65438+6月今日/综合查看:3月6456
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离不开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振兴,必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并代代相传的民族。是长期* * *和社会生活,* * *和需求和利益,* * *和命运和理想形成的。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呢?大多数中国人在这种* * *文化传统中形成的心理特征或民族性格是什么?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一体化的新时代,当国家初步走上富强之路时,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特征将如何发展变化?
1.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特征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长达2500年。儒家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封建宗法社会制度的产物,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关系和群体意识。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规范行为,培养人才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它压抑个体自由,缺乏平等意识,缺乏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和尚武创新意识。
儒家文化强调伦理道德,关于条目和解释众说纷纭。以仁为例,至少有几十种解释,即使在《论语》中也有,在很多地方也有,含义不一。民国成立前,儒生还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大美德和“礼、义、诚、耻”四个维度
儒家文化通过教育对国民性格和价值取向产生广泛影响。儒家思想立足于世界,接受并奉行以下原则:入世济世,积极进取,注重伦理道德:
修齐治平,仁,忠,孝;
胸怀大志,以祖宗为荣。
内圣外王,立德立功;
强大有前途,人定胜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朵奇葩是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与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共存了两千多年。虽然历代统治者大多支持和利用儒家文化来达到维护宗法等级和王侯统治的目的,甚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道家以其辩证思维、尊重个性、超脱(否定权威崇拜和等级依附)和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如鹤立鸡群,与儒家正统互补。
孔子曾向老子求教。他们是怎么讨论的?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但老甘《道德经》第十八章提出:“大道废而有仁义;智慧带着极大的谬误出来;六亲不睦,有孝子;国之大泽,有忠臣。是“直接反对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第十九章继续提出:“弃智弃慧,利民百倍;“奋不顾身弃义,百姓尽孝;巧弃利,贼无所有,是老子对圣人、仁者、聪明的否定。而老子所提倡的“简简单单,少点私心,少点欲望”等倒退思维和蒙昧政策,与儒家的前法家王道,推崇古风相得益彰。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道有益而无害;圣人之道,为之而战”(第81章)。“所以,知足不辱,知其不危才能长久。”(第44章)“灾难大于不满,责备大于敌人。”(第四十六章);“如果看见你的人是未知的,那就不明显;自割者无用,自得意者不长。”(第24章),“如果你直截了当,如果你笨拙,如果你争论。淡定胜躁,冷胜热,静为天下好”(第四十五章);“知和为共,知共为明”(第五十五章),“和其光尘”(第五十六章);“善用人,为下。”(第68章)“强处强,弱处强”(第76章)“弱胜于强”(第36章)“知男守女是世界流。知其白,守其耻,是天盖”(第二十八章)“道常无为”(第三十七章)。这些充满哲学和辩证思维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中国道家养生的以下原则。
利而不害,不争;
不那么自私,满足于知止;
知和,以柔取胜;
清静主义,顺其自然。
这种养生原则的特点是柔美柔顺。它继承了母系社会的母性或女性品质崇拜,融合了太极传、导、静功、坐道、注意饮食起居,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养生方式。
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看,与上述道家保命原则相对立的原则是:“害人害己,不可为之;极度自私和欲望,得寸进尺;好斗任性;这是违背自然的。“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带来很多人性的矛盾和冲突,精神上的困扰和痛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不言而喻的,但当权者往往固执己见,以至于身心俱疲。
中国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综合教育的影响。年轻人在学习、求职,在社会上寻求立足之地,实现个人理想时,都是接受儒家文化,采取入世、有为、贡献社会的价值取向。但是,当你年老退休,事业失败,妻儿分离,身患绝症,精神受挫,急于缓解或摆脱精神痛苦,寻求帮助时,你就倾向于接受道家的养生之道,或者皈依佛教等宗教。所谓“下次吧,这次。”
中国人的国民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被一些中外作家描写过,在中外之间或中西之间做一个比较特别有意义。有些人格表现是相同的,即人性的普遍表现;还有的是民族差异的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形成的民族差异是我们比较关注的研究对象。近代以来,关注这一问题的外国学者有李约瑟、罗素、汤姆·恩比、费正清、斯密、何天觉、魏礼贤等。,而且很多都有书和中文翻译。他们有明确的局外人的观点,他们对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有不同的看法。中国人以勤劳、节俭、谦虚、温和、尊老爱幼、家庭至上而著称。还指出中国人不爱卫生(随地吐痰),不守时,缺乏公德,支离破碎,墨守成规,唯命是从。中国学者严复、陈独秀等较早提出中西文化与民族心理特征的比较,使特征的差异清晰化。这种完全划分对比特征的方法虽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但也足够发人深省(见文)。还有鲁迅(《阿q正传》)。学者如林语堂(《吾国吾民》)、胡适、潘光旦、白阳(《丑化中国人》)也有不少描写。胡适提出了国民性的四大弊端,即贫穷、疾病(东亚病夫)、无知(多文盲)、自私,简称“贫病愚”。近百年来,随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经济生活、教育、卫生、体育的发展,旧貌换新颜。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1895《论世界变化的极端》一文中,对中西文化和心态的差异做了如下比较:“中国重三纲,西方重平等第一;中国亲吻,而西方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西方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西方富民;中国贵而同风,西方人喜党居邦;中国忌讳,西方人嘲讽他。.....其联系也,中国是谦虚的,而西方人是舒服的;中国是文学家,西方人享受简单。……"
陈独秀于1915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论东西方根本思想的差异》,明确指出“西方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方民族以家庭为本位。.....宗法制度的后果包括四个方面:一方面,它损害了个体独立自尊的人格;另一方面,它扼杀了个人意志的自由;另一方面,它剥夺了个人的法律平等权利;另一方面发展依赖,窃取个人生产力。.....西方民族是基于法治,基于实力,东方民族是基于感情,基于空洞的文字。”
综上所述,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的传统心理有以下特点:
1.勤俭自强。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非洲和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的勤劳和节俭都是众所周知的。在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民族中,中华民族是唯一能够屹立在亚洲东方并走向繁荣的民族。
2.求同存异,务实谦虚中立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同车同书,统一度量衡制,以及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人的心态和行为仍然是独特的,求同务实,封闭保守,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不求新,不敢出头,受益于谦让,重和。
3.家庭是第一位的,但是亲密关系就不一样了。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最重,从小就被教育要孝敬父母,爱兄弟,爱夫妻,对亲友坦诚相待。家族成员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个人理想是孝敬祖先,保佑子孙。一家之主必须服从命令,妇孺之辈必须服从命令;甚至为了家族成员的群体利益,牺牲很多个人利益。这种“亲亲”的观念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血缘关系、民族感情和乡愁,也形成了社会网络和裙带关系,以及人情大于国法、人治大于法治的宗法制度和家庭与世界的传统格局。
4.伦理为纲,尊卑有序。
孔孟儒家伦理教育早就规范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发展过程;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心理健康标准;忠孝仁义之法;被历代统治者所利用和推崇,使老百姓不易犯罪闹事,尊君爱国,尊父爱家,尊师重道,尊老爱幼。这种“敬而远之”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延续了几千年。
二,中国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现在和未来
经过近半个世纪中国* * *生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和历次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有了几百万军队和几千万民兵,有了* * *生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英明领袖毛泽东及其战友,有了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的组织起来,团结一致,英勇牺牲。最后,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此,遭受百年屈辱和灾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面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台湾省海峡武装干涉和朝鲜战争。片面:学习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法家思想,形成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国初期就提出全国公民都应遵守社会公德,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社会财产。从此,学校对受教育的青年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标准。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方针。
文化大革命是从“破四化”开始的,提出要破除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即四化)。要“用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改变全社会的精神面貌”,直到文革结束前夕的“批林批孔”运动,孔老二被点名批判。毛泽东认为林彪是“尊礼反法”,林彪的思想根源来自儒家,从林彪家中搜出儒家人物语录,于是编辑印刷了《林彪与孔孟》批判材料。就这样,从五四运动到文革运动,对中华民族的旧文化旧思想发起了大规模的全方位的攻击,但文革运动是危害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在极左思潮的指导下,当时提出了“斗私修”的口号。要“与私利斗一时”,要“在灵魂深处爆发一场革命”,要批判“人性论”。要达到的理想精神境界是公正无私,有我有他;义无利(只重革命,不重生产),理无欲(样板戏里只有革命理想没有爱情)。采用的方法有:破而不立,斗而不和,评而不辩,落而不息。直到粉碎“四人帮”,这场闹剧才告一段落。拨乱反正,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再次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一致公认中华文化传统有其精华,经得起时代和阶段斗争的洗礼,有其跨时代、跨民族的普遍性和顽强生命力。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不遗余力地清理旧文化、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文学、艺术,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批判资产阶级反动的学术权威,批判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文学作品、文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等战线上的各种反动观点,,造成了十年浩劫,在经济生产濒临崩溃的时候,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省和香港)出现了经济腾飞。这五个国家和地区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有三个是中国社会。那么,这些地区的经济腾飞,是主要得益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制度的西化和现代化,还是像新儒家所认为的,主要得益于东方儒家传统文化的发展或复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什么内在联系?
海外新儒家学者提出,儒家文化传统在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增长方面有以下功能。即:
1.家庭单位内的社会化,即建立家庭和亲属关系的行业或企业,可以培养廉洁、有文化、有技能的成员;使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和家族事业有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为家庭、企业、民族做出贡献。
2.发扬群体意识。发扬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
3.等级观念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结构中有其自然性和合理性。
4.和谐关系与等级观念的结合可以增强组织内部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儒家传统文化是封闭的、保守的、排外的、超稳定的、有尊卑之分的,强调个人的社会义务、贡献和人际和谐;反封建反神权的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市场经济,主张个性解放,尊重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所以,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腾飞的主体是谁,恐怕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政府近年来的倡导,通过大众媒体的讨论和国会的批准,我们建立了社会价值观,即:
1.国家至上,社会第一。
2.以家庭为基础和以社区为基础;
3.关心和支持,尊重个人;
4.求同存异,协商* * *知识;
5.种族和谐和宗教宽容。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末。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大陆在经济建设、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电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民休养生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商品丰富,物价稳定。是百年不遇的太平盛世。到20世纪末,2000多万家庭还没有摆脱贫困,而绝大多数人口已经随着物质文明的显著进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落后。与50年代人民公社时代相比,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主要是迷信活动、赌博活动、酗酒、吸毒、卖淫嫖娼、公款吃喝、贪污盗窃抢劫活动、拐卖妇女儿童、假冒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猖獗。直到学校、行政机关、公安、检察机关、审判机关都做了生意,军队中的武装走私才达到顶峰。于是,国家领导人纷纷提出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倡学习雷锋的无私贡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 *资本主义战士精神。
在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市场经济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下,对党员、国家公务员和普通公民应该提出什么样的理想、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要求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是尧舜,还是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行为准则要求?如何引导和塑造21世纪中国人的新文化和新国民性?
人格和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一端是极端利己,达到损人利己的程度;通过利己利人、利己利人、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最高理想人格境界,达到轴心的另一个极端。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做一个整体评价,在这个横轴上找到自己的定点坐标(自我评价)。社会和其他人可以给他一个定点坐标(其他评价)。这个坐标点是随着个人的成长历史和社会阶级地位以及经济阶层而移动的。商人中,有唯利是图,视金钱为生命的;也有乐善好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而人民公仆、党员生产者大多克己堕落。但是商人作为一个阶层的集体平均定点坐标肯定是和所有* * *制作人不一样的。但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政治觉悟、人格水平、经济地位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
对待利与义、理与欲(名、权、利、色等)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利与义,个体的生理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社会对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利润驱使人们终日奔波,谋求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中肯定有一些人,贪得无厌,贪得无厌,争权夺利,自得其乐,灯红酒绿,梦寐以求,追求感官刺激。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以正义和原则来规范社会行为,倡导高尚的道德、理想的情操、高尚的道德操守、淡泊名利、济世济民、为人人而作我、济贫乐道、天下公。在五彩缤纷的市场经济世界里,人们听到的、说的、做的、想的,有时是截然相反的。很多人都有信仰危机,迷失方向,走自己的路。因为上帝死了,不需要忏悔;孔家店倒闭不用反思:毛主席死了,不用检讨。
21世纪,在现代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即客观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心态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可以预见的。一方面将包括中华民族的生活和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和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吸收马克思列宁以独立人格为前提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科学精神和社会公平、正义、开放等新的价值体系。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将是东西方文化、不同民族心理和社会心理日益走向交流、互补互动、不断融合、重构和创新的过程。
面向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将加速。是应该加快引进西方文化,还是应该坚持保留东方文化中的一些优良传统,敢于否定西方文化中的一些糟粕?东方文化的一些精华可能被西方文化借鉴,所以我们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西方文化的特征,要求在这个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商业社会中,人人平等,个性自由,个性解放,广泛民主。秉承“人人为己,上帝为众人”的信条,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自由,婚姻家庭会逐渐淡化和解体,独身和未婚同居会逐渐增多;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自由和广泛的政治民主,我们主张反对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纳税人)对政府进行经常性的公开监督,要求政府行为尽可能公正、公平和公开,尽量制约行政官员的权力,有效防止他们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为了追求人格的最大解放,他们倾向于尽可能减轻法律的惩罚,摆脱道德、宗教、纪律的束缚,不接受习俗或礼仪的限制,追求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享受。他们也能尊重他人的自由和社会公德,但社会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较弱。
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的小农经济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加上帝国主义侵略的百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五十年,人民公社运动和文革运动的失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成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倾向于强化群体意识或集体主义,提倡爱国主义,热爱家庭和社会利益,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限制经济收入的过大差异和贫富悬殊,不追求绝对的平等。或许适当保留尊亲的等级观念传统更为自然合理。不主张绝对自由,反对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政府权威和党的领导,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正在改革;在政权选举和政务公开中,民主将从基层逐步扩大到高层;不提倡个性的彻底解放,反对放纵和享乐主义,倡导公民遵守纪律,顾全大局,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提倡* * *唯物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
为了塑造21世纪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我个人的预测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爱你的国家,爱你的家庭,关心社会;
兼顾义利,礼貌文明;
勤劳朴实,勇敢谦虚;
标新立异,尊重事业,自得其乐。
其中“爱国爱家,关心社会”继承了儒家传统,以群体意识为主流。“义利兼顾、礼貌文明”是适用于现代中西社会的行为准则;勤俭、朴素、勇敢、谦逊仍然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传承和发展,但勤俭比勤俭更有劳动意识,朴素比节俭更代表进入小康社会生活水平的人格品质。在适度的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和平外交,永不称霸)的基础上,要保持战争年代全民皆兵、同仇敌忾的救亡图存的勇敢精神,防止青少年教育中的女性化倾向,即标新立异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缺乏的品质,包括倡导科技创新和学术民主,增强政治民主和公民自由,克服专制和保守主义的顽疾,加强法制建设和纪律教育;敬业乐群“一方面积极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每个公民从青年时代起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理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情趣。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伦理教育,即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学者们的关注点,并将其应用于保健和心理治疗,以揭示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我们从后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愚者多虑,或有所收获,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国内外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