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华的辨病与辨证
20世纪60年代初,姜春华提出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论,认为“既要治病求医,又不能废除辨证论治,需要医生认识疾病,辨证施治,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但并不完美。他曾说,比如有些病治好了,但没治好,没有证据区分。比如慢性肾炎,经常可以看到症状全部治愈,蛋白尿还没有消失,所以问题无法解决。对于冠心病患者,医生明知该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再结合证的阴虚,往往能做到病证兼治,提高疗效。所以他主张,首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绝不能丢,否则就丢了中医的精神,这是肯定的;但也要对症下药,既要专治该病的药,两者不可偏废。正如养生理论所指出的,“疾病有内异外同,外异内同。”仅凭症状不足以看透疾病的本质,你所指的不同疾病实际上可能是同一种疾病;而且你说的同一个病,可能是不同的病。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可以弥补疾病的鉴别诊断。只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明确诊断,使辨证与病情相适应,针对病源用药。
几十年来,姜春华不仅注重辨证论治,而且反复探索和验证民间验方、验方和专病专药,如用黑豆、绝疮治疗慢性肾炎,用马勃、肉壳、南天竹治疗咳嗽,用小茴香、干桃、老鹳草止喘,用白头翁汤合人参、大黄治疗痢疾,用鱼腥草、鸭跖草治疗大叶性肺炎,治疗僵蚕等。他注重思考,勇于探索,不拘泥于旧理论。关于黄疸的治疗,前人说“治黄尿不是治”,他却说“治黄尿不是治”,于是回到黄之不用艾草、五苓膏,用大黄、胆草通等解除苦泄,效果特别好。对于一些慢性病,他有勇有谋,敢于用毒品挫败,如治咳喘的紫金丹(砒霜、明矾、豆豉),即时平喘率达70%以上。并对砒霜的制备方法、适应症、药物反应、剂量控制、毒性试验作了研究报告。在中药配伍中,人们参与了五苓脂的治疗,他遵循李仲子的理论,常用于治疗肝脾肿大,疗效显著。对于一些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咯血患者,给予生姜和添加剂强心止血。对于顽痹,多以温散痹、祛风通络为主,并加大剂量生地黄凉血清,滋阴润络,温凉兼施,刚柔并济,使寒痹从温而清,瘀血清热,经络畅通,顽痹得以解决。总之,姜春华在治疗疾病方面很有独创性。他不仅对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肾病、哮喘、风湿性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脾胃病等也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