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度锻炼的建议
适量运动的建议,运动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都会选择这项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对生活充满热情,这项运动是我们经常做的,现在分享一下适量运动的建议和技巧。
适度锻炼的建议1一、锻炼的“三、五、七”原则
1,“三”是一天三公里左右,时间30多分钟。最好一次做完,因为运动时间太短,达不到消除体内脂肪堆积的效果。
2.“五”是指每周锻炼五次以上。如果一周锻炼一次,没有显著效果。当然,至少四次,如果五次,甚至六七次更好,那就是经常锻炼。
3、“七”是达到适度运动的运动量。适度运动是什么意思?即心跳次数加年龄等于170。
二、适度锻炼的好处
1,能增强体质,使身体保持充沛的精力,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使人精力充沛地完成日常工作。
2、能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安静心率,减轻心脏负担,从而提高心肺功能,使人更加平静,更容易入睡。
3.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降低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可以减少交感神经对小动脉的刺激,降低应激引起的紧张。
5.可降低肾脏对钠的重吸收率,增加二氧化碳的输出量,扩张脑内毛细血管,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6、能增加脂肪的代谢,并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保持理想体重,有助于减肥。
7.可以保持肌肉的质量、弹性和力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三、适度运动的方式方法。
适度运动是指运动后,你会感到微微出汗,放松舒适,脉搏在10分钟内恢复,饮食和睡眠良好,第二天体力充沛,说明运动量是适宜的。
如果运动后大汗淋漓、头晕、胸闷、胸痛、心慌气短、饮食睡眠不良,脉搏在15分钟内不恢复甚至比前一天还快,第二天又感到乏力,缺乏运动欲望,这说明运动过度;
如果运动后身体无发热,脉搏无明显变化,3分钟内恢复,说明运动不足。
日常生活中做适量运动并不难。有氧运动是我们生活中的首选。例如,走、跑、跳和骑自行车是最常用的有氧运动。这些运动涉及身体多个部位,效果明显,几乎适合所有人群。以下是生活中一些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
1,慢走这项运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男女老少皆宜。另外,慢走对身体副作用小,是非常实用的健身方式。
(1)建议饭后散步一小时。不宜空腹行走,天气不好时最好不要行走。
(2)每天散步半小时最理想。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每天都可以走路。40岁以上的人应该每周休息1次。当他们50岁时,他们应该每周休息2天。60岁以后,最好每两天走1次。
(3)动作要点上身直立,脊柱挺直,扩胸;伸直膝盖,迈开步子;脚跟先着地,然后身体重心移向脚尖;双脚向前迈,摆动双臂。
2.慢跑是最常用的有氧健身方式,也是比较安全的健身方式。(1)新手建议用最慢的速度跑,采用“连续跑”的方法,尽量多跑,最好不少于15分钟。两周后,再加3-5分钟,直到能完成30分钟,坚持一个月。
(2)有一定基础的人,建议慢速跑,采用“匀速慢跑”的方法,尽量多跑,最好不少于30分钟。四周后,增加到40分钟,坚持两个月。3、跳绳一般每次30分钟,每周5次,刚开始学跳绳,一次跳5分钟可能会气喘吁吁,这时就不用强迫自己跳30分钟,锻炼30分钟后可以适当增加时间。
(1)目标:每分钟跳到120?140,一小时烧600?1000卡路里(跳过10分钟相当于慢跑30分钟)。
(2)介绍:刚开始可以不用绳子,放一段欢快的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依次单腿跳跃,同时从右向左晃动身体。注意弯曲膝盖减缓冲击。
(3)热身:开始时慢跳30秒或只跳30次,然后逐渐延长时间,直到跳3分钟。跳绳时,膝盖尽量抬高,身体保持柔软。绳子摆动的时候记得手腕远离身体。
(4)放松:跳完三组后,休息1分钟。深呼吸,放松肩膀、手臂和腿部的肌肉。(5)耐力:持续1分钟,有无绳子,膝盖尽量抬高,深呼吸增强耐力。
第四,运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1,劳动不等于锻炼。劳动不是为了锻炼,锻炼是为了锻炼;其次,大部分劳动是在心理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进行的,身心是分离的,而运动是在真正充分放松心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身心是一体的,这是心理上的不同。但是有的工作有锻炼身体的作用,有的工作会伤害身体。一般农活只要适当适度,对身体都有好处;无论哪种农活过度劳累,都是有害健康的。
2.持之以恒,倡导终身锻炼。建议最好一起锻炼,一起督促,一起进步,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加大强度。不要指望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成果,更不用说希望一劳永逸。
4.最合适的锻炼时间应该是下午3点到晚上9点。但在饱餐后(餐后40分钟内)、清晨(植物尚未进行光合,二氧化碳已排出),空气污染太严重的时候,以及患病急性期不适合运动;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运动;极度疲劳时,不宜做剧烈运动,以防猝死。
5、适应自身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不要和别人比,只要比以前进步就好。
适量运动的建议2 1。所谓适度运动,如果以运动时的心率为标准,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60岁以下的人运动时心率=180-年龄(10);60岁以上的人:运动时心率=170-年龄(10)。
如果运动后感到身体不适或疲劳,或运动15分钟后心率仍未恢复到安静状态,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
动量一般每周进行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左右,或者两次(每次15分钟)。运动种类可以多样,其中专家主张散步是老年人最好的运动,其他运动如慢跑、快走、健身气功、社区健身点等多数可以选择。
2.如果运动量合适,也可以通过其他指标来体现:
①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通常可以反映出你目前的体重是否适合你的身高,从而确定你是否需要增加运动量。对于一般人来说,正常情况下,身体质量指数指数维持在18,5~24,9之间是比较理想的区间。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指数)的计算方法=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②肌肉耐力、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肌肉耐力是指肌肉能有效收缩和放松的耐力,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一个收缩过程中所能克服的最大外力,柔韧性是指一个关节或一系列关节所能产生的运动范围。这三个指标通过适度的运动应该是可以达标的。
③血压:健康的血压指数应该是适当运动的结果。不太高也不太低。
锻炼身体的地方
专家:尽量在阳光和氧气充足的地方锻炼,比如户外或郊区运动。如果在室内,选择有通风和相应消毒措施的场所。
二、锻炼方法
选择一些简单、安全、持久的运动。建议你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跳绳、骑自行车、太极拳、跳舞等等。在散步或慢跑时,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呼吸运动。主动深呼吸力度越大,吸入的空气越多,可以增强肺部的通气。而且积极用力会有效增加肺部的活动,使肺部所有组织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使肺泡弹性增加,肺部血管发达。对肺部健康意义重大。
三个锻炼标准
专家:选择合理的运动时间和频率。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锻炼三次,每次30分钟,也可以分两次,每次15分钟。
4.运动强度
通过触摸手腕的脉搏可以计算出安全的运动强度。通常,运动结束时的脉率是每分钟170次减去你的年龄,这是一个安全的运动强度。如果当时没有手表计算,运动后可以感觉到轻微的出汗。
适度锻炼的建议3六大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营养,有助于保持精力,稳定情绪。
2、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增强心脏功能。
3.加强膈肌和腹肌的力量,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
4.促进和改善脏腑的血液循环,有益于脏腑的生理功能。
5、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6、增强肌肉关节活力,保持动作轻快。
运动养生有三个要领。
1,注意有意防御、调息、动态形态的协调统一
“意”是精神集中,“调息”是调整呼吸均匀,“动形”是身体运动的平衡。尤其是意向性防御,只有心神专注,才能安神养神,导气和血。所谓“以意引气,以气为形”。
2、不宜过度,循序渐进。
有人曾对5000名已故运动员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很多运动员在40-50岁时就患有心脏病,但寿命比普通人短,说明过度剧烈运动超过了身体的耐受极限,反而会因过度劳累而损害身体,导致早衰早逝。所以“理疗”一定要强调适度,不能“着魔”。俗话说“不要走得很快,不要听得很辛苦,不要看得很辛苦,不要坐得很久,不要躺得很累。”
3、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理疗”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意志和毅力的磨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达不到“理疗”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充分调理,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营养,保持情绪稳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饮食,有效调节我们的呼吸。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健事项,全面护理,运动,更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