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赤脚保健方法

除了去户外,享受大自然与双脚的健康接触,遵循本文介绍的赤脚养生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去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王浅

夏天最常见的游泳运动不需要鞋子,体操、瑜伽等无氧运动也不需要鞋子。空手道、跆拳道、剑道、合气道、柔道等其他武术运动,无论是练习还是正式比赛,都是赤脚进行的。有研究表明,穿鞋跑步会对脚后跟产生影响,而赤脚跑步时脚掌和脚心会减缓这种影响,这与中国兴起的赤脚时尚概念不谋而合。

国泰总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叶说,社会过度发展后,很多人都想回归原始,他们主张越原始越好。比如想吃古代的东西,就玩古董。如果你想锻炼身体,最好不要穿鞋,不要打赤脚。其实这种赤脚生活的观念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倡了。逢年过节,会带着孩子赤脚在户外玩耍,日本人会赤脚在榻榻米上生活和行走。从卫生的角度来说,如果穿鞋练,脚会出汗,确实不卫生。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不断受到挑战,这迫使他们提高健康意识。很多人都想在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于是“足疗养生”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足部反射区的* * *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健体的目的。试着看看以下的赤脚保健方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去遵循,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足疗健康DIY

■徒手脚* * *

足疗又称“足部反射按摩”,在中医养生法中非常重视对足部的护理。基本论述是把脚看成是一面能照出人体器官的镜子,强调人体器官和内脏的各个部位在脚底都有反射区,利用* * * * *的反射区来促进循环,调节功能平衡。而且不需要受场地限制。即使在沙发上看电视,也可以边看电视边按脚。

怎么会?

65438+

2.来回摩擦脚底,或者交替敲打足弓,非常简单易学。

■赤脚踩在木棍或滚轴上。

正式脚* * *老师的手法多种多样,就算你不懂那么多理论,也没关系。市面上有很多种脚* * *小工具,自己在家做脚* * *很方便。即使不是* * *反射区,只是轻微的* * *脚掌,因为脚掌和脚趾有成千上万的神经和血管,仍然可以达到保健和放松的目的。

怎么会?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很费力,有了辅助道具,就可以轻松了。比如有段时间流行用擀面杖。它是一种木棒,上面有长长的算盘状颗粒。搓圆木时,可使脚底遭受* * *,堆积在脚底的废物会通过循环排出体外。使用时可以前后滚动。

2.也有人建议用球体的圆形表面从脚趾到脚跟慢慢滚动。这些动作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和放松紧绷的肌肉。

■赤脚踩在鹅卵石或颗粒上。

在大多数公园里,都有一条布满鹅卵石的健康小径。在小道上行走让脚底做* * *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说是有助于健康的。强调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脏腑是否健康,取决于气血运行的通畅。所以,赤脚走在鹅卵石路上,scraggy的路脚底可以* * *,脚底穴位对应的器官可以接收* * *,从而达到近似脚底的效果。

怎么会?

1.室外的石子路延伸出一个小小的健康步道板,可以在家里移动和踩踏,类似于在室外的石子路上行走的效果。

2.如果觉得盘子里的颗粒太大,疼痛感和压迫感太强,也可以换成颗粒更大的黄豆,既能促进新陈代谢,又能达到排毒的目的。

不适合赤脚运动的民族

■糖尿病患者

长期糖尿病患者,小的和大的毛细血管、神经、肌腱等部位容易发生神经病变,使足部保护感下降,冷热压迫感不明显。如果贸然尝试赤脚锻炼,一开始脚上的皮肤难免会红、肿、热、痛。如果患者不重视,伤口可能会并发严重感染、坏死、愈合不良或溃疡,甚至出现蜂窝组织炎、截肢悲剧。

■足部皮肤病患者

因为这类患者的角质层通常受到损伤,容易因细菌感染导致足部溃烂损伤,更容易在赤脚锻炼时加重损伤,或导致新长出的娇嫩皮肤受损,容易出现外伤。叶指出,在临床过程中,会有人询问一些作坊里的偏方,其中最常听到的偏方有泡海水、泡醋或赤脚走在沙滩上等。其实不推荐这些偏方,因为没有经过科学研究证实,特别是沙滩上经常会有利器,意外伤害得不偿失。

■未成年儿童

过早让孩子赤脚锻炼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急性扭伤会伤害孩子的脚部健康。另外,孩子肯定不注意地面安全。除了需要防止被扎等外伤,医生还特别提醒孩子,3岁左右,脚部的肌肉力量会逐渐成熟。他们应该至少在3岁后尝试赤脚锻炼,以免扭伤或伤害脚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