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和推拿一样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中医的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按摩手法有什么区别?按摩通常是指医生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患者的体表、受伤部位、不舒服的地方、特定的穴位和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取、按、揉、揉、指、拍等多种方法,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愈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效果。

按摩手法有强弱之分,“轻推、滑推皆互补”,即温和轻微的持续刺激,能激活脏腑的生理功能,是一种互补的方法;快速、重而短的刺激会抑制器官的生理功能,这是一种泻法。对于具体的患者,手法的程度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当有强烈的酸胀麻木的感觉时,为腹泻,当感觉轻微时,为进补。手法的频率也与补泻有关。“慢揉是加强,急揉是减少”,即低频是加强,高频是减少。

中医的推拿和按摩有什么区别?

不同的手法方向有不同的疗效。《儿科按摩书记》说:“左转补,右转泄。”虽然说的是小儿推拿,但也适用于成人。腹部按摩,以患者自身方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作用,为泻下法;逆时针按摩可以增强肠胃消化功能,健脾胃,是一种补品。

此外,补泻手法也与按摩部位的特殊性有关。清代《小儿推拿广益》说:“移阳于耳转泻,目转补。”也就是说,按摩太阳穴时,往眼睛方向揉是补药,有强筋补虚的作用;揉耳是一种泻法,有祛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功效。背部的脊穴能滋养元气,自下而上疏通经络和脏腑,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是一种进补的方法;自上而下推脊穴,有清热的作用,是一种泻法。再如七骨(第四腰椎至尾椎末端呈一条直线),可自下而上直推,温阳止泻,用于治疗虚寒泄泻;自上而下直推,就是把七个关节往下推,能泻热通便,用于治疗肠热引起的便秘。

总之,按摩的补泻与刺激的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频率的快慢、手法的方向、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殊性都有一定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