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大力推广养生之道?
保持健康是动词还是名词。原指道教通过各种方法来维持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疗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进补的意思;生命意味着生活、生存和成长。现代意义上的“养生”是指按照人类生命过程的规律,对物质和精神进行积极的身心维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规律,通过适度的运动,加上外在的护理等手段,使身体机能和外在的皮肤得以调理,恢复其应有的功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次;
修养,指的是开阔眼界,了解心思,广见闻。通过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得到一种身心的休息和修养,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滋补是指遵循天地四时的规律,对全身进行滋养和调理,从而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养生本质上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延续。
养生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很多学科,包括中医、康复、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等。
1.寂静主义
安静,这里主要是指内心的平静;无为就是不轻举妄动。具体来说,就是《道德经》中提到的“少私欲”。清静主义的养神益寿思想历来为历代养生专家所重视,并渗透到养生、调情、气功指导、健身运动等各个方面。
2.温柔一点,回归自然
老子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新生事物是弱小的,但充满活力;东西强了,就会造成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强者为死者;弱者生。”如果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可以避免早衰。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明、无为,回归原始的朴素的生活状态,也就是所谓的“返朴归真”。
3.形神兼备
庄子主张摆脱物欲,引虚静以养心,但并不否认其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作用。《庄子·刻意》说:“熊学旧习新,只是长生之事。此道所引之人,举形之人,亦为彭祖寿所好。”可见,中国古代的道学是道教所倡导的,从一开始就用于健身、治病、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