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果博物馆基本介绍

夏果博物馆属于著名的洛阳考古遗址旅游胜地。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南郊13公里处。这里青山绿水熠熠生辉,早在1961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6月,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由此航行到这里的那加,长一公里,有2000多个石窟,10多万尊造像。这500年的建筑过程包括两个高潮阶段:北魏和盛唐。至今,伊阙两山保存的数千尊造像,大部分都是这两个时代的文化遗产。

在北魏雕刻的众多洞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和石窟寺。其中,谷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塑像,典型地反映了北魏国家崇佛的历史模式。这些瑰丽夺目的石雕代表了石窟寺艺术流入洛阳后最早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所以他们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鹳换钹,盗钹之肌。

在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卢舍那造像龛是由一群雄伟的艺术团体雕刻而成的最著名的一个。这种开放式的壁龛以《华严经》为基础,以雍容华贵、气势磅礴的鲁舍那大佛为核心,以一个充满情态质感的艺术群周形象,表达了充满祥和色彩的佛国世界的理想意境。

因为石窟雄伟深邃的艺术气息感染着一切祈求生活幸福的众生,以佛教造像为主体的龙门地区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如今,隐藏在龙门东山松柏之间的香山寺,是吴周封建王朝为安置中国境内印度高僧巴拉多(Bhabharata)遗骨而修建的佛寺。

此后的100年间,香山寺声壮,香火鼎盛,以至于中唐时期享誉海内外的地方文化名人白居易,娶了曼僧等人为“香山九老”,以支付寺课和晨烟的费用。会昌六年,白居易病逝于洛阳鹿道里故居,名葬香山寺、曼主塔旁。如今,香山寺北侧的白居易陵园是各界宾客悼念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最佳场所。

龙门石窟这一充满信仰和情感的文化遗产,以其奇特的外在形式和人文意识,是古代社会人们祈求现实世界的物质反映。它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富有成效的创造力,通过这一历史人文景观可以得到透彻的阐释。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估: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寺庙展示了从北魏晚期到唐朝(公元493-907年)中国最大和最好的造型艺术。这些艺术作品详细描述了佛教中的宗教主题,代表了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峰。

●概述:

龙门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选择标准C(I)(II)(III)于2000年6月30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因这里东西两山相对,伊水从中流过,形似门阙,故又称“伊阙”。唐朝以后,这里常被称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枢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旅游胜地。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适合雕刻,所以古人选择在这里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石雕艺术三宝”。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 ~ 477),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余处,洞窟2345个,碑刻3600余处。其中宾阳洞、奉先寺、古阳洞最具代表性。

魏洞——公元495年,魏国宗室邱会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从500年到523年,武帝和帝先后在宾阳洞的北、南、南三处开凿了三个大洞穴。石羊洞和宾阳洞的建造花费了80多万人,还开凿了东魏时期开凿的方耀洞和莲花洞等洞穴。北朝的石窟都位于龙门山,而古阳洞从惠朝到东魏末年修建了50多年,展现了许多中国艺术形式,大佛的姿态也从雄伟的云冈石窟变成了温柔可亲的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主佛所代表的佛像,面带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冈石窟展示了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石窟——最繁荣的时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统治时期挖掘的石窟占了唐代石窟的绝大部分,这与她长期驻守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代表性的唐石窟,两尊菩萨高70尺,叶佳、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的长度)。规模为龙门石窟之首。用了四年,武则天自己出了两万。

龙门20系列产品是珍贵的魏碑书法作品。代表魏代碑体风格,挺拔大方,浑厚有力,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的字体,古阳洞19项。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386 ~ 512)的代表作。这个洞穴建成前后用了24年,是挖掘时间最长的一次。洞内有11尊大佛。释迦牟尼主像,面容清秀,神态自然,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雕像前雕有两只雄伟的石狮。两个徒弟,两个菩萨和菩萨站在周围,微笑着凝视对方,温柔而真诚。洞内还雕刻有听法菩萨和弟子的浮雕,栩栩如生。洞顶飞仙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洞窟,长宽各30余米。奉先寺的过人之处在于中间巨大的鲁什纳雕像,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m,头高4m,耳长1.9m..佛经上说,卢舍那是一直发光的意思。这尊佛像,眼睛丰润美丽,嘴角微微上翘,面带微笑,微低着头,微微俯视,就像一位睿智善良的中年妇女,让人又敬又畏。有人评价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放的胸怀和优雅的外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在卢舍那佛像旁边,有他的弟子阿难、叶佳、受威胁的菩萨、力士和天王的雕像。这些雕像,有的慈祥,有的虔诚,看着边上的天王和力士雕像,却狰狞逼人,让主像更加突出。

固阳洞是龙门石窟中最早、最丰富的洞穴,也是北魏时期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洞穴。古阳洞佛龛造像很多,大多有铭文,记载了当时雕塑家的名字,造像的年代和原因。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塑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大部分里程碑式的作品《龙门二十》,都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魏碑,字体端正大方,气势浑厚。它是龙门石窟书法艺术的精华,一直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方子洞,里面刻着140张方子,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或岩洞上,其他地方也有,是古代医学成果流传后世的重要方式。

龙门石窟还保留了大量的宗教、艺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中外交通等实物史料。因此,它也是一座大型石雕艺术博物馆。

●文化遗产价值:

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宏伟,雕刻精美,内容和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古典艺术最伟大的瑰宝之一。它以自己系统而独特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石窟艺术大多保留了犍陀罗、陀陀罗艺术的元素,而龙门石窟则继承了遥远的印度石窟艺术,沿袭了云冈石窟的风格,融合了魏晋洛阳南朝汉民族先进深厚的历史文化。因此,龙门石窟的雕塑艺术从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理解和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转型的“里程碑”。

皇家封帆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朝皇室贵族许愿和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家贵族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他们主持的石窟一定是巨大而宏伟的,汇集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所以龙门石窟很有代表性。这些洞穴的发掘是皇室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民族宗教色彩。因此,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公元5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国皇室对佛教崇拜的兴衰,也从某些方面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政治动向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其意义是其他石窟无法比拟的。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销”的称谓始于清代。所谓“龙门二十销”,是指从中北魏龙门石窟中选取的二十尊造像的铭文,其中十九尊在固阳洞,一尊在慈香洞。《龙门二十品》是北魏书法艺术的国粹。它所表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晋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浑厚古朴,有隶书风格,也有楷书因素。它是“渭北”风格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一座大型石雕艺术博物馆,因为它保留了大量国内外宗教、艺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交通等方面的史料。龙门石窟艺术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雕塑、绘画、书法、建筑、服饰、乐舞、图案和时代社会风尚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