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个案研究
1.儿童自理能力培养研究的缘起
幼儿期是孩子发展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能自己做的事,就要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基本的自理能力。根据对我园幼儿的调查,幼儿的自理能力还存在很多问题,如:45%的小班幼儿不会自己剥鸡蛋;55%的中学生不会独立穿衣;大班60%的孩子排便后不会正确使用卫生纸。因此,我们开展了儿童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
我们期望通过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实践,通过我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活动,通过幼儿自我服务、自我锻炼,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探索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式方法;二是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全面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感受自己的成长,树立自立意识;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
二、意义和目标
1.儿童自理能力的含义
儿童自理能力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和自我服务劳动中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这里的孩子生活:包括孩子的个人生活,幼儿园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活动:主要指生活自理、交际礼仪、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活动。,旨在让孩子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自主自觉地发展各种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在同一个生命中快乐、安全、健康地成长。
2.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基本目标。
(1)总体目标
2-3岁:愿意接受清洁要求,用小勺吃饭,学会上厕所,安静睡觉等。
3-4岁:有独立做事的欲望,学会正确洗手,穿衣服,自己吃饭喝水。
4 ~ 5岁:学会正确刷牙,使用筷子、毛巾、卫生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情表现出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并遵守规则。
5-6岁: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吃饭、睡觉、大小便、洗漱、整理东西等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立自信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儿童自理能力的具体目标(见下表)
三。方法和途径
1.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收集国内外关于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成果(经验介绍),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相关信息,比如从网上、书本上搜集的一些实用的童谣、教案,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使用或改编,并加以整合,让孩子把复杂的行为习惯、操作方法变成朗朗上口的童谣,孩子可以边说边做,既有趣又容易记忆。如:礼貌歌、自我保护歌、标识歌、穿衣歌、洗脸刷牙等。
(2)环境教育法
在培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孩子与环境的互动,让孩子在环境中学习、成长。比如幼儿园老师在活动区做“我的衣服换了”,小朋友可以训练拉链、魔术贴、四合扣、背带等。小班墙上的“看看我今天喝了多少杯水”——通过让孩子每喝一杯水就在贴在墙上的玻璃杯里放一根吸管,来提醒他们口渴时知道怎么喝水;开在中产阶级角落里的火锅店,通过让孩子夹起火锅里的食物,很快学会了使用筷子。大班幼儿通过墙上的“妈妈的大鞋”完成“我帮妈妈系鞋带”,使墙面材料成为幼儿表现的背景。
(3)图形识别法
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目标和要求往往过于复杂,无法用语言表达。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表征来认识事物。使用简单的图标或标志,用简单的语言将图标与儿歌进行对比,可以巩固和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比如洗手的方法图示如下:①卷起袖子②打开水龙头(图的一边不要太大,在底部画一个正方形标记,图的另一边太大,溅得到处都是,在底部画一个正方形标记)③擦肥皂④搓手,⑥搓背,⑥冲水,⑥往水池里泼水,往人身上泼水。8用毛巾擦干手。这种图形识别方法可用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脱衣服、整理书包等。,而且可以在环境中渗透。同时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增减环节和步骤,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4)情境游戏法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场景会由孩子自己去建构。在幼儿园和小班,可以采用场景演示的游戏方式,用直观的教具组织活动,如“我是阿姨喂饭”、“我帮娃娃穿新衣服”等。在这些游戏中,孩子们将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如吃饭、穿衣和整理玩具。然后,帮助孩子进入他自己的真实生活。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建构性学习的需要。再比如,每天孩子起床,老师都在为系鞋带发愁。鞋带很难系,孩子不爱练,可以设计一个“把鞋带绑在一起”的游戏。孩子们听音乐,做他们喜欢的动作。音乐一停,他们就解开鞋带,读儿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手,钻进大洞,使劲揪耳朵,变成蝴蝶。让孩子在欢歌笑语中学会轻松独立地系鞋带。
(5)竞争评估方法
对比老师、家长、孩子,扣衣服、扣鞋子、洗手、管床,孩子都会一一得到奖励。比赛可以在个人之间,团体之间,团体之间进行比较,奖励可以是掌声,表扬,证书...自开展研究以来,我园每个班级每学期都在班级醒目位置设立自理能力评价专栏。此外,我园还开展了各种活动,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如我们园在全园范围内组织了近十场幼儿自理能力竞赛,包括大班穿鞋(要求系鞋带)、小班剥鸡蛋、中班穿衣(要求拉拉链)、班级舀豆子等。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园教育的成果,让家长更加重视和配合幼儿园教育。
同时坚持积极评价,鼓励和表扬孩子形成良好积极的情感态度,使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由被动变为自觉的行为。幼儿园和小班,以大人的评价为主。在中班和大班,孩子们非常在意同伴的评价。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孩子开始自我评价,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知道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6)观察分析方法
第一,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更真实具体的信息,调查了解孩子行为的方方面面和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表现。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园每个班都围绕培养目标为每个孩子建立了观察(评价)记录表,观察人,每个月记录分析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培养经验。
其次,引导孩子观察老师、家长或同龄人是怎么做的(示范),比如如何使用筷子,如何以坐姿坐姿,吃饭时如何正确使用餐巾纸;如何穿衣、穿鞋、扭扣子...这样的有意观察,可以让孩子获得直接的体验。在技能学习的教育和指导中,要注重指导和示范的有效性(如讲解和示范同时进行的良好效果,运用电教手段指导和防止信息负担过大的良好效果),注重练习和反馈。
(7)案例研究法
本文主要运用典型案例,通过探索性研究获得新的启示,提出新的观点,为群体研究提供范式和研究基础。对于我们班的典型例子,每个老师都表现突出,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通过随时随地的观察和记录,找出孩子自理能力强弱的原因,也可以在观察和辅导的同时探索更多的教育方法,为后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
自理能力的强弱几乎体现在孩子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来园时自己走路,不被父母抱;入园晨检前洗手;在园内吃东西(零食)、喝水、上厕所、午睡、穿衣服、出园等。,也是教育和培养幼儿的好机会。
(2)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孩子的学习、运动、生活、游戏四个板块灵活运用。我们规定每个老师每个月要完成两份完整详细的自理能力教案,并付诸实践。学期中,每位老师在园内进行了一次自理能力公开课,并刻成光盘供其他老师参考。
(3)在师幼一对一的互动过程中。
老师对孩子的个别指导很重要,就是案例学习。比如1班的一个孩子,因为语言发育缓慢,无法与人交流,又因为家人的疼爱,从小生活自理能力就很差。我们把他确定为个案随访的对象,在老师的帮助、肯定和鼓励以及孩子自我意识的提高下,他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4)幼儿园、家庭、社区联动。
①我们坚持每周利用亲子桥上的周计划表,向家长汇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目标,以及当周可能需要协助的事项。
②将自理能力训练、测评、比赛等相关活动的视频刻成光盘,发给家长观看。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同时也请家长积极配合校园工作。
(3)我们发放了《儿童家庭活动记录表》,要求家长和儿童记录儿童在家中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达到家庭同步教育的功能。
④配合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我是一个能干的小帮手”摄影比赛,展示孩子的自理能力;辅导咨询和专题讲座“让我们的宝宝更有能力”等等。
第四,有效性与反思
1.儿童自理能力训练的主要效果
(1)促进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从回收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知道幼儿园的孩子要饭前便后洗手,上厕所要脱裤子,饭后要懂得漱口。小班幼儿要吃鱼吐鱼刺,独立穿衣服袜子鞋子,中班幼儿要独立整理书本穿衣,大班幼儿上厕所要用卫生纸,遇到困难要求助。成绩比学习之初提高了40%以上。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为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做成长、分析和研究记录。教师可以从无目的、不明确的教育活动逐渐转变为有意识、有目的的研究工作,真正做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提高了幼儿园的办园品位。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符合新大纲的精神,也符合我园以国际视野培养完整儿童的教育宗旨。
(4)促进生命课程的发展。
通过将自理能力的培养作为幼儿生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更多地思考教师如何教,幼儿何时学,如何更好地实现师幼互动和家园互动,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课程的优化和发展。
(5)增强了家庭教育的协同性。
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家长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幼儿园进行幼儿家庭自理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了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2.对儿童自理能力培养实践研究的反思。
(1)培训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它可以培养孩子在学习、生活、游戏和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自理能力。
(2)在培养孩子时,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
(3)当孩子犯错时,一定要给予正面教育,多给予鼓励,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4)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不是今天,不是明天,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良好习惯的形成。
(5)主场配合尤为重要。因为自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孩子的生活活动中,家长的想法和配合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迫切需要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为了孩子的成长,只有家园携手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