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艾灸治疗儿童鼻炎的哪个部位

艾灸是用艾条熏蒸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艾灸用于儿童保健起源较早。古代有“小儿每日灸身柱,舒天可保其不病”的记载。艾灸对肺脾肾虚寒有明显的温补作用,而且艾灸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是艾灸在儿童保健方面的突出优势。

一、艾灸的基本方法

常用的灸法是艾条悬灸。艾条挂灸是将艾条点燃,然后挂在穴位上方进行艾灸,也叫温和灸。

温和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挂在穴位上施灸,使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2 ~ 3 cm,以患儿感到温热而无灼痛感,皮肤温热发红为适宜。操作时,妈妈可以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艾灸部位附近,用妈妈的手指去感知局部的温热状态,以免烫伤孩子的皮肤。天热的话,让艾条远离皮肤;如果不热,可以贴近皮肤,根据手指的感觉调整艾条的高度。母亲点燃艾条后,放在离穴位皮肤2 ~ 3厘米处,慢慢施灸。因为孩子不能准确反映灼烧的程度,需要妈妈细心观察。艾火的距离可以随时稍微改变,以不燃为原则,达到目的。

二、儿童鼻炎艾灸的主要穴位是沈竹,配穴有脾俞、命门、中脘、神阙、合谷。

体柱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肩背部中间最高椎骨以下第三椎骨)。取穴时,患者自然平坐于肩,头微微前倾,在第三胸椎下沉处取穴。

身柱也是我们人体的“支柱”,是由督脉的脉搏引起的,靠近肺,属于督脉,通向大脑。具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安神、降逆止咳的功效,对儿童有保健作用。是艾灸改善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力、防治呼吸道疾病和小儿各种疾病的要点。

三、家庭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操作简单,在家操作方便。现在是越来越多家长接受的家庭保健方式。但作为中医的专业治疗方法,妈妈们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要专心,要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集中注意力,不要走神,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伤及皮肉。对于保健艾灸,要长期坚持,偶尔艾灸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2.获得孩子的合作

如果孩子不愿意艾灸,妈妈不要强迫他。她可以先把艾灸给自己看,给孩子看,让孩子知道艾灸是无痛的。只有在孩子的配合下,艾灸部位才能保持不动,才能达到疗效。

3.避免烧伤

这孩子的皮肤非常细嫩。妈妈需要仔细了解艾灸部位的温热感,及时调整艾条的高度,并注意及时刮灰,避免因过度艾灸或掉灰导致皮肤起泡。不熟练的妈妈可以在孩子入睡后,在孩子艾灸部位放置纱布毛巾或艾灸。

4.找到正确的穴位

一方面,体位要舒适自然,同时也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幼儿可在孩子入睡后施灸,要根据处方找对部位和穴位,保证艾灸效果。

5、注意防火

艾条灸完后,可将点燃的艾条放入铁奶粉桶或茶水桶中,盖上盖子隔绝空气。

1,吐奶?体柱,会厌,内关。

2.支气管炎?身柱,脾,小腹,旺。

3.支气管炎?风门,肺脂,尺,太深。

4.哮喘?身体柱,灵台,中脘,丰隆

5.肺门淋巴结病?合谷中湾灵台柱风门

6.百日咳?风门、柱、肺脂、命门、尺子。

7.腹泻?命门,中脘,?舒天,大肠,合谷。

8.腹泻?体栏,大肠脂肪,舒天。

9.水样腹泻?大肠脂肪,水分,舒天,太白。

10,消化不良?肺脂肪,胃脂肪,会厌,舒天,钱伯斯。

11,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大椎,?直接灸沈竹、中脘、合谷(少灸)也有效。坚持经常艾灸,可以让孩子的体质由弱变强。

12,小儿麻痹症

(1)急性期:大椎、风门、体柱、命门、曲池、合谷。

(2)上肢瘫痪:大椎、曲院、首义、曲池、赤泽、枳沟、内关、手三里、合谷。

(3)腹肌麻痹:艾灸前部局部,背部相对位置取背部穴位。

(4)下肢瘫痪:肾、继发性瘫痪、阴门、秩边、承府、椎关、浮图、环跳、委中、成山、阴陵泉、三阴交、解溪、昆仑、太溪、太冲。选取患侧穴位,适当选择,交替使用。

13,孩子晚上哭?身柱,钟丸,神阙。

14,流口水?脾,腹痛,合谷。

15,新生儿破伤风?顾然,神阙。

16,佝偻病?身柱、大镫、肾、中脘、上巨虚、骨。

17,腮腺炎(腮腺炎)?焦孙,可采用直接灸或轻灸,患侧灸,双侧灸。每天

艾灸1次,1~3次就会痊愈。还有:一峰,脸颊车,脚孙,手三里,外关。

18,新生儿窒息?神阙和内关。

19,尿失禁?关元、中级、阴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