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这样的教育原则:应该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理,简单来说就是自助,自理。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动手操作中,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动作协调性和手眼协调性,还可以融合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未来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但是,现在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理能力差。比如早上查体,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小、中、大班)在衣帽间,等着老师或家长脱外套。在楼梯上,你会经常遇到父母抱着孩子上下楼梯;就连大班的孩子午睡起床后也穿错了鞋。因此,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迫在眉睫。
第一,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心理上的“断奶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首先要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幼儿期是从完全依赖父母到自理自立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和训练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
入园前,孩子首先要学会用勺子独立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穿鞋、独自午睡等。但是,在家里,孩子不会一个人吃饭,所以会被父母喂饭。不会穿衣服,要大人帮忙。孩子们从家里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一个新的环境。有趣的玩具和许多朋友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他们喜欢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入园带来的环境变化,恰恰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契机。但是不能吃饭,不能洗手,不能穿衣服帽子等自理问题,让他们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及时提出适当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孩子自理的过程中,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知道怎么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敢于克服困难、独立做事的好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激发孩子自己动手的兴趣。
“孩子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学龄前时期”。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怕苦怕累,“做好自己的事情”。因此,幼儿园要因势利导,“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对保护和关怀的需求,又要尊重和满足其不断成长的自主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替代,鼓励和引导幼儿尝试自理”,注重培养幼儿初步的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的基本习惯。
(一)确定儿童目标的年龄特征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行动教育是日常生活实践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三到四岁的孩子有以下能力:洗手洗脸;脱掉你的衣服、鞋子和袜子;吃喝;收拾玩具书;收拾碗碟等。这些内容简单易行,符合三到四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四至五岁的孩子会整理衣服;洗手帕和袜子;会用筷子;饭后清理桌面;把你自己的玩具书分类。这些内容在小班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五到六岁的孩子应该会整理书包;会收拾你的房间;洗碗、筷子;会打包叠衣服等。这些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完成。
对于孩子来说,目标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让孩子难以实现,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二)激发儿童兴趣的灵活方法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过程。比如在教中学生如何系鞋带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好你的鞋带》: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手,钻进大洞,使劲拉耳朵,变成蝴蝶。让孩子在欢歌笑语中学会轻松独立地系鞋带;让孩子自己叠衣服:“左右门要对齐,中间要弯折在一起,抓住两边的小手。把它们放在衣柜里真的很整洁。”在儿歌的引导下,孩子逐渐学会做自己的事,锻炼自理能力。生动的讲解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生活技能。
(C)增强儿童自我服务的意识和集体服务的优良品质。
让孩子从自我服务发展到集体服务。比如每天安排学生值日,给孩子摆好餐具,分发餐巾纸,让孩子既能照顾好自己,又能为集体和他人服务,在塑造孩子优秀品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第三,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从穿衣吃饭开始,要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生活就是教育。只有先把脚踩在脚下,孩子才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因为家庭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自理内容,家长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机会,及时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让家长知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使家长能够鼓励孩子在家做自己的事。不要以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做什么都不晚,让大人帮着吃饭大小便。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动手做事,回到家却“伸手拿衣服,张口就来”。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依赖”的心态。这就要求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在家里接受教育,给予一贯的教育。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让家长知道不要剥夺孩子在家自己做的权利。所以家长需要耐心和决心,坚持要求,鼓励孩子自己做,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专家总结说,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很简单。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和改正的机会,不可能走向成功。记住:飞得最早的鸟最有希望飞得高。
第二部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一)习惯从生活开始。
三四岁之前,是宝宝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出生那天起,孩子就开始通过各种行为来应对生活的挑战。一开始主要依靠先天反射,后来逐渐尝试和模仿新的方法,一点一点建立起独特的行为模式。宝宝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会反馈回来,促使宝宝维持或者改变行为模式。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会逐渐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习惯。
比如宝宝天生敏感,他尿尿出汗过,尿不湿或者衣服对身体不舒服。他总是哭,导致每次都是父母帮他尽快改。长大后,看到衣服脏了,宝宝会主动告诉父母,你可以马上穿上干净的衣服,得到表扬。久而久之,你的孩子会养成爱干净卫生的好习惯。比如他开始在地上撒尿的时候,听到妈妈笑着说:“你看这个小坏蛋,又在给妈妈画地图了。”他认为这是一种恭维,逐渐从无意的行为转变为有意的行为。后来,这样的行为受到了他父母的惩罚。被冷落,他发现只有随地大小便才能立刻引起父母的注意,无意中养成了随地大小便的坏习惯。
生活中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父母的反应和态度会对宝宝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后孩子是细心还是粗心,是有条不紊还是乱七八糟,是喜欢读书还是讨厌学习,是愿意交流还是不愿意交流,很多习惯都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养成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2)习惯很难改变。
人的行为有一个刻板化的倾向,就是喜欢用熟悉的动作、语言、思维来处理事务,因为熟悉的方法是最不省力的,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挑食,刚开始往往是偶然因素。当他们看到自己没有胃口或者吃起来不舒服的东西,后来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时间长了,他们就习惯了挑食,有些食物就不能再吃了。
习惯的形成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同样的行为不断重复,逐渐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这种反应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很难甚至不可能改变。就像一个孩子口吃,刚开始是觉得好玩,到了口吃的时候,如果不尽快加强治疗,他将终生无法矫正。俗话说:山河改性,本性难移。家长一定要从小注意,防止宝宝养成不良习惯。
(3)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坏习惯会害孩子终身。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婴儿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付诸行动。
1,极度鼓励和表扬宝宝的良好行为;
2.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总是漠不关心或者限制;
3、树立榜样,让宝宝模仿;
4.让孩子监督检查家长的不良习惯;
5.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模式。
家长要从大处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小处着手检查宝宝的行为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只要吵闹的父母从现在开始对他随地大小便的表现无动于衷,要求他定时坐着小便,同时鼓励吵闹和奶奶一起收拾玩具,及时表扬他的进步,相信用不了多久,吵闹就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还要注意培养孩子:
●做好自己的事。
学前准备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铺床、起床、脱衣服、鞋袜,学会洗脸、洗脚、漱口、刷牙,学会摆碗筷、上菜、收拾桌子。家长要让孩子参加一些艰苦的劳动,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自己收拾和摆放玩具、书籍等器皿。
●教会孩子管理自己。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整理不了书包,书包就像“废纸篓”,家长不得不为他们做。其实不良习惯的成因是学龄前时期的父母包办一切,没有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从现在开始,让孩子自己整理书本、玩具、书包和生活用品;懂得保管和整理书包、课本、图画书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转笔刀、橡皮等工具,根据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游戏辅助工具。
●儿童生活的正常化
小学生活正规有序。家长要提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控制自己的意愿和行为。如果要做作业,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可以看电视玩。教孩子早起早睡,按时吃饭。
习惯的培养需要技能,而技能必须包含一系列指标和规范的和谐混合。所以希望把习惯养成细化到一个惊人的程度。换句话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培养这些习惯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步骤?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规范和标准?应该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总结。当然,这是对研究者的要求。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只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建立培养目标和方法即可。
问题是,我们在习惯养成教育中追求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好习惯?
例如,当有人提供微笑服务时,他们要求服务人员露出八颗牙齿。可以对着镜子试试,露出八颗牙时的笑容真的很灿烂。应该说,这个要求是有根据的。但是,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很清楚,八颗牙的笑容未必是真心的。假笑、干笑、傻笑、狂笑等。都能露出八颗牙齿。这是人们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