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觉得康熙是贤明之君?他做过的两件让人一想起就生气的事是什么?
康熙皇帝被后人称为千古贤王。他年纪轻轻就继位,杀了奸臣鳌拜,平定三藩,讨伐准格尔丹,解决内乱,对外遏制俄国,收复台湾省。此外,复兴礼教,使文化繁荣,组织人才编辑《康熙字典》,注重养生之道,严教子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当时的中国富强,幅员辽阔,13万平方公里。他的事迹被长期记载,一生勤政爱民。他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但是,还有两件事让后人不满。一件事是《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另一件事是下令遏制火器的发展。《尼布楚条约》可能是被迫的,但想想后世多少次因遏制火器而挨打受欺负,真的可以理解。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看似是把西伯利亚地区免费送给了沙俄,但清朝当时确实有客观原因。当时俄国进行对外殖民扩张,经常在外兴安岭一带烧杀抢掠,在尼布甲尼撒河和施勒卡河的汇合处建立了雅克城堡和尼布甲尼撒城堡。清军把他们打走了又回来,打走了又回来。最后俄军伤重投降,被理智打败的国家应该得到更多的好处。但当时蒙古准噶尔部突然造反,清朝害怕准噶尔和俄国联合进攻清朝。清朝无力抵挡来自两边的联合进攻。无奈之下,我们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原本属于中国的土地。当时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主要是蒙古部落,他们不服从清朝的控制。清朝觉得这块地用处不大,却因为割让而成为俄国入侵东北和蒙古的跳板。
至于火器,其实在清朝开国之初,康熙就鼓励火器的研发,明朝的火器成功击败清军,损失惨重。满清入关后,用火器平息叛乱,收复台湾省。但国家稳定后,火器成为君主的隐患,建国初期仅限于八旗子弟使用,汉军不得使用。康熙政局稳定后,抑制了火药和火器的发展。他认为蒙古骑兵更强大。只要没有人使用火器,内乱就不会有太大的杀伤力,而忽视其他国家的发展,这其实是自负。
这两件事让中国受了欺负。难怪大家都很生气,但人无完人。那时候康熙皇帝做的还不错吧?他以后管不了那么多,那是子孙后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