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

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一直被称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阐述医学理论的《黄帝内经》和《难经》是我国两部权威的理论医学著作。《伤寒论》论述了各种内伤外感证的辨证、治法、方药,启示了中国临床医学的终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药物的性质和功能,被后人奉为本草医学的祖书。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目前一般认为,它不是某一时期或某一个人的作品,而是由春秋战国至秦汉数百年间的许多医书整理补充而成,其内容大多形成于战国时期。至于借“黄帝”之名所为,如《淮南子修武训》所分析,是因为“世俗之人尊古轻今,为道者必托神农黄帝,始可入谈”。当时以“黄帝”为书名的书有20多部,《内经》是其中之一。

《内经》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历代医家的著作很多都是以《内经》为基础的,历史上各种医学流派的学术理论大多来源于《内经》。所以《内经》是一门医学,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医教学的必修教材,在现代中医院校仍然是必修的主干课程。

今天中医遵循的一套基础理论,主要是从《内经》发展而来的。甚至当代医学的一些研究课题,如生命科学、气功原理、经络实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或多或少能从其广泛而深刻的论述中获得新的发现或有益的启示。《内经》包括9卷《苏文》和9卷《灵枢》,每部分81个主题,内容非常广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渗透到中医的各个方面,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脏腑经络学说:《内经》在长期医疗实践、活体观察和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论述人体各脏器、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它们之间通过经络沟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病论:包括邪论、病因病机、病传、症状五个方面,占《内经》篇幅的大部分。邪正论,《内经》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为”。病因,讲了六淫,七情,饮食,伤病等等。病机分析也很详细,尤其是“病机19”,对临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疾病的传变,《内经》从阴阳、内外、寒热、虚实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给了后世医家很大的启示。据初步统计,该书还重点论述了20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为后世临床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诊断理论:《内经》诊断方法的主要内容是望、嗅、问、切,尤其是切脉,强调四诊相结合,这是中医诊断方法的起源。治未病理论:提出了一套治未病、治本、标本兼治、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节阴阳等治疗原则。也总结了很多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疏导、熏蒸、外敷、蒸气浴、放血等。特别是,针灸的许多技术至今仍在使用。

运气论:主要内容收录在苏文七大论著中,重点论述自然气候的不断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并试图指导人们根据这些规律趋利避害,防病治病。

养生理论:《内经》在“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下,提出了一系列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如协调阴阳、饮食适度、起居正常、淡泊虚静、藏神于内等,其中“防重于治”的思想尤为可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内经》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各种版本的出现,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难经的全称是《黄帝八十一难经》,原作者是秦越人(扁鹊)。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在秦汉时期,或至少在东汉以前,经过长时间的不断修改和补充后写成的。书中以难题的形式讲解了81经络、脏腑、疾病诊断等问题。

《难经》不仅演绎了《内经》的精微含义,发挥了智慧,解疑释惑,为后世学习树立了榜样,而且有许多独到见解。如首创单独取一寸口,以寸量之,沿用至今,是中医诊断的一大特色的三部脉诊法;系统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弥补了《内经》经络理论的不足。他提出了不同于《内经》的三焦、命门学说,都对中医学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四库全书提要》被称为“自古同灵枢、苏文”,至今仍被视为重要的中医经典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