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层棺令
棺材是中国古代的葬具,常被合称,但就像“坟”和“墓”一样,“棺”和“棺”是不同的概念。
古代有严格的、分等级的棺葬制度。“棺”就是我们常说的棺木,用来盛放死者的木质葬具,埋葬尸体,而“棺”则是套在棺材外面或周围的盒子。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出现木棺,龙山文化出现木棺,作为氏族首领使用。
《说文》段落有云:“木棺为木,四周棺,似有郭之地。”在古代社会,人死后不用棺材。《易经:祖传》说:“古之葬者,酬其厚衣,藏于旷野,不封不树。”
这里的“不封”是指没有土堆,“无树”是指没有种植树木。可见当时的葬礼极其简朴。新石器时代,随着生活资料的丰富,开始使用棺材,有石棺、陶棺、木棺、树皮棺等。木椁和石椁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在夏商周时期,棺椁不断发展,直到西周时期才建立起完整严格的礼制。厚度方面,“君棺八寸,是六寸四寸。医生的棺材八寸,也就是六寸。医生的棺材六寸,属于四寸。棺材六英寸。”材料是《郭、大夫白郭、杂木郭》。
天子享四重棺。装尸的棺材用水牛皮包裹,称为“皮棺”,用椴木制成;第三个叫“属”,第四个是梓木做的。(据《礼记·上谭弓》《礼记》)。
到了汉代,棺椁制度越来越完备。王公、公主、贵族用楠木,平民用桐木或杂木,穷人只能用瓦棺。
贵族的棺椁装饰精美,如朱的彩绘棺椁和黑漆彩绘棺椁。河北出土的中山王刘胜妻子所用的彩绘棺椁,镶嵌了26块玉石。砖墓和石墓的出现,使墓本身变成了棺材,被称为“砖棺”或“石棺”。
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棺的发展取代了棺的使用,但“棺必重”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宋代有大量仿木建筑。前后墓室,雕花格子门,五层双拱门,精致华丽,人称“皇殿”。
到了明清时期,墓室达到了顶峰,如同地下宫殿。
荀子作为“棺材必重”的倡导者,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荀子《礼记》:“礼致力于治生死。当你出生时,你在开始时死去,在结束时死去。最后一切都好了,人性也就完了。”
换句话说,“礼”在于重视健康,重视死亡。既然生与死同等重要,那么这种“多关注自己的生,少关注自己的死”的做法就是对死去的父母的背叛。
一个真正的孝子,无论父母在世时多么孝顺,都不会被认为是善始善终,更不用说孝顺,如果他不能体面庄重地为父母办好丧事。
葬礼办不好,也就是不知道生死之道,就会与礼仪背道而驰,失去做人的基础。所以,荀子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古代的礼制:“皇帝的棺材重七倍,诸侯重五倍,大夫重三倍,士更重。”
棺材成为荀子重礼的重要论据。但墨子强烈反对重葬。认为世界经过三代圣王,已经失去了正义。如果重葬长丧真能使贫者富,寡者众,能使危者安,乱者治,这就是仁义,反之亦然。不是一个孝子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