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气五味的含义及经典介绍
1,四气的鉴别依据:四气,又称四性,是药物的四种不同药性(狭义):寒、热、温、凉。主要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它是药物性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释药物作用本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判断药物是寒、热、寒呢?
药物寒、热、温、凉四气的产生与四季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比如《本草经》说:凡说话微寒者,必生春气;话多的人感受到夏天的气息;说它平的,感受秋天的气息,平了就凉了;那些谈论严寒的人感受到了冬天的气息。这东西的气也是天道得来的。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药物有不同的特点,故称“四气”。
药物性能的四大特点是古人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不同反应而总结出来的。这与它所治疗的疾病的寒热性质有关。《苏文志珍大论》一书指出:“所谓寒、热、凉,与其病相反。”《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强调“入腹则知其性”。深刻揭示了中医寒、热、温、凉的真谛。一般能缓解或消除热证的药物,性质都是寒凉的;凡是能缓解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都是温性的。如薄荷、葛根主要用于风热表证,性凉;石膏、知母主要用于治疗气实热证,属寒性;麻黄、生姜主要用于风寒表证,性温;附子和生姜主要用于阳痿证,其性质为热。所以一般来说,温热药有温里散寒的作用;寒凉药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2.五味的鉴别依据:五味是指药物的五种基本味:酸、苦、甜、辛、咸。自神农《本草经》提出“药物有酸、咸、甜、苦、辛五味”并将其作为药性以来,历代本草都遵循,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逐渐完善了中药的五味。
《鲁春秋》记载:“和必有酸甜苦辣咸。”《灵枢·邪气藏腑》云:“水谷入胃,有五味。”说明五味的起源大多与烹饪和食用有关。
起初,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的真实味道或气味,由人的味觉器官(口尝或鼻闻)直接感知。比如黄连是苦的,乌梅是酸的,生姜是辛的,甘草是甜的等等。,都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属于药性范畴。药味源于口。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功能作用。苏文《至珍大要论》将其概括为“辛、酸、甜、缓、苦、坚、咸、软”,即概括了五味的功能。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做了补充。具体来说,辛味有散寒活络的作用,如生姜散寒,木香行气,红花活血;酸味有收涩、收敛作用,如五味子涩肠止泻;甘味具有补益、调和、止痛的作用,如人参补气、地黄补血、甘草和中、止痛、减轻药性和毒性;苦味有泻下(含攻下、下法)、燥强的作用,如大黄泻下、杏仁泻下、黄连泻下、苍术燥湿、知母、黄柏强阴;咸味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如芒硝泻下,疏干大便,软坚牡蛎,消瘰疬痰核;淡味有渗能利水的作用,如茯苓、薏苡仁渗湿利水。
根据药物的功能决定其味,五味自从被用来概括药物的功能后,逐渐发展成为理论工具,人们采用了以功效推断味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抽象的味。这样,本草所含药物的味道就不符合实际味道了。比如有发散作用的定义为辛辣,有滋补作用的定义为甘甜等等。如麻黄无明显辛味,因发散作用强,故定义为辛味。又如石膏,无味,但其刺鼻的味道历代都有记载。本草解释为“辛味释,即瞬释”。因此,药物的五味经历了“味(口中之味)与功能性之味(性能之味)”的认知过程。特别是表现的味觉已经从直接感受的味觉中分离或部分分离出来,是对药物实际疗效的总结,对临床用药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引用语录
中医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神农本草经》,对中药的应用都有详细的论述。关于中药的使用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性味”和“归经”两部分。所谓“性味”,是指中医的“四气五味”,或者说是中医的“本质特征”;而“归经”指的是中医的“外感倾向”,更容易与哪个脏腑经络相通。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宋金时期,张根据中医四味的厚薄和盛衰的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引经据典”的理论。
所谓引经据典,看似玄妙,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引经据典”。也就是说,在处方制定的时候,有意添加的,能直接把药“引”到医院,起辅助作用的中药。一般来说,在一个方子中,作为“引经据典”的中药,大部分只是一味使用,少部分使用二味的药材,而三味以上的极为少见。
比如我们常说的“清热泻火”。根据张理论,黄连宜泻心火,黄芩宜泻肺火,知母宜泻肝火,木通宜泻小肠,石膏宜泻胃火等。此外,还应佐以柴胡、黄芩,以清下焦,散少阳之火。此时的黄芩、黄连就是所谓的“通经药”。
张的“引经据典,报使”理论问世后,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总结出约8种“调经药”:
1,引药上行:这个术语很好理解,就是引导药物上行,针对头面部有疾病的方剂,有目的地选择“引经药”。比如“细辛”,苍耳,桔梗,等等,都是“调经药”。值得一提的是“桔梗”,素有“根降多,桔梗可升”之称,上焦有病需要提气时,常作为“引经药”。
2.药源性下运:所谓药源性下运,与我们理解的“重度下运腹泻”是不同的。常用的中药有两种:川牛膝和旋覆花。其中“牛膝”是历代医家公认的诱药降精之品,而旋覆花则有“百花齐放,转后独落”之说。当病在下焦的时候,就需要多选一个了。
3、引药至病位:中国古语“引药至病位”。比如羌活羌活能把药引到上肢尖端,而它的“好兄弟”擅长把药引到下肢。最著名的是头面药:藁本致厥阴头痛,柴胡致少阳头痛,白术致太阴头痛等;
4.把火还给袁:所谓的“袁”在哪里?也就是说少阴也。比如金匮肾气丸的“肉桂”,其实就是最常用的“还火归元”之品。肉桂几乎是虚火引火、阴阳互结之证必不可少的“引经药”。
5.出血:这个很好理解。当气机下沉时,就成为提升中气的必备方法。如补气名方补中益气汤,含有柴胡和升麻,其目的是提高人参和黄芪的补中气,以促进中焦清气上升。
6.引血下行:中医理论中有“肝阳上亢”之证,是由于肝经阴血不足,阳气不敛,甚至肝阳上亢所致。这时可以看到红头红脸的影像。中医认为这是“血逆气而行”所致,常以“牛膝”为“引经药”,诱导血液下行,以防止“血余气而上赶”而致晕厥。
7.外感:外邪侵入体内,若郁而不散,则易阻滞气机。所以中医常说“散外感”,最常用的诱发外感的“导经药”就是柴胡。少阳证的小柴胡汤,柴胡的“和解少阳”,其实都是外引邪的意思;
8.诱邪气泄:与引气上升相反,诱邪气泄主要是诱邪气下降,从下焦出来。如玉女汤中的“牛膝”有引火热邪向下的作用;道赤散中的木通还有将心经火热之邪导出水道的作用。
总之,《引经据典·报使》是历代医家对中医用药经验的总结。综上所述,主要是基于中医特有的“盛衰”和发病部位。这对实际配方有很大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