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1城市都是百年老字号。你有什么熟悉的记忆吗?

南京-绿柳公馆。1912、秦淮河旁,桃叶过江,青墙绿亭,杨柳伊一,故名“绿柳楼”。绿柳居餐厅以* * *菜和素菜闻名,而“素菜配肉”更是一绝。它的养生菜不仅配送到市场,还配送到寺庙。孙中山、蒋经国、孔祥熙和宋氏姐妹都是这里的常客。无锡-三阳南北货。老一点的无锡人可能还有这样的记忆:逢年过节,去三阳百货买布,去石泰生吃馄饨,去王和三凤桥买酱排骨。三阳是指现在的市中心,90后、00后孩子经常去购物的三阳百盛购物广场,前身是三阳百货。徐州-老同昌茶馆。在梅方拍照、在粮来凤喝麻辣汤、在老铜厂买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徐州人的首选。老同昌茶庄,原名同昌茶庄,是河南王大昌茶店的分号。老铜厂主要生产茉莉花茶,制作非常讲究。选取营养最丰富的春茶作为茶坯,配以福田最好的茉莉花,再根据徐州人的口味进行调配。常州-梳子厂公司。相传慈禧太后每日梳头千次,容光焕发。她用的象牙梳子来自常州。常州梳厂的前身是“镇老埠恒顺梳行”,创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经过四代人的努力,这门手艺代代相传了300多年。苏州黄天元糕点店。猪油年糕、桂花糖年糕、蜂蜜年糕...在没有蛋糕却没有欢乐的苏州,黄天元蛋糕集团店已经在美食江湖中徘徊了近200年。黄天元糕点店始于清代道光元年(1821),因其口味迎合了苏州人的喜好,开业不久便名声大噪。在黄天元的每个月,这个季节的主要蛋糕是一月的元宵,二月的背饼,三月的清明饼和四月的仙女饼...南通盛达集团。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彻底失败,近代实业家张謇在南通创办了盛达纱厂。那时候中国人对“企业”、“工厂”、“机器”都很陌生。经过四年的努力,盛达纱厂终于在1899投产,随后在时代的洪流中几经沉浮。如今,走进二世纪的盛达棉纺厂,一座座崭新的总部大楼、先进的R&D中心、数字化车间在晚清旧址上拔地而起,逐渐成为中国纺织业的领头羊之一。淮安市蒲楼酱油醋食品公司。对于淮安人来说,从小到大,普楼酱醋在厨房里一直占有一席之地。逢年过节,人们会提着瓶瓶罐罐去酱醋厂打酱油,孩子也可以换点零花钱。蒲楼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因淮安标志性建筑清江蒲楼而得名。生产的酱油分为白汤和红汤。白汤酱油从一出来就是招牌产品,虾仁酱油,甜面酱,豆瓣酱也是蛮开胃的。盐城华农智慧农业科技公司。江苏华农智慧公司,前身是江淮动力公司,前身是新四军第三师,是中国工业史上第一批专门研制电力设备的企业。硝烟散尽后,江东在建国初期从军工厂走向普通百姓,转行修理农机具。扬州三河四美酱菜公司。咸菜是扬州的传统美食,汉代问世,明清兴盛,古今扬州人的餐桌上流连忘返。解放前,扬州有70多家酱料店,各家各有各的高招,其中以“三和”“四美”两家百年老店最为著名。解放后,三河和四美合并为三河四美酱菜公司,至今仍保留着“夜晒”的传统生产工艺,白天晒太阳,晚上采露水。宿迁-苏酒集团。同时拥有两大中国名酒,两大中华老字号,两大国家4A景区。这里有美丽的春天、罗氏古宅、百年地下酒窖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还有醇香的酒香和厚重的历史。酒本身就以“柔和”著称,180天的长发酵和文火慢炖、营养好的“三低工艺”成就了新国酒的高端品质。台州-上池斋药店。在泰州兴化市东城外大街上,有一座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老建筑。这不是园中一隅,而是清朝康熙年间创办的药店。药店以丸、散、膏、丸为主,选料考究,坚持一包药,特色药丁神丸、状元丸、龟甲散在兴化颇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