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发展简史
萌发期约为654.38+0.7万年前。为了生活和生存,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的护理知识。例如,从Xi安半坡村挖掘出的带有大门的房屋遗址表明,古人知道如何建造房屋来躲避风暴和野生动物。用动物的皮和树皮做衣服,可以避寒祛邪等护理。氏族公社后,随着部落间的斗争,受伤时,采用用泥土、树叶、草茎覆盖伤口的外用护理方法。安顿下来后,通过对动植物的长期观察和试验,认识到更多的动植物和药物,并用于患者。《史记》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例子。
护理学的基本形成时期是夏商周至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护理科学也随之发展。如河南安阳王寅墓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的“沐”字,与人在盆中洗澡十分相似,说明当时人们有定时洗澡的卫生习惯。在周朝,人们知道如何挖井和照顾他们的饮食。如《左传》中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死”,说明了水土等生存条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开始开展灭鼠、灭虫、改善环境卫生等活动。
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了解了气候变化与四季疾病的关系。例如,李周记载四季发病第一:“春季发病第一,夏季瘙痒疥疮,秋季疟疾感冒,冬季咳嗽”,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影响人的健康,气候紊乱导致疾病流行。它提醒人们注意气象和日常生活,适应四季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出自《周记天官》有云:“人之病皆分治,死时各书入医。”说明当时已经开始了不同学科的治疗和护理,已经建立了治疗和撰写死亡报告等医学文书的记录制度。这一时期护理基本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护理和治疗病人不再诉诸巫术占卜,而是通过客观的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好坏。如《周记》记载五音(角、征、宫、商、羽)、五音(呼、笑、唱、哭、呻)、五色(青、紫、蓝、白、黑)用于判断一种疾病的好坏。这是基于中医五音五色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合的理论,通过观察声音和面色来推断五脏的病变和吉凶。同时,随着文化的发展,针灸和医学的知识也得到了发展,从而拓展了给药的途径和方法。
战国时期,理论体系确立,七国争霸,新的封建制度建立,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全面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的护理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提出了积极护理的原则,还提出了“因寒而热”、“因热而寒”、“因寒而寒”、“通因”、“塞以塞内”的原则,还提出了中医观察病人的反护理原则。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书的护理精髓,结合实践确立了临床护理和辨证护理的原则。如以六经脏腑辨证为基础,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护在内的辩证护理原则。《伤寒论》中不仅有丸、散、膏、丹等药物护理,还有洗漱、洗澡、吸烟、滴耳、擤鼻等外用药物护理。他的发汗、吐、泻、和、温、清、补、消八法护理也是辨证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创立的辩证护理原则为后世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三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华佗也为护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体态所创造的“五兽戏”,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从晋代到五代,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中医护理也向纵深发展。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一书,深入阐述了脉学理论,将脉、证、护融为一体,将脉象分为28种,为中医护理观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隋朝的晁所著的《病相论》一书,对各种疾病和病症的病因、病理、治疗和护理都有相当深入的描述。比如《漆疮》中提到“人天生怕漆,但见之即毒……”。说明当时认识到了疾病与过敏体质的关系,为后世提出* * *的过敏与过敏试验开辟了道路。孙思邈的名著《钱进方》中记载了晋唐时期医学的繁荣。这本书不仅是医学的杰作,也是护理学的经典。书中有精湛的护理艺术和丰富的内容。他非常重视医德,强调病前预防。《避疫》一文记载了井水消毒、空气消毒的处方,首创了洋葱管导尿法,详细记载了消毒技术、伤口切开引流、换药等护理操作。
宋元时期,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造纸业的兴起,为中医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金元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疫病流行,客观上促进了各医家的学术研究,金元时期涌现出四大医家。随着医学的分科,护理也从纵深发展到高潮,这主要体现在护理的分科上。
内科:宋元时期内科的辨证护理尤为突出。比如中风的急救、开关、预防,在《圣迹总录》的专著《各种风》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宋代张锐《季风普济方》根据水肿起始部位的特点将水肿分为多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给予相应的护理。朱丹溪的《格致语论》也记载了一个血瘀痰结的病人,通过先精心护理,再用药物治愈的例子,强调情志护理的重要性。
外科:由于宋元战争频繁,创伤护理发展迅速。比如,重视病理学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护理中注意扶正祛邪;治疗上重视内治与外治的结合。如李训的《计燕备组方》和魏宜林的《十一德消方》,对外科疾病的辨证、调护、用药都有系统的论述。
妇科和儿科:妇产科护理至宋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杨子健的《十分娩论》,详细记载了横产、梗阻分娩、反产等各种难产和助产方法。陈所著《妇女良方》一书,对常见妇科疾病及孕期、产期、产后护理作了详细论述。
儿科:在钱乙的《儿科医学证候指南》一书中,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常见病的辨证施护有独到见解。刘芸《幼儿新书》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关注和关爱,通过焚烧脐带预防儿童脐带风的方法为世界首创。
继宋元护理科学高潮之后,明清时期中医护理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李金珍《本草纲目》的出现,赵学敏《本草纲目》等著作的出现,人痘接种法的普及,温病学和护理学的发展,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李时珍是药剂师。他不仅能治疗和治愈毒品,还能保护它们。他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详细记录了16世纪以前的护理经验,为后人研究饮食、用药等护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温病学》流行病学专家叶首创了探舌探齿辨斑白的护理方法。同时提出了外感热病的发展路径和传播规律,即“温病邪,先攻肺,逆传心包”,以健康、气血四个发展阶段作为辨证护理的纲领,是明清护理发展的一大成就。叶对老年病的强调是:“保重身体,注意保暖,保重身体,尤其是服药饵前”和饮食要“薄”忌“洒肉厚味”等防护知识。在护理技术方面,胡的蒸汽消毒法“凡第一个病人的衣服放在蒸笼上蒸,家人就不会被弄脏”。到了清朝,对温热病人口腔护理的物理降温方法就为人所知了。在保健方面,清代钱翔的《治未病》是我国最早的保健专著。《十岁寿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表达了十位百岁老人在延年益寿、防病抗衰老方面的经验,是具有中国色彩的保健常识。
从医护分离到中医护理专业队伍的形成,中医护理在清代发展到成熟期,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医护分离的状态,使得中医无法形成专门的护理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护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1。初步培养了一支专业的中医护理队伍。目前,全国265,438+00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中,拥有护士以上技术职务的工作人员6万多人,成为中医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队伍。其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一定科研能力及管理水平的中医护理技术骨干。
2.中医临床护理逐渐发展起来。通过几十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从理论到临床的辨证施护方法和操作技术。
3.中医护理专业教育和在职教育初具规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江苏、北京、上海等地纷纷开办中医护理学校和班级。直到1991,全国共有7所中医护理学校,25所中医学校开设中医护理专业。据统计,上述学校从1990培养了1513名护士。80年代中期,南京、北京等中医院校增设高级护理班和护理系,培养高级护理人才。
4.中医护理学术活动充满活力。随着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中医护理学术活动也十分活跃。从1984到1990,* *组织了六次全国学术交流。还开展了国外学术活动,接待了一些欧美、亚洲、澳洲的国外护理代表团来参观、提问。在1986和1989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医护理方面的论文受到国际护理界的关注和好评。
5.中医护理研究已经起步。近年来,一些省市中医院相继成立了中医护理研究室(组),许多单位开展了护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医护理的内涵、理念和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北京、南京、上海、江西、陕西等地相继出版了护理专著,部分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总之,随着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中医护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