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心?
安静,是指人在复杂的世界里,可以独自安静。世界来源于寂静,“无中生有”和“移出寂静”包含了人的生成。人的精神来源于某种沉默。心灵喜欢清静,所以历代养生家都把节欲和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主要内容。《苏文·病机·气与保命集》云:“神用之多,则劳之,藏于心,静之。”所谓“静则藏神”,“静则养神”,就是精神安静,而不是妄想,也要防止精神过度使用。沉默是一种心态。比如老子说“要空,要静。”它指的是不为名利所困扰的自然宁静,这有助于保持一种自我克制的空气。相反,过度劳累和躁动不安,被名利诱惑,往往容易消耗人的活力。所以,心静则明,心静则静,心虚则浮,心静则圆满,有利于身体健康。
首先要冷静,心态自然。《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急则神亡”。安静意味着阴,只有阴和的协调才能维持心脏。人有七种情绪:快乐、愤怒、担忧、思考、悲伤、恐惧和震惊。一有事情发生,七情失衡,心神失和。要知道太开心伤肝,太生气伤肺,想多了伤脾,太害怕伤肾。玄晶说:“情绪和悲伤伤害精神,伤害伤害生活,伤害伤害生活。所以要培养整体的精神,用平和的心态去保护精神,精神枯竭了就要平,心平气和了就要安心。这也是整个人生的关键。”说明情绪是伤人的,悲伤是伤人的。伤则伤身,伤则伤心,伤则影响一生,所以修自然以存气,保心神以心安。气使身体安全,心安使精神舒服,这是保证生命的重要因素。控制思维,保持冷静,让人明白事情。心平气和,呼吸就会顺畅,身体就会自然健康,这样才能长寿。所以,安心就是安心,安心有利于延年益寿。
当外在环境和内心世界都能安静舒适,你就能养心,心平气和,有安全感。安静可以控制愤怒,安静可以消除烦恼,安静可以平静自己的心灵。如果一个人整天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异想天开,爱做梦,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一旦达不到个人欲望,就会坐立不安、烦躁不安、焦虑失眠、精神萎靡,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随之而来,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七要经》说:“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全。如果你不安分,你的心就会摇摆,你的心就会痛。想要身材丰满,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心态。所以知足于内,是和平的,是滋养的,外则不诱人。”这句话指的是宁静的心灵、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精神浮躁,思想摇摆,身体就会遭殃。想要身体健康,首先要注意调理精神。所以要静下心来保护自己的内心,要静下心来,不为外物所动。所以要学会“患难中取静”和“静中养生”的方法,做好自己的静养之心。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冥想法”。真的可以赶走疲劳,消除疾病,恢复体力,净化心灵,沐浴精神。是一种很好的静心养心的方法。每天下午和晚上,我静坐闭目,或者下午小睡一会儿,神清气爽。这对健康和长寿有好处。
养生重在养神,养神是人的生命之本,指的是人的生命力、灵性和活力。神在养,情在节,人的情与身是一体的,形随情来,命靠志。情志是身之本,包含精、气、神。感情生活最重要的是滋养精神。养神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对精神、认知、情感、思维的培养。古人认为精神纯洁,骨骼苍老,而亲情淡薄。一般情况下,情绪健康,没有妄想症的人,也是心理最健康的人。如果精神乐观,心平气和,心志不变,气血就会安稳平静,不会伤害脏腑功能,人就会远离疾病和衰老。如果人注意力分散,精神疲惫,久而久之,正常的脏腑功能就会减弱,气血运行不正常,精神和身体得不到滋养,疾病就会随之而来。精神不空虚,意志不消沉,就能让神有所依靠,有所依靠,神就能取诸形,享受人生。
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内经》说:“无所淡泊,真气随之,灵藏于内,病安。”宁静是思想稳定;虚无是指没有杂念、愤怒、担忧和恐慌。这句话告诉人们,如果自己精神安定宁静,没有贪痴,那么真气就会和谐,精神就会守在里面,不会有外界邪气的干扰,不会有内心的情绪波动,人体和外界环境就会协调统一,体内真气就会和谐而不损,精神就会充足而不散,这样疾病和邪气就不会侵入人体,人就不会生病。善待他人,慷慨大方,不斤斤计较,助人为乐。人生路上有顺境也有逆境。遇到繁华,不要得意忘形,沾沾自喜;遇到逆境,不要垂头丧气。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要时刻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乐于平静,让自己的心灵处于虚无的状态,才能与世界共存。
清心静气,就是保持头脑安静,合理用脑。而静是指淡泊宁静的状态,是思想上的宁静状态,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因为你安静,没有杂念,可以达到齐记忆,安心的目的。头脑清醒,头脑安静,主要是指头脑不动,但过度使用,头脑专一,排除杂念,才能专心工作学习。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进入沉默后,处于生命活动中心的大脑又回到了小时候兴风作浪的慢波状态,即人的衰老指数已经“逆转”通过社会调查,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在遭受重大精神挫折或重大精神打击后,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心理调整,就会明显增加。只有静下心来,调整心态,养心,才能有效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益身心健康。
《太平经》云:“求道之法,以静为上。”说明求道的首要方法在于静。《志·先轸志》云:“‘静’字即清其心源,静即平其气海,其心源明,故外物不可扰,自然定而神明;心平气和,就不会做恶欲,反而充实,充实。”说明清是指心之源静,静是指空海之静。心若清明,外物不扰,性情安定,气清;气海无风,邪欲不生,精神藏于内,脏腑旺盛。如果心是纯洁的,神就不会被打扰,人就可以一直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而佛教的禅修,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修行者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降低,抵制环境刺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干扰,从而达到超越,趋向寂静。通过冥想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不被分心;精神不分心,身心才能健康,才能长寿。由此可见,佛教的禅修养生与中医对精神养生的重视有异曲同工之妙,即要练好形体,首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精神。因为精神宁静,意志自在,心神安定,达到了真气和谐顺畅而不生病的状态。中医心理保健和佛教禅修虽然有一些区别,但它们的保健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