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出汗有什么好处?

适当发汗,散阳。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意思是说,请人健身运动流汗,不如请人吃饭。

其实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因为汗是心的津液,出汗会伤心阳。而且一年四季,出汗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在秋收和冬储时,应尽量避免出汗,以免伤了阳气;夏天天天热,阳气外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也会出汗。

只是春天要主动运动,主动出汗,让体内的热量发散,有助于阳气的通畅。这就是王廷相所说的“春宜散,阳宜顺”的意思。

春天之所以要多运动,不仅仅是因为春天阳气上升,还因为冬天皮肤封闭,补药、药物、代谢废物都储存在体内,需要宣泄。

春天来了,这些积累的热量和废物如果不排出,很容易造成“瘟疫”。同时,在冬天,人们穿着毛皮和厚衣服,或坐在炉子里或享受取暖。他们昼短夜长,晚睡晚起,被困在室内,阳光很少,心情压抑。他们只需要利用明媚的春光,心情愉悦,神清气爽。

运动的作用之一是振奋精神。无论是慢跑、徒步、放风筝还是玩耍,在温暖的阳光和绿色的活力下,身心向世界敞开,拥抱自然,真的很迷人。

春天应该滋养肝脏,肝气应该舒达。因此,春季宜早睡早起,在绿色的氛围中锻炼,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动则生阳,藏了一冬的阳气旺盛。

当然,说春天要多运动多出汗,并不是说要透过衣服出汗出汗,而是微微出汗。而且发散的方法不仅限于运动。

饮食上也要多吃甜食和发散性食物。比如幼油菜、前两茬春韭菜、茴香苗、香椿芽等。这些蔬菜过了季节就不好找了,含义也有分歧,所以不要错过这个好好吃一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