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小米的发展,从16-18几乎被淘汰的小米经历了什么?
雷军和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喝了一碗小米粥,一家名为小米的手机公司诞生了。
同年8月,MIUI beta发布。11 10年6月,小米正式发布小米M1,雷军和他的小米的传奇之旅开始了。
小米第一代智能手机首创定制系统,其自带的MIUI系统在Android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符合国人使用习惯的内容,因其易用性而广受好评,帮助小米手机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小米1到次年下半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00万台。
2012年8月,小米手机1s和小米手机2发布,也是一开卖就被疯狂的消费者一扫而空。
到2013年,全球MIUI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万。
14年,小米累计销量激增至6000万台,堪称业界奇迹。
15年,小米销量增速开始放缓,但小米手机4累计销量仍破千万大关。到目前为止,小米已经垄断了全国智能手机市场15%的份额,成为国内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总结:小米取得现阶段成绩的主要原因如下:
1.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鱼龙混杂,山寨品牌层出不穷。虽然价格低廉,但质量令人担忧。小米凭借低价和优质成功搅局,其低价策略满足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从而满足了对其智能手机的需求。
2.MIUI系统首创定制系统。相比其他品牌的原生安卓系统,小米取消应用抽屉等系统设计更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
3.专注于在线市场。当时网购处于风口浪尖,互联网的高度便利性让小米品牌得以迅速传播。同时,小米前瞻性的线上策略节省了大量的渠道成本,这也成为小米手机价格低廉的重要原因。
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和扩张,小米出货量增速终于在2015年出现下滑。
从内部来看:
1.虽然低价策略在前期帮助小米赢得了大量市场,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微薄的利润让小米的资金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其次,利润空间小意味着降价空间几乎为零,使得小米承担库存积压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迫使小米手机生产和出货被卡住。市场的反应是,小米手机似乎一直处于缺货状态。
雷军开始被外界冠以“耍猴”的名号;而且低价策略让小米越来越成为低端缫丝机的代名词,小米的品牌形象每况愈下。
2.前期专注线上市场的策略非常有效,但随着网购的逐渐成熟和其他品牌网络渠道的跟进,小米的线上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用户也逐渐从年轻人扩大到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各个年龄段,线下市场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线下市场是小米的一大短板,更糟糕的是,线上市场因为假货等原因受到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抵制。
从外面看:
1.中国正处于智能手机的增量市场,酷派、金立、波导、乐视等新势力不断加入,其中不乏性价比高的,消费者除了小米还有新的选择。
2.手机市场在不断扩张下开始细分。OPPO和vivo主打年轻时尚,华为主打商务,三星、苹果、htc牢牢掌控高端市场。小米没有及时做好品牌定位(或者说其“发烧”定位受众太小),仅靠性价比已经无法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这些原因* * *导致了小米出货量增速的下滑。但是,小米当时不知道的是,增速下滑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几年,他们即将面临高空般的下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悄然打响。
总结:
可以说低价策略对小米的影响很早就显露出来了。对性价比的过于执念,让小米固步自封,只看自己的地盘,但小米未能及时应对消费者对智能手机需求的细分和消费升级。线下市场的重新崛起也是重要原因。华为、OPPO等品牌的线下布局可谓无孔不入,甚至遍布全国的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小镇。这些最应该认同小米低价策略的低端群体,却被其他品牌收入囊中。这成了小米的软肋,这些品牌线下市场的深度就像一把钢刀扎在小米的心脏中间。
2016年2月24日,国家会议中心。
还是雷军,还是叫好,小米5价格定下来了——1999元。还是1999,小米迎来了它的第五代机型:小米5。
事实上,随着当年通货膨胀和闪存成本的“暴增”,价格给小米留下了利润空间是不言而喻的,但小米依然坚持自己的性价比理念,坚持为消费者做性价比最高的手机。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对小米5的反应显然没有当米粉在雷军面前喊出小米5 1999元的价格时强烈——小米5系列最终销量定格在920万台。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手机厂商来说,这都是一个优秀的手机销售业绩。但不同的是,小米旗舰机价格低,销量本来应该更高。
更何况同样是1999元,上一代小米4系列销量达到14万台。随着自家旗舰的溃败,小米的年出货量从2015年的6490万台下降到当年的415万台,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5%暴跌至8.9%,市场份额跌出前五,即将成为“其他”的一员。
2016对于小米来说无疑是艰难而失败的一年。2017小米好像做了一些改变。
2016,10月,经典款小米Mix发布。
2017 65438+10月27日,大年三十,在千家万户的灯光下,在团圆饭餐桌前,小米Mix亮相春晚,出现在千万个大屏幕上。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小米Mix以4457万元的天价广告位,随着新年钟声的回响飞入寻常百姓家。
然而,这场价值4000多万元的豪赌,最终却落得一场空。
小米Mix终于成为了一款广受好评的教科书式产品。其实Mix本身就是小米一款耀眼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提升品牌形象,销量不佳并不是它的主要问题。
作为国内用户真正能买到的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手机,Mix只不过开了个好头,落得个狗尾巴。小米Mix一经发布就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但宣传教育的缺失让大众无法接受Mix这样的“异端”。
春晚的广告看似高端,其实只是一群技术宅自娱自乐。春晚的观众最终是一个大众群体。米粉或许能看出Mix的突出特点,但普通大众第一眼看到她可能会以为是显示器或者平板。
所以,这个天价广告并没有对外界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事实上,小米Mix在春晚上的短宣传片只有30秒,导致广告宣传虽然广泛,但并不具有教育性,大众对“全面屏”和“陶瓷机身”等概念还比较混乱。此外,小米Mix由于产能等原因一直处于缺货状态,这使得其与自身高达三四千元的价值极不相符。
最终,小米Mix成为全面屏时代国产智能手机的鼻祖,但也只能是米粉心中难忘的回忆。
同年4月,在万众瞩目下,无数米粉的心头好小米6正式发布。
还是雷军和掌声,但是1999的起步价已经不在了。
或许是小米6足够优秀,或许是成本压力太大,小米6的价格最终确定为2499。
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小米6都是一款绝对优秀的产品,或者说它是小米历史上最好的产品也不为过。她是无数米粉心中的经典,是奇迹,是艺术品,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影响延续至今。她催生了一大批“米6钉子户”,直到今天,数量依然庞大。
然而讽刺的是,小米有史以来这么优秀的产品,却是小米有史以来旗舰机中销量最惨淡的。
从专业角度来看,米6绝对是成功的,但从商业角度来看,米6是彻底的失败。
小米6最终销量只有550万台,成为当时小米历史上旗舰机中销量最少的机型。
Mix和米6的倒下成为压垮小米的最后一根稻草。自此,小米几乎进入了全员战备状态。
小米,生死关头到了。
总结:
小米多年积累的问题在16和17爆发。
首先,小米对线下市场的忽视严重超出想象。线下市场的短缺使得小米在尚超、手机城等地几乎销声匿迹。在手机卖场,随处可见OPPO和vivo的业务员,小米专柜要么没货,要么藏在最偏僻的角落。
三四级市场甚至村市场完全被OV垄断,小米没有机会。当时大城市的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国产智能手机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三四级市场。
这些地方恰好是互联网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大部分人还是没有网购习惯,甚至不会网购。虽然小米长期的线上市场相比其他品牌还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在小城市或者乡镇漫无目的,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OV,这两个耗费巨资,艰难经营的线下渠道,终于有了回报,在17爆发。
其次,长期坚持性价比的理念,成为小米进一步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小米长期的低价策略给消费者留下了几乎无法挽回的印象。
16、17,在手机市场遍地开花的时候,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已经随着消费的升级,从生存发展的需要升级到了尊重和归属感的需要,各智能手机厂商也花了大量的钱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而小米此时显然远远落后。
创立于2010,一次次创造行业神话,一次次突破极限的小米,终于惹上了大麻烦。
回顾2016-18的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全面崛起,索尼、htc销声匿迹,三星也在16爆炸事件后节节败退。然而,国际手机厂商吐出的这一大块肥肉,几乎没有落到小米的嘴里。
无论是华为长期的技术积累,还是OPPO、vivo坚持不懈的线下耕耘,都在2017前后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另一方面,小米好像是个什么都不要的穷小子,值得被打。
2065438年5月31日,小米8正式发布。没有期待,没有惊喜,没有失望。这是一款……手机,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小米有史以来最平淡无奇的手机。
现在来看,这可能是小米的一种妥协,实际上是危机的应急处理。小米6的掌声之痛可能太深,已经处于危机漩涡的小米再承受不了了。
小米没资格再折腾了。
安全成了小米的必由之路:打造一款适合所有人的手机,以销量为核心,以盈利为纲领。
然而,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的小米8却带来了惊人的销量。
或许是为了让小米6上的讽刺更深刻。这款不被所有米粉看好的手机获得了10万台的销量,成为了小米的救命稻草。
小米8在销量上的成功也帮助小米重返当年的全国前五,小米全年总出货量超过1亿台。
然而,小米8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小米危机的解决?
显然,表面的成功掩盖不了深层的危机。小米的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首先,小米虽然年销量过亿,但销量大头都在价格低廉的Redmi头上。这些手机只是一个量,利润微薄。
而且小米8的成功仅仅是产品功能本身带来的。它从机身正面到背面都模仿了iPhone X的设计,几乎没有小米本身的特点,成为了小时代一样的冷门爆款。
这种工作可能是用来赚快钱跑路的,但对于小米这种规模的公司来说,这种做法堪比杀鸡取卵。长此以往,必将自取灭亡。
市场是残酷的,小米8的副作用很快显现:小米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加速崩塌。
市场上越来越多更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选择放弃小米。中年人选择华为商务旗舰彰显身份,年轻人选择OPPO和vivo彰显青春活力。选择小米,似乎就是一个没有追求的“穷屌丝”。
“朋友们”也迅速抓住机会,开始落井下石地打人:荣耀开始在社交平台上频繁与小米“亲密互动”,甚至连荣耀CEO赵明也时不时地发表几句言论。视频网站上对荣耀旗舰和小米8的横评越来越多。
荣耀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拖住小米,让小米成为与荣耀同级别的品牌,让华为独享国内高端市场。事实证明,很大程度上,荣耀是非常成功的。
当时小米几乎成为众矢之的:抄袭、缺货、耍猴、饥饿营销等质疑声不绝于耳。
OPPO和vivo已经开始了高端品牌的建设,荣耀的老大哥华为更是一家独大,独霸国产手机高端市场。更危险的是,OPPO和vivo也相继为小米推出了主要针对线上市场的Z、iqoo、realme等高性价比产品。
小米面临着不仅新市场无法开发,固有市场也会被分一块肉的危险。
小米8的成功,似乎是小米公司最后的闪耀。
总结:
小米三年来持续下滑的核心原因是未能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化,没有针对市场变化做出战略调整。小米6在销量上的失败迫使小米公司推出了小米8。小米8的设计失败让小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甚至是更黑暗的深渊。
2019 65438+10月18。Redmi是独立的。
不用说,不用修改,这四个字对小米来说就是雷霆万钧。
2月20日,小米9发布,圆形机身,超薄机身,超轻手感。乍一看,似乎不像小米的产品。
在我看来,小米9是一款失败但很棒的产品。
失败是因为其惨淡的销量:仅247万台的糟糕销量打破了小米6的最低纪录,也让她的生命周期提前结束——小米9发布仅9个月就宣布下架。
但她的伟大在于她大胆的尝试。小米9是一款和小米之前的思维完全不同的手机。小米9早期投入了大量宣传,甚至出钱请罗伊做品牌代言人。
其轻薄的设计也属于异类的小米手机。这说明小米终于开始向市场妥协,开始研究市场需求,从而调整策略。
但小米显然被危机冲昏了头脑,匆忙去了医院。小米9完全是向市场妥协的产物,是模仿OPPO R系列成功产品的结果。它几乎找不到任何小米本身的影子,甚至连机身颜色都是女性化的。
小米忽视了自身品牌受众的需求,没有做好市场需求和自身品牌特色的融合,一味迎合市场推出小米9。不仅大众不接受,连米粉都敬而远之,销量自然惨淡收场。
但至少小米9的出现意味着小米已经意识到了企业自身的危机,正在寻求改变。事实上,小米的改变确实是从那时开始的。
“由于Redmi主要定位为低端入门机型,小米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笼罩在低端,拖累了小米在中高端的努力。还不如单独运营Redmi。”小米集团CFO周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Redmi的独立标志着小米的高端之路正式开启。
2019年5月28日,红米K20发布,但掌声依旧如雷,依旧是1999,不过台上喊价的人换成了雷军的陆了
价格从1999的回归告诉大家,曾经的小米回来了,经历了米6、8、9三代痛苦转型的小米终于回归了。
从此,低端市场的大旗正式由雷军交给了鲁魏兵..此后一段时间,陆一直活跃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到处鼓吹红米手机,有针对性地碰瓷荣耀。
在视频网站上,HONOR的横向测试对象也逐渐从小米变成了红米。经过note7、k20、k20pro等几代机型的变化,Redmi已经完全入驻中低端市场。
而雷军,他要做真正的大事。
总结:
Redmi独立对于小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棋。那个时候,每况愈下的小米内外都很优秀。
对内,产品线混乱,产品定位不清晰,都是促成和加剧小米危机的原因。对性价比的过分坚持,使得低价高配的机型时不时影响自己高端机的销量。
推出的产品除了性价比没有特色,推向市场没有受众也是小米当时要解决的难题。从外部来看,其他品牌都在试图蚕食小米的大本营——线上市场,自身品牌形象的崩塌也让小米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归根结底,小米还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融合的切入点,处于既不能完全专注性价比,又不能完全向市场妥协的两难境地。
2020年2月,小米首款高端产品小米10和小米10pro亮相,价格分别为3999和4999起。
这才是真正的旗舰。
旗舰配置,旗舰拍照,旗舰系统,旗舰体验和…旗舰价格。不管外界怎么看,小米10用其惊艳的性能堵住了所有质疑者的嘴。
截至2020年6月底,小米110销量已突破800万。3999的高价丝毫没有阻挡消费者的热情。
同年8月,小米继续乘胜追击,推出小米10至尊纪念版,同时将价格提升至6000元。
65438+2020年2月,小米11发布,21年3月,小米11Pro和Ultra发布,小米手机价格达到7000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的高端旗舰并不“性价比高”。相比同级别竞品,小米的产品配置往往更高,用料往往更足,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性价比这个词。
同时,Redmi在低端市场站稳脚跟后,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价格不断攀升至3000元。现在,小米和Redmi的产品定位不再是单纯的价格差异:两款产品的价格定位重叠。在后期的发展中,Redmi不仅仅是低端市场,还与小米形成了部分平行且清晰的消费市场。
总结:
此时,小米已经在高端市场牢牢占据了自己的一块地盘。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手机市场低迷,各大手机厂商出货量下滑。但小米的出货量却逆势增长了2400万台,总出货量达到654.38+0.46亿台。经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和实践,小米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然而,商场如战场,远未结束。
小米成立初期,借助快速建立的低成本线上渠道,实现了性价比优势,快速打开市场。小米的性价比理念帮助他获得了大量粉丝,也帮助小米前期卖出了大量产品。
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国内手机市场风云变幻,行业洗牌加速,淘汰人数逐渐增多。小米未能捕捉到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所谓的成功也导致了萧何的失败,萧何的性价比优势最终成为了负担,不仅影响了小米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也阻碍了小米的整体转型。
在手机增量市场下沉的过程中,小米未能及时调整线下布局,导致其错过了三四级手机最有价值的增量市场。
但小米最终是通过什么手段转危为安,成功化解危机,走出困境的呢?
首先是品牌定位的问题。小米早期所谓的“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太小,不足以吸引普通消费者的眼球。从15开始,小米的新口号“让每个人享受科技的乐趣”显然更加亲民,受众区域更广。最近小米logo的变化进一步走向年轻化。
其次,小米终于对自己混乱的产品线做了一些调整:首先,对各种产品线进行了定义和细分,比如digital系列和Mix系列。红米Note系列,K系列等。,都改变了以往产品线混乱的局面。
其次,Redmi作为子品牌分离出来,专注线上市场和低端市场,精简小米产品线,专攻高端市场。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小米加速下沉,补齐线下短板。2017年,小米开始线下拓展小米之家旗舰店。接下来的两年,小米之家的数量急剧增加,至今小米之家已经覆盖了全国270个县市。
而且小米在品牌形象建设和品牌文化建设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雷军的“老实人”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深入人心。目前,雷军本人就是小米品牌文化和理念最好的宣传平台。而之前小米深受困扰的高性价比缫丝机问题,现在被灌输了新国货、新理念、理性消费等理念。
这些措施为小米培养了大量的米粉,小米的粉丝营销有多恐怖就不用说了。
最终小米用他的米粉实现了消费升级,避免了被淘汰的命运。
总结:
直观来看,小米似乎只通过小米10就成功逆转了自己,这看似不可思议,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奇怪。小米在推出小米10之前做了很多铺垫工作。
小米通过Redmi独立和雷军的一句“看不起生死,不接受就去做”吸引大众眼球,借势传递自己的价值观。
然后,小米在19年9月推出了概念产品小米Mix α。这种小米噱头从未上市,却为小米赚足了眼球,其19999的价格清晰地传递出小米已经打到高端的信息。
在Redmi,K系列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小米在中端市场站稳脚跟后,获得了10,但我们打了一千次电话,催了一千次,她才开始向我们走来,这是一鸣惊人。
事实上,小米虽然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但面临的问题并不亚于几年前。
此外,小米目前的高端仅限于终端产品和硬件的高端,但在手机系统、生态链建设、售后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仍不像一个高端品牌。
小米现在必须坚持全民的高端思维和大店思维。类似之前的一系列公关事件,对高端品牌的建设绝对是致命的。
虽然问题很多,但就产品而言,小米目前还是足够优秀的。至少,就米粉而言,不用担心小米的性价比。就在buy buy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