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钢琴大师傅聪死于新冠肺炎感染,经历了三次婚姻。为什么说他一生都是传奇?
1949年,15岁的傅聪在云南大学外语系上学,几乎每天逃课,沉迷于打桥牌。眼看无望,傅雷带着妻子和小儿子回了上海。
两年后,傅聪突然出现在家里,对父亲说:“我想学弹钢琴。”傅雷喜出望外,含着泪答应了。把儿子一个人留在昆明的时候,傅雷很痛苦,但他又不想强迫儿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经常在矛盾中挣扎。现在,儿子迷了路,可想而知傅雷有多激动。
然而,傅雷是一个热情而不苟言笑的父亲。他教孩子只是引导方向,培养兴趣,不会表扬儿子的成绩。
从傅聪七岁开始,傅雷就教他读《论语》,并要求他背诵原文,自己领悟。几年后,傅雷让儿子重新学钢琴,但傅聪只坚持了两年,就因为太累而放弃了。
上大学后,傅聪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傅雷在劝说无效后将他遗弃在昆明。尽管傅聪很高兴从父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但他也感到深深的困惑。
偶尔,傅聪弹钢琴,学生们一致称赞他,鼓励他转到钢琴上来。得到认可的傅聪开始觉醒,逐渐坚定了学琴的理想,并回到家中寻求父亲的帮助。
傅雷没有问儿子为什么突然想学钢琴,而是给他一些时间考虑。
当傅聪坚定地告诉父亲他不再后悔时,傅雷立即请了一位钢琴家朋友亲自辅导他。1951年,傅聪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许多年后,钢琴家傅聪的名字响彻全世界,当他回到上海时,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他的父母已经去世。没有人知道傅聪听到他父母上吊自杀的坏消息时有多难过。傅雷骂他“汉奸”有自责吗?然而,熟悉傅聪的人都知道,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读过他父亲写给他的信!
1998 10,傅聪受邀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大师课”,音乐老师赵世民采访了他。
赵:“听说你爸爸让你学钢琴是有预谋的?”
傅:“我12岁学琴,学了两年就放弃了,直到17岁醒来,重新学琴。这一切都是我个人的愿望。我父亲曾经在法国留学,非常民主。他一直希望我自由成长,从不安排我们必须学的东西。”
赵:“现在《傅雷家书》风靡全球。你父亲给了你多大的影响?”
傅:“家父曾在信中说,‘宁腐草不腐水泥’。他一直想让我成为一个有教养有修养的人,这是父亲留给我最大的财富,对我的音乐风格有直接影响。”
傅雷有句名言:“与其做一个欺世盗名的艺术家,不如做一个普通的泥瓦匠。”
这句话将被傅聪终生铭记。他对赵世民说:“我父亲是个普通人,我很爱他。”《傅雷的一封信》只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儿子的引导,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你不需要虚构他。”
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优秀品质,是由几代人经历的痛苦和克服痛苦的能力定义的。
傅聪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钢琴家,《傅雷家书》是中国普通人书柜里的“国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然而,傅聪这次只向世界谈起了他的父亲和《傅雷的信》,这表明他心灵的创伤从未愈合。
傅聪不想再谈论过去,因为傅雷夫妇的悲剧一直折磨着他,这可以从他不喜欢播放悲伤的音乐中看出。而父亲傅雷传递给他的修养和品质,却成了他最骄傲的财富。
要知道,练习和阅读《家书》常常会让斯里兰卡人热泪盈眶!
如今,钢琴大师傅聪因新冠肺炎而逝,但傅雷书信的故事更加醇厚,他的父亲傅雷将永远站在岁月的光幕中,谆谆教诲,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