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保健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医认为艾灸适应证广,疗效快,安全可靠,易学易用,特别适合家庭治疗和保健。艾灸可应用于寒热、虚实、阴阳、表里等症状,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中医常用的灸法有挂灸、艾灸、间接灸、直接灸等。中医艾灸的从业者要认真,投入,精心操作。中医临床常用灸法

1,挂灸

它是用艾条卷成的长圆柱形艾条。将点燃的艾条悬挂在距施灸部位一定高度处进行熏灸。一般艾条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每次艾灸5 ~ 10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不灼伤皮肤,脸红为度。操作分为温和灸、旋灸、鸟啄灸三种方法。

2、艾灸艾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灸疗器的不同,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管、温灸杯。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体上,操作方便,刺激温和。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放点东西的一种灸法。作为间隔,一般有姜、蒜、盐、药等。,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因为不同的间隔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4.直接灸

它是用艾绒做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在身体的穴位和痛点上点燃艾灸。一般来说,艾蒿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是蚕豆大小,中的是黄豆大小,小的是麦粒大小。都是上大下大的圆锥体,方便平放和点火。直接灸分为两类,灸后不留疤痕的称为无痕灸;艾灸后皮肤出现化脓甚至结痂,称为“疤痕灸”。

中医艾灸保健有哪些注意事项?

1,施术者要认真,敬业,精心操作。艾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操作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如需疤痕灸,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2.临床艾灸要选择正确的体位,患者的体位要端正舒适,这样不仅有利于穴位的准确选择,也有利于艾炷的放置和艾灸的顺利完成。

3.艾炷灸的量,往往是根据艾炷的大小和灸的力度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初病体质强的艾炷要大而强。艾·Xi,久病不愈,体质虚弱,应该是又小又壮。根据施灸部位的特点,不宜在头面部和胸部施灸。腰腹部艾灸,可大可壮;皮肤薄、筋骨多的四肢末端不要艾灸;肩膀和两股厚皮和饱满的肌肉应该大而结实。艾灸要结合病情来施。如果是风寒感冒,阳气即将脱尽,没有大锅的艾灸是不行的;如果是外感风寒、痈痹,要适度掌握,否则容易导致邪热内郁的不良后果。

4.艾灸应用广泛,虽然也会伤阴。临床上,凡阴虚阳亢、邪内阻、热毒过盛等病症,均慎用艾灸。

5.施灸时,对于五官、心脏区域、大血管分布等不宜采用疤痕灸。不灸或慎灸者慎用。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艾灸。

6.施灸或温针灸时,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和衣物灼伤。在灸的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的距离,掌握灸量,避免灸量过大,造成灸伤。

如果艾灸后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揉就可以自然吸收。如果水疱过大,可用消毒针头从水疱底部刺破,然后涂上龙胆紫液,并告知患者不要挠,几天后可吸收愈合。已化脓灸者,灸疮化脓期应忌食酒精、腥味、刺激性食物,以防感染。如果有二次感染,要及时治疗。此外,应更加重视艾灸治疗,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7、外科诊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烟雾太浓,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艾炷或艾条灸治疗后,燃烧的艾条必须熄灭,以防再次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