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国学应该学什么?
什么是经典阅读?什么是道德经典阅读?“经典”、“道德经典”、“道德经典”是什么概念?著名国学大师熊春锦先生告诉我们,“国学”一词出现在20世纪初。源于西学东渐(洋务运动始于清朝,五四以来有所改革。)句号。一群爱国者为了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不受西方思想的侵蚀而提出的。总结起来,国学就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各种理论的总和,表现在思维方式、哲学、文化、艺术、科技、信仰等等方面。熊春锦先生认为,古典阅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的阅读,一类是“典”的阅读。对于“经”的定义,其层次高于“典”。从历史上看,根据文化体系特别是人文体系的发展,《经》是世界各民族在精神营养和后天智慧上同时能够发挥教育作用的典范或文章。看看中国的经典,看看世界一流的经典。它们大多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包容我们的立体知识,为我们提供精神营养。或者说,他们可以在太极图的中心跨越阴阳的和弦,同步提升我们的智与慧,让智与慧两个系统同步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脑负责记忆、思考和判断,而头脑负责感觉和捕捉直觉。要想在这两个层面上提高人的知识、文化、素质,就要重视对“经”的阅读。熊春锦先生在“正典”中的作用,侧重于反映历史前辈们以大智慧制作的一些文字记录,这些文字记录基本上处于知识层面而非文化层面。换句话说,文化内涵更少,它没有一些同时经历阴阳的知识或营养,包括黑与白。它没有双重作用,只有单方面作用。也就是说,《正典》包含了更多的泰白螭。而且现代社会的人所解释的“点”的概念,通常已经改变了古代对“点”的定义。现代人对“典”的一般定义是,用古代定义的“书”的概念来平等地分析和理解“典”。社会上普遍所说的经典,在经典的体系中已经成为书籍的代名词。我们也要注意学术和流行的这种区别。到了现代,很多人在学习中把“书”当成了“经”,更不用说“经”了。对于我们来说,人们往往更重视后天获得的知识,而不太重视直觉和灵感。所以在我国的历史时期,国家强大,政治清明。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这个时期用《黄老》的经典来指导官员读书,并根据这个经典选拔人才治理国家,带来了文景之治的辉煌。到了汉代,由于汉武帝的专制作用、董仲舒的禁字令、田粉(时任汉武帝丞相、叔父)出面,共同清《黄帝四经》,将接近原著的五千字版《老子》反译成《道德经》,并对经文内容做了一些修改,成为后世《道德经》的段落。但是到了唐朝,在这种背景下,依然用老子的五千字来教育全民,依然带来了唐朝的辉煌,而这种辉煌至今在世界各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这一良好的历史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重视经典阅读教育的人,不仅可以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质,而且对社会的繁荣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宋明以后出现了八股文,只读“书”而不读“经”,只读“四书”而不崇尚经典,最著名的《易经》也从“经”中被淘汰。这个时候,中国的教育基本上进入了僵化期。所以,当历史发展到五四时期,必然会出现反对读“书”的历史现象。当时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人们一下子从八股的禁锢中清醒过来,也出现了一些“把孩子用水泼出去”的现象。以我们现代人对读“书”和读“经”的理解来说,读“书”和读“经”在社会上基本上是同时出现的,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但如果只看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书”,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提升孩子的人文素质和品格,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不够的。因为全国有的地方搞了十年,有的地方搞了七八年,所以专门选了书籍等经典来引导孩子进行德育。到了一定的层次和阶段后,由于书籍的深刻内涵和对精神层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能对孩子进行性格上的培养和教育,而内在物质能量的提升却受到道德心智和益智同步发展的影响。谁能把“经”和“术”恰当地结合起来进行阅读,谁就能突破这个瓶颈阶段。就像台湾的王财贵教授,他是如何推广经典阅读的?在中国大陆,他提倡读“书”而不是读“经”,但如果我们看他自己的讲话,有一个现象:他指导儿子读“经”,尤其是读《老子》五千字,使他原本智障的儿子改变了现状。这个儿子七八岁了还在流口水,一开始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都不好,但是他利用一个暑假指导儿子背了五千字的老子。于是,他的孩子的聪明和智慧同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他自己的例子和国内很多这样的实验,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证明,如果读“书”,只读“一千字”。《弟子规》等关于“书”的内容,可以对孩子的品德起到比较好的规范作用,但在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真正改变孩子的智慧方面,却遇到了明显的局限,效果并不好。如果把“经”和“书”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八岁以后的孩子,不仅能塑造品德,还能获得智慧和营养。他们的智力水平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经”中有精神营养能量,这种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客观地组合在古汉语的词语结构中。只要我们大声朗读,就能激活一些连接我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门窗。一旦这个仓库通道被激活,这个角色的创造和从大自然中获得的能量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这也是在大量经典阅读推广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验证。在“经”和“书”两个层面上,只有抓住这两点,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也才能提高孩子后天学习知识的智力能力。我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你看,大家一说易经,大多以为是地摊,我们中国都以为是易经。但是为什么在西方,人们看到《易经》就认为它是一门科学,西方很快就把他的数学理论和科学理论结合起来,产生了大量的发明。西方人能从简单的符号中理解科学道理,我们却无法理解。原因在哪里?事实上,中国经过八股教育后,我们缺乏直觉和灵感,无法从祖先最简单、最原始、最接近的符号中解读出深刻的科学道理。所以,如果真的能培养我们全民族和孩子的直觉和灵感,就应该用原汁原味的道德经去读,这是老子五千字的初衷。所以孩子要开始读老子的道德经和道经,比如易经。他主要是开启每一个孩子的科学心智,用最简单的方式运用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发现天地之间最基本的运行规律,从而演绎、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熊春锦先生认为,《道德经》的原始模式是以德进道。只有当我们拥有美德的品格和能量时,我们才能理解自然法则。同时,掌握易经进行推演和计算,基本上构成了我们道德根文化的一个体系。为什么在16世纪以前,我们民族在综合国力和科学发明创造方面一直领先于西方?然而,16世纪以后,我们民族的创造力明显萎缩,落后于西方国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不注重培养民族精神中的直觉和灵感,只注重通过后天的智慧学习前人积累的经验,缺乏发明创造的能力。因为发明创造是基于前人的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发明创造。“以德引经”是我国学者熊春锦先生提出的“以德引经”的概念。基于道德品质的培养,阅读经典可以为善良的道德精神提供食粮。所以,孩子学习国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品德,培养孩子的感恩、博爱、忠孝、宽容、自虑,通过期间对孩子德、智、慧的全面教育,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善的道德能量,启迪孩子与生俱来的智慧,让孩子在接受圣贤文化同步的同时,拥有睿智的头脑和良好的品格。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来自于人的“智慧”(直觉、灵感),正是智慧通过智慧产生新发现、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人的智慧必须以德性的能量作为创造力的源泉。家长自身的道德品质,老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道德品质和能量,家长和老师的学识、学识、对经典的重视和运用,以及明确的道德都很重要。儒家经典《大学》也说:古之欲德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家;想在一家人,先修身体;欲修身,先正心;要想正确,先真诚;想要真诚的人;先了解一下;知识存在于事物之中。物尽人皆知,人尽皆知而真诚,真诚而正直,正直而正直,训练有素而仪表堂堂,仪表堂堂而治理有方,仪表堂堂而治理有方。从田字到庶人,一是修身。治疗结束混乱者,不予治疗;厚的就是薄的,薄的就是厚的,什么都没有了。这叫知其然,这叫知其然。老子精通大道,孔子擅长寻常路。老子生于道,用于德,玩于阴阳,运于万物。中气以为和,明白宇宙万物的道德准则。孔子以道为旨,以德为靠,以仁为依,以艺为游,懂得生命、家庭、社会健康生存发展的正常原则。老学和孔学都是尊道尊德的。他们根据道德经发展自己的理论和思想,阐释自己理论的最高思想,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独特流派。* * *构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大道和长岛两派,虽然立场不同,但殊途同归。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哺育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缔造者和历史引领者。因此,儿童经典阅读要把握好三个关键:选择能培养儿童德、智、慧的经典。用老子的德道经典,万经之王,构建道德心智,开启智慧之门;利用《周易》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开启智慧心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用《大学》、《中庸》、《论语》来培养儒生的性格和品格,成为入世后的精英。利用《黄帝内经》始祖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生命科学人才;用弟子规、三字经、格言来规范和约束后天意识,培养品德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