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有哪些民俗?
萍乡民俗文化绚丽多彩,采茶俚语、民间花灯、古漆画流传千古。源于楚巫的傩文化有三宝(傩面、傩舞、傩庙),被称为“艺术的活化石”。民间群众艺术活动种类繁多,活动形式多样,代代相传。至今仍保存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30余种:春锣、渔鼓、花鼓灯、茶灯、牛灯、鱼灯、鼓舞、风筝舞、荷花舞、蝶舞、泥塑、瓷雕、盆景、彩扎、竹编和民间绘画(农民画、漆画、剪纸、烙画、微雕、根雕)。特别是1种要简单描述一下。春锣-萍乡最具特色。春锣起源于清末,盛行于民间,流行于萍乡及宜春、万载、浏阳、醴陵等周边县(市)。艺人用红绸子绑一个直径为15 cm的小鼓,鼓边挂一个直径比鼓大2-3 cm的小锣。鼓和锣已经被用作门,人们在春节期间挨家挨户地宣告春天的到来。歌词多为每句7字两韵,语言为地道的萍乡方言,通俗深情。曲目都是短篇,多为赞美(赞美所见)。建国后,歌词内容扩展到时事、故事、计划生育、新人新事物,长度扩展到中篇,形式上配以二胡等乐器,更加优美,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各种文艺晚会演出的重要节目之一。新歌《举杯》《千年春光》《看见Zan》《一个乖巧的媳妇配一个老鸳鸯》《喜盈门》已录制成CD,发行5万多张。它们流行一时,能激起海内外萍乡同胞的思乡之情。它们是来自海内外的港澳台同胞和凭祥同胞的欢迎礼物。萍乡人爱吃辣,即使一桌丰盛的酒席摆在面前,如果没有两三个辣,也会说吃不下。这种饮食习惯与萍乡地处“低微潮湿之地”有关。俗话说“鱼放屁,辣椒臭”。红烧鱼头,草鱼腰,鳝鱼泥鳅炒辣椒。辣椒几乎可以与所有的动物原料相兼容,两者风味相得益彰。萍乡的“小炒菜”就是这类菜的代表。萍乡的麻辣口味包括鲜、辣、焦、烂、豆豉和辣酱等,由此衍生出色彩斑斓、令人垂涎的麻辣菜肴。辣味绵长,辣味酣畅。萍乡人在辣椒的加工上独具特色,铺辣椒、白辣椒、炒干红辣椒、辣酱、辣霉豆腐,都是很好的佐餐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