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核心素养”后,如何解决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实施问题?
其实核心素养的落实关键在校长,主体在老师。只有有了老师,才能更好的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没有校长和老师,核心素养很难落实。
——北师大资深教授林崇德
编辑评论/注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发布后,各种形式的快速“阅读”核心素养随之而来。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还是在一线的校长和老师身上。所以看完之后,校长和老师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落实。
本文将从学校、校长领导、教师研究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学校实施核心素养。
学校是否应该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学校是否应该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在我看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转化核心素养,形成校本表达,而不是搞另一套核心素养。”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原江苏教育学院院长荣说。
程尚荣还指出,在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中,贯彻核心素养理念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明确核心素养的功能边界
如前所述,核心素养很重要,但如果将其功能边界无限放大,似乎就能驱动一切,甚至解决一切问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毕竟是人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和宗旨,是教材编写、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的主要依据,其作用不可低估。这里有一个准确定位的问题。
我们认为,核心素养的根本功能在于引导,它应该引导课程改革的几乎所有环节,引领课程改革的深化。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是针对国家课程的,国家课程应该实施核心素养,而校本课程没有。这真的是一个误解,有点可笑。
人的素养是一个整体,学校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既不能肢解人的核心素养,也不能肢解课程结构。如何才能让课程分别针对核心素养和非核心素养?
我们既不能无限放大核心素养的功能边界,也不能缩小它。核心素养只有与其他因素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在立德庶人的整个体系中发挥作用。同时,它必须在整个系统中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这是核心素养功能的合理边界。
2.阐明核心素养与学校研究和实施的关系
自从核心素养研究以来,许多学校都在研究学生的校本核心素养。这说明核心素养的提出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旨在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课程改革、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这体现了学校改革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应该肯定。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学校是否应该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在我看来,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核心素养的校本理解和转化,以及校本表达的形成,而不是另一套核心素养。
校本理解重在理解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和具体要求;校本转化侧重于将“国家标准”转化为学校在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等各个方面实施的行动计划或方案;校本表述着眼于学校的实际,在全面理解和实施的基础上,明确强调什么,拓展什么,从而突出校本特色。
3关于核心素养和非核心素养等问题的澄清
核心素养的价值和作用是根本。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做人的根本,是学生发展的基础。第二是支持。性格和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性格和能力支撑着人的发展。第三是生成性。其他素质可以从基金会产生,基金会支持人的发展。第四是可持续发展。
核心素养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核心素养的结构和实施过程是开放的,它并不排斥或拒绝其他要素的进入。
除此之外,作为“核心”,它可以产生、影响和驱动,而它所产生、影响和驱动的,只是紧紧围绕“核心”的一些元素,或许可以称之为“非核心素养”。
换句话说,关注核心素养就是同时关注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存在的,不重视非核心素养也不会导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素养的残疾。我们不必在核心素养和非核心素养上花费太多精力,也不必纠结。
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发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对于核心素养的实施,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任学宝从“校长课程领导”的层面切入。他形象地说,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也是一个“加工粮食”的过程。
1核心素养落地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有人把学校管理比作做一道美味佳肴,笔者非常赞同这个比喻。其实也是一个“加工食物”的过程,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是我们的客户,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我们希望呈现的最后的食物,烹饪食物的过程是校长课程领导“披荆斩棘”和“闪光”的过程。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考虑定位,列出现有成分
烹饪任何食物的前提是看你有什么加工材料。为了充分发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定位的确认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一个校长要想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我们学校落地生根,首先要考虑学校的定位和基本情况。比如,学术型高中和应用型高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明显不同,现代高中和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不尽相同。
如果所有的学校都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就好比让厨师用不同的食材做同样的满汉全席。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形似,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二是考虑需求,树立“顾客就是上帝”的意识
在服务行业,“顾客就是上帝”一直是最高标准,体现了“顾客需求第一”的理念。对于学校来说,它服务的对象有两种:广义的对象是适合社会的人才。至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核心素养里有详细的指标。
狭义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主体性的概念已经得到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校长的课程领导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才能使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一方面,各种核心素养的强弱在每个人身上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想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所以对核心素养的具体需求也不同。
三是考虑未知,不做“只会做一道菜的厨师”
很多校长会想到前两个因素,但对以后的研究却很少说。事实上,一个优秀的厨师不可能总是只用一道菜来服务一位顾客。他需要了解顾客未来可能喜欢的口味,不断提高自己的厨艺。学校管理也是如此。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恒变不变”是唯一不变的事实。
因此,在打造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不应局限于当下,而应放在历史发展中考量。
目前,浙江正在试点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很多校长在学生的选择、教师的调整、教室的分配等方面都花了不少心思。,但他们并没有综合考虑未来的招生改革,以及学生在大学和社会需要发展的能力。这种狭隘会在几年后凸显其影响力。
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途径
在学校层面,核心素养还是过于“优越”,所以在学生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建设、学生成长三个维度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起着极其重要的枢纽作用。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完成课程设计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一是要把校本选修课和国家、地方课程有效衔接起来。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核心词是“选择”,因此学校需要高质量地开设足够多的校本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
但是,选修课的开发和开设不是由负责人决定的,也不是老师擅长的。只有以国家和地方课程为主,并不断从周边衍生出来的选修课,才是符合发展核心素养的选修课。
此外,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整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打通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通道,将核心素养的指标分解到具体课程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实践达到发展的要求。
第二,根据核心素养开发设置课程群。
课程群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和层次组合起来的一系列主题相同的课程。
一般来说,优质课程群有两个来源:一方面,专业课程群可以通过挖掘学科内部或学科之间的逻辑来构建;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或地区的特点,渗透到很多学科中去。
比如浙江有一所学校,以西溪湿地课程构建特色选修课群,融合化学、生物、美术、历史、中外文等多门课程,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确保核心素养的有效实施。
校长的职责之一是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资源,这是通过课程推动核心素养实施的必要条件。
校长需要利用社会企事业单位、院校、职业院校等外部资源支持学生多元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校长也需要进一步挖掘校内资源,通过学科教室建设、教师专业培训、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保驾护航。
如果说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校长以课程领导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直接方式,那么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学科专业素养则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不同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贡献,但贡献程度不同,因此研究学科素养体系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间接途径。
首先,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在充分考虑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贡献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次,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素养的渗透和实施。再次,在学科教学建议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促进核心素养真正内化于学生。最后,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应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作为实现学科目标的重要依据,从而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诊断信息。
基于这种转化,可以从学科知识、学科学习方法、学科思维和价值观四个层面构建学科素养的金字塔模型,借助学科课程大纲的编写,规范教学要求、教学进度、考试节点建议等内容。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专业素养的方式更符合日常工作习惯,也为他们开展各层次、各类别学生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指明了方向。
同时,通过构建“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的一系列模式,校长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化、操作化。
以上两个只是校长领导力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任何时候都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保证核心素养有效实施的根本条件。“不让学生的精神游荡”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第一使命和责任,所以校长在课程领导上要更加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对接,以学生喜欢和接受的方式搭建平台。
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模式实施核心素养?
对教师实施“核心素养”,就是变“知识本位”教学为“核心素养本位”教学。
对此,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尹指出,要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1在教学中需要强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要真正实现这种改变,需要深入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科学发现史、技术创新史,都是通过不断发现新问题来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发现新问题;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说,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然而,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我。所以,回归问题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该是学习的初衷。
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告诉我们,一切教学都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必须发生和展开。然而,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假装学习”的现象。
因此,在今天的教学中强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用真题形成问题链和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逐渐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现实世界。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知建构对问题和内容进行重组,让孩子在问题之间的联系中,在综合区和边缘区进行知识的碰撞,使知识之间产生联系。这就是基于问题的学习的价值。
2 .不脱离情境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问题与情境密切相关,问题往往产生于情境。真实生活场景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衔接,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托的情境缺失了。
情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如果离开了现场,知识就只会是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主体活动的真正价值。
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不脱离现场的学科活动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主题活动。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素养是在相应的学术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主题活动的目的是将学习者的个人经验与主题知识联系起来。
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主动”;要体现校本性,要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1,政治学
比如政治学,不仅要有社会实践,还要有“活动课”。知识内容的教学可以设计成一个要实施的活动。通过社会调查与访谈、问题探究与辩论,在活动中学习、思考、认知、行动。
2.语文科目
在全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专家们创造性地设计了“学习任务组”。课题组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式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任务使学生在语用实践中追求语言、技能、知识、思想感情、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逐项训练技能的模式。
3.数学学科
数学也要设计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活动。
4.其他学科
其他学科,如地理考察、历史活动、科学实验与探索、技术设计等活动,会使学习活动充满趣味性,不仅会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起到迁移、强化和调节作用,还会使学习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承担独特的、潜在的、综合性的教育功能。
——来源:校长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据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史静学院Big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