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盐是什么?
盐的起源
古时候,渝东鄂西有三处天然盐泉——巫溪宝源山盐泉(大宁盐场)、彭水玉山镇伏牛山盐泉、湖北长阳县清江盐泉。宝源山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盐泉,已有5000年历史,至今仍在流淌。在深井采卤技术发明之前的古代,三峡天然盐泉是内陆地区最早的供盐来源。巴人控制着这一宝贵的资源。无锡宝源山盐泉(大宁盐场),一个地广人稀的穷地方,曾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富水库。整个盐场长达五里,场上人来人往,百川争流,形成了“千灶烟”的奇观整个汉中盆地、两湖盆地、四川盆地、鄂西地区都要由大宁盐场供应。宁昌镇在盐坝。
在古代它是一个大城市。鼎盛时期成为一个拥有14000多人口的小镇,来自四面八方的商旅人士汇聚于此。约有65438万人以盐业为生。大宁盐场四面环山,当地人说猿猴也很难爬。巫盐最早出川,是勤劳的巴人沿着狭窄险峻的山路,跨过了秦岭的后山。巴人开辟了四千里盐山路。巫盐运到鄂西陕南的山路上。群山之中,已经有八条盐道,当地人把这些路叫做“秦楚大道”。同时还开辟了400里的运盐水路。大宁河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支流,巫盐从延长到巫山,再从长江下游或上游运往全国各地。三是三百里盐分流栈道。沿着大宁河的河岸,巴人凿造了一条长约300里的栈道,把巫溪盐泉沿着大宁河一直滚到巫山。在远离古巴的地方,人们垄断了人类必需的盐,并称之为“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