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光明的王守仁是如何成为三位不朽的圣人的?
但若说谁是明代第一人,只有王守仁这位立功立业,三言不朽的圣人,才是真正当之无愧的。
立功:充满智慧,平叛反盗。
立德:要诚实,要高尚。
李炎:建立心性论,弘扬思想。
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人。谥号云,博安,谥号阳明。很多人更喜欢叫他阳明先生。
很多时候,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是因为我们往往被现有的社会、道德、观念所束缚,感觉不到任何问题,自然无法挣脱。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们往往比别人更善于思考和质疑。
当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获得名声时,十二岁的王守仁却不这么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应该是好好学习,然后成为圣人。也因为他善于质疑,英宗被俘时,王守仁突然意识到,读死书不能救国,只有学习兵法和武功,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
可以看出,王守仁从来不轻易局限于一个概念,他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以现实为基础,随着社会和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
除了向父亲表明他打算弃文从武之外,15岁的王守仁还敢于给皇帝写一些建议,并独自在居庸关和山海关旅行了一个月。
对他来说,只有真正看到、走过这片山河,才能谈得上治国之志。
但这一切,对于王守仁的父亲,成化十七年科举状元王华来说,太不幸了。他认为儿子的行为太越轨,难以管教。所以他为王守仁找到了一个婚姻。他没指望他能统治天下,只希望他以后能治理国家。
理想越丰满,现实越骨感。王守仁很擅长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他太感兴趣,他将不知道是什么晚上。他错过婚礼是真的,因为他整晚都在向一个道士请教养生之道...
第二天就被公公“抬”走了。
十岁时,王守仁就熟读四书五经,善于举一反三。十二岁就写出了《一室遮月》这首诗,使他名扬千古。
但是王守仁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算他再聪明也不会得到很多东西,甚至为了坚守内心的正义感会失去更多。但他比常人更强的是,他总能从人生的得失中获得更高层次的感悟,并将这些感悟融入自己的“道”。
王守仁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但他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所以他选择了按照历代王家的为官惯例来做官。
然而,极其聪明的王守仁也很散漫,也许是年轻和缺乏经验。他的心思大多在兵法上,而不是学问上。即使朝中大臣都惊叹于他的才华,但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他父亲安慰他下次考试一定会成功,王守仁却笑着说:“你以科举不中为耻,我却以你科举不中而恼为耻。”
直到二十八岁时,王守仁参加了礼部的考试,终于被录取,并成功地成为朝中官员中的一员。后来宦官刘瑾玩弄政治,朝野不宁。王守仁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自然得罪了刘瑾,被贬到贵州隆昌做驿站(掌管驿站的官员,主要邮递,品级不入流)。
即便如此,刘瑾也没有放过他,还派人半路杀了他。幸运的是,王守仁的大脑反应很快,这使得刘瑾的人相信了他跳水自杀的罪恶。
王守仁从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虽然他在思想上也很聪明,但他没有做好苦修的准备,所以他非常不愿意去偏远和孤立的贵州。
他避开了刘瑾的追求,走了一趟山水。最后,他去南京见他的父亲。王华看到自己身体还很好,真的热泪盈眶,但王华还是告诉他:“既然朝廷任命了你,这就是你的责任。你最好走马上任。”王守仁想了想,父亲离不开自己,自己又无处可去,于是去了贵州上任。
时间长了,经历多了,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更多时候是福是祸。
贵州的这段经历让感到压抑,但也让他对陶有了新的认识,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
使他认识到“圣人之道是自足的,实事求是者也是错误的”,使他明白圣人之道从来不是来自于外物,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只要他在任何事情上都遵循自己的良心,正义就在其中。
郑德五年,王守仁被恢复为庐陵县令。刘进深死后,更是春风得意,一路高升。先后任吏部尚书、监察御史,任南、甘、汀、张总督。
王守仁一上任就发现这是个大坑,所辖地方的治安真的是一个比一个不堪入目。
不仅盗贼横行30年,政府也是耳目一新。以前的官员甚至因为能力有限,以各种借口被调走...
此时此刻,王守仁不再是多年前的他了。无论是那些年在贵州的苦修,还是后来在法庭上的欺骗,王守仁都坚持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不再对世界上的任何挑战视而不见。
他先是安抚了长官,成功让他们反目为我们做间谍刺探情报,然后集结兵力打击盗贼。
得益于多年来对孙子兵法的研究,王守仁出其不意的进攻,背信弃义的行动,果断。短短三个月,土匪全部被平定。
事端刚定,事端又起,宁王朱揭竿而起(唐伯虎《秋香》中的宁王)。
当然,当消息传到北京时,这是一个震惊。只有一向对王守仁非常乐观的高级部长王琼说:“不要慌,不要慌。有王博安在,就等好消息吧。”
王守仁确实没有辜负王琼近乎盲目的信任。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解决了王宁的叛乱问题,甚至连朝廷出兵的时间都没有。
为什么王粲守仁这么快就平定了王宁的叛乱?
1,王守仁早就料到王宁会在各种蛛丝马迹中造反,他从一开始就采取了防范措施。
2.王守仁用诡计离间了王宁和他的下属,促使王宁起了疑心,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3.王守仁在与土匪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根据自己对王宁性格的判断做出了进一步的应对。一方面,吉安县令吴收集粮草和士兵,并派出一个运动,以征服。另一方面,他制造一个谜,让王宁以为他有16万大军而不敢轻举妄动,从而赢得足够的时间。
3.虽然王守仁在十多天内成功筹集了八万临时部队,但他知道这种士兵比不上王宁筹划多年的战斗力,于是避其锋芒,直奔王宁的老巢南昌。如果王宁忽略了后面的路,王守仁的计划将会彻底失败,但由于前面的异常情况,王宁无法下定决心。果然被困救了,然后很快就输了。
十八岁时去拜访娄亮,对娄亮告诉他的“师事”理论很感兴趣,于是把朱的著作都读了一遍,下定决心要“师穷竹”。就这样,他种了三天三夜的竹子,却什么都没悟出,自己也病倒了。
因此,王守仁第一次质疑了备受推崇的“吴歌”理论。
要知道,明朝从建立之日起就把朱成的理学作为国家的官方哲学来遵循,甚至用这个标准来选拔官员。在当时的社会,朱成的理学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和推崇的理论。有些人,王力可守仁,可能无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更多的人会首先怀疑自己的头脑不够用而不是理论有误。因此,王守仁的质疑绝对是划时代的,也是非常勇敢的。
后来被贬到贵州隆昌的王守仁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更多的理解。
王守仁认为,《大学》没有经典可分,也没有经典可补。它以诚为本,应该以诚为本,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行兼备。他的思想与朱完全相反,甚至反驳了朱的学说。
王守仁赞同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的主宰是心,心的本体是理,心外无理;发自内心的才是意义,意义所在的才是事物,心外无。
他认为,朱重视外事、物的理论,是一种舍物、有知而不重、以物为正心、要求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和诠释经典的依据。
王守仁认为,人的心灵是良知,良知是正义,所以我们不能在良知之外寻求正义,良知是自然的“精细记录”。“天生,鬼成帝王,皆由此而生,真与物无关。”
这就是王守仁的心理学体系,本质上强调知行合一,方法上要求简单直接,良心论是心理学的目的。
王守仁有自己的想法,除了一直践行,他也非常希望能传达给更多的人。所以他从三十多岁开始,到处建学院,利用从政的业余时间去讲课,在讲课中体会更多。
54岁辞官回国,先后开办稷山书院、阳明书院,并在余姚龙泉寺讲学,听众达300余人。
在历史上,与孔子、孟子、朱并称为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
作为一个哲学思想家,他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王雪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明朝,历朝历代,甚至传播到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国家,影响了更多的国家和个人。
直到近代甚至今天,王守仁的心学一直受到许多人的推崇。张、曾国攀、梁启超、孙中山、日本稻盛和夫等都是他的书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