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肾是什么意思?
1,中医说肾
1)中医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肾(肾上腺)和头发的关系。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男性脱发或遗传性脱发,表现为头皮脂肪溢出过多,常伴有头皮屑增多、头皮油腻、瘙痒明显。大多数发生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年轻人身上。
2)“苏文”:肾病,胫肿腹重,咳嗽,睡眠多汗,恶风。中医的肾包含了西医的肾的概念。两千多年前,中医就认识到这些疾病与肾有关。西医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不会超过200年。中医可以治疗2000多年前的这些肾病(比如西医的肾病综合征)中的一部分,西医却不行。
2、肾脏的作用
1)“魂枢”:肾合膀胱,膀胱,津液之府也。
2)《苏文逆调论》:肾水脏,主津液。
3)《景岳全书·中川录》:“肺发气,肾纳气,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
3.肾虚的类型
1)肾阳虚
阳痿、精子冷、不育、欲望下降(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肾上腺轴功能低下有关);
面色苍白、畏寒、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类似甲减,可能与甲减-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障碍有关);
头晕、精神萎靡和低血压(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低下有关)
2)肾精不足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类似于克汀病,也称克汀病和垂体性侏儒症,可能与垂体分泌不足引起的甲状腺激素缺乏和生长激素缺乏有关)
成人生殖功能障碍、早衰、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健忘等。(大概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肾上腺轴功能低下有关)。
4.肾虚探析
肾虚是指“生命或肾功能不足”。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肾(肾)是储存生命精华的贮藏所,而“虚”就是虚的意思。
1)肾阳虚症状:腰膝酸痛,或腰背冷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领导头晕,无精打采,脸色发白或发黑;舌淡胖白有苔,脉沉弱;男性容易阳痿早泄,女性容易宫寒不孕;或者大便长时间不停,谷不化,五更拉肚子;或者水肿,尤其是腰部以下,无力下垂,甚至腹痛、心悸、咳喘。
2)肾阴虚症状:腰膝酸软,两腿酸软,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盗汗失眠,磨牙多梦,口干,尿黄,大便干燥,男性阳痿,早泄,遗精,女性月经过多,消瘦,潮热盗汗,心烦发热,咽干,颧骨红。
3)肾气亏虚症状:主要症状为气短自汗,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尿频,遗精早泄,舌苔淡,脉弱。
5、肾虚可食用
1)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温肝、健脾和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的功效。有利于防治头晕目眩、贫血、腰膝酸软、肺燥咳嗽、肾虚水肿、脾胃虚弱等症状。
2)黑豆: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似肾,还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尿、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食用。
3)黑芝麻:黑芝麻具有滋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头发花白、脱发、腰膝酸软、大便秘结有很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4)山药: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强肾、益精的作用。无论是阴虚火旺还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多吃为宜。如果能和芡实、莲子等其他保健食品一起服用,效果会更好。
5)板栗:性温,味甘,不仅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还有补肾壮腰的作用,最适合肾虚腰痛的人食用。
6)核桃:能补肾固精,是滋补强壮的保健食品。肉可滋补,皮可涩,肾虚遗精者宜吃。
7)莲子:性平,味甘涩,能养心益肾,健脾固涩。凡体虚、遗精、早泄者均应食用,尤其是心肾功能衰竭而遗精者。古代用于治疗“心肾不交遗精”的清心莲子汤、瑞连丸,以及用于治疗“梦遗射精”的莲肉散,都是补肾养生的名方。
8)芡实:性平,味甘涩,能补肾涩精,健脾止泻。古代很多治疗遗精早泄的养生名方,如金锁顾靖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都是以芡实为主要成分,配以莲子、龙骨或金樱子研制而成。历史证明,《本草纲目》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明代医家苗希雍称芡实为“养脾胃、固精气之药”。当心白领女性更容易肾虚。
9)银杏:《本草返老还童》认为银杏“益气养心,补肾养阴”。银杏叶常被视为治疗遗精的补肾养生佳品。李明时珍曾说:“熟食温肺益气,平喘止咳,降便止浊。其气薄而厚,有涩。”《山东中医》载:银杏叶“治遗精遗尿。”
10)扇贝:又名江。性平,味甘咸,能补肾养阴,肾阴虚者宜常食。
11)枸杞:性平,味甘。长期服用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强筋骨、除腰痛、延年益寿的作用。尤其是肾虚的中年女性,是最适合的食物。
12)何首乌: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多用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的人,头发早白,腰膝酸软,筋骨酸痛,或者男女遗精,都适合食用。
13)鲈鱼:又名花鲈、花鲈。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能补肝肾,益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