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位于肝,基本病机为肝气郁结。治疗上要注意疏肝解郁,理气。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发病人数超过3亿,且有增加趋势。此病发病面广,可见于各年龄段患者,多为女性。

临床表现主要为抑郁、情绪不宁、兴趣缺缺、悲观消极、胸胁胀痛或咽部异物阻塞等。严重者,生不如死,有自杀念头或企图结束生命。部分患者伴有焦虑、躁狂或其他精神疾病。

从现代医学来看,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有经典的神经递质假说(脑内单胺类递质缺乏)和神经内分泌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障碍),发病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情志病,滞而不通。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说,抑郁症是一种情志病,属于郁证范畴。抑郁症还包括焦虑、神经衰弱等精神疾病。郁,滞,不通。凡是导致体内不通之证的因素,都可以称为泛郁,如气、血、火、食、湿、痰郁等。狭义的抑郁症是指情绪不适引起的抑郁。

元代医家朱丹溪说:“肝气血相和,百病不生,有郁则百病生”;明代医家徐春福说:“郁由七情而起,而后成郁结,郁久而成病。”可见,很多疾病都是气滞所致,所以在养生和治疗中,不能忽视情志的调和和气机的通畅。

抑郁症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肝脏。基本病机为肝气郁结,常见症状为抑郁、易怒、易哭、常叹气、胸胁胀满等。治疗上注重疏肝解郁,理气解郁,一般首选柴胡方。其他具有疏肝理气功能的中药还有玫瑰花、佛手、陈皮、姜黄等。其实抑郁症的发展是多变的,病程是缠绵的,所以在治疗上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这种疾病也可能涉及心脏、脾脏和其他内脏疾病。

一体化人参,辨证论治

从五个要素的角度分析:

一、木(肝)火(心),母体疾病,气血肝气失调,都会导致精神营养不良。患者出现不安、失眠、多梦、健忘和心悸。有助于养心安神的中药有柏子仁、莲子、丹参、桂圆、合欢等。

二、木(肝)为土(脾胃)所郁。肝病影响脾胃功能时,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擅长健脾和胃的中药有白术、山药、党参、茯苓、大枣等。

目前中医采用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包括中药、体针、电针、各种微针疗法(头针、眼针、耳针、腹针)和其他非药物疗法(保健按摩、音乐疗法、心理疗法)。研究证明,针药结合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

此外,治疗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因素、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的阶段,以体现中医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特点。

如果生活中的不如意没有得到适当的调整,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人们应及时重视,接受专业的咨询和治疗,避免延长病程,增加心理和身体负担。作为医生,我们应该遵循“有时治愈,经常帮助,总是安慰”的理念。行医时,抱着同理心,适当倾听和回应,往往会事半功倍。

* * * * * *本文为摘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