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支点之道」如何区分自己的体质?
当时我以为是天气冷导致的,但是为什么一到夏天,特别是吹完空调之后,我就感觉很重,很累,很出汗,很胖?
其实这是因为体内寒湿太重,一天不除,就会养虎为患。
当我们谈到寒湿时,我们必须首先提到阳。万物的生长都依赖太阳的照射,而阳是人体的太阳,是生命的动力。《苏文·天怒》说:“如果太阳是阳,如果天和太阳失去了它们的位置,它们就会失去生命。”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类型,阳虚体质是其中一种,主要指阳虚寒亏的体质状态。
阳虚体质由先天不足和后天影响形成。先天不足主要是因为父母禀赋较弱,或者高龄怀孕,或者孕妇胎儿支持不足;后天因素的不健康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情伤过度劳累等,如果长期作用于人体,也会导致阳虚体质的形成。
正如《净月全术治》所言:“阳虚之时,过多的忧烦会伤神,或劳累伤力,或贪欲过度导致气机衰竭,或元阳不足导致风寒伤身等。,都是阳虚的原因。”阳气受损后,如果不及时调养,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阳虚的身体状态。
王琦教授从形态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五个方面总结了阳虚的体质特征:
1.形态特征
身体又白又胖,肌肉柔软。
2.常见表现
精神不振,平时畏寒,面色苍白,口唇苍白,易脱发,易出汗,手脚不温,喜热食,睡眠过多,大便稀,小便长,舌淡有齿痕,苔嫩边湿,脉迟。
3.心理特征
多么安静,多么内向。
4.发病率趋势
发病多为寒证,或易由寒转为痰、肿、泻、阳痿、痛经。
5.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
那么,阳虚寒湿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呢?
阳虚和寒湿互为因果。体质决定了一个人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其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
寒湿的分类属于阳虚体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阳虚易致内寒,寒使水聚湿;
其次是外界寒冷潮湿、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经常使用空调、不注意保暖、熬夜、吃生冷食物等造成的。,而且夏天湿度大,导致湿冷的问题。
寒湿不仅能影响内脏,还能累及局部器官。比如,湿气可以停留在内脏,也可以侵入肌肉和关节。
寒主冬时节,分为内、外两种,有不同的表现。阴盛则寒,入经较晚,寒为气。但夏季湿邪为主,也有内外因。潮湿比阳光好,又粘又腻。湿的时候先遭殃是它的特点,这其实跟水基湿润和重力的物理现象有关。
如何认识寒湿?
我们可以类比理解冷。比如冷冻水就是冷凝结。同样,寒邪可以使人体血液停滞。热的时候容易出汗,冷了就会停,跟寒邪的收敛性有关。
湿来自水,水可以汽化成雾,变成冰。它流动性大,粘粘的,湿湿的,就像被子里的水,蒸发不掉。盖上后会感觉很重很闷。如果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了,就会积累成疾病。
怎么知道自己体内有寒湿?可以评估以下症状:
1.头痛、乏力、整天嗜睡、咳嗽带痰、腹痛腹泻、虚胖;
2.手脚冰凉,穿厚了也无济于事;
3.关节疲劳、酸痛、针状或游走感;
4.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
5.腰腹冰冷,女性会月经不调;
6.脸上还有长斑,长痘,反复口腔溃疡,口臭。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已经很注意外界环境的影响了,但是为什么身体会表现出寒湿呢?
那是因为内因导致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导致内湿,如饮食不当、情绪不佳、脾胃虚弱等。如果阳气不足,就会产生内寒。
那么,如何挽回呢?
从长夏开始,就是养阳的最好时机。“寒则热”,在夏季气温较高,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以去除体内沉积的寒气,调节人体阴阳,如艾灸、泡脚、日光浴等。
很多人会问,炎热的夏季天气会不会“火上浇油”。
“春夏之际,阳气外盛,内亏,宜用辛温的阳气饮食来补阳。”中医有“因势利导”的治疗方法。其实夏天借助天气补阳气比冬天补阳气好。而且夏天人们喜欢吹空调,吃冷食,吃多了会损伤阳气。
中医有句话叫“冬病夏治早防”。如果利用好夏天补阳,祛除体内寒湿,冬天会更好。
这个时候应该喝一杯正宗的人参黑糖姜枣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温阳祛寒祛湿的食疗方法。它的主要奥秘在于其独特的原料配方。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要医生开处方。”姜的别名是“回春草”,姜汤也叫“回春汤”。
中国吃姜的传统由来已久。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明确提出了“不吃姜,不多吃”的思想。
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描述了杭州钱塘净慈寺一位80岁的高僧。“四十年来我一直对姜深信不疑,所以我不老。”苏东坡的《健身歌》第一次提到了生姜:“一斤姜,半斤枣......美丽永远不会变老。”
我相信,只有真正为用户考虑的公司,好的产品,好的模式,才会走得远。我们提倡秉承真诚善良的情怀和模式,研究每一件产品,服务好每一个代理商和客户。
如果您在理疗店、诊所、骨科医院、药店、网店、微店、县市级代理商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不便在此留下联系方式。欢迎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