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技巧
中医养生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医越来越有说服力,很多人开始追求中医养生术,试图用中医养生术来维持或恢复健康。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技巧。
中医养生技能1第一,捏脊
(1)位置:后正中,自督脉两侧大椎至尾骨末端。
(2)操作:操作者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弯,拇指伸直与食指前半部对齐。操作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配合拇指。在点穴前先轻推小儿皮肤的基础上,用拇指一起夹起长强穴的皮肤,然后左右手自下而上沿督脉两侧交替配合,再按推、捏、捻、放、提的顺序,从长强穴至背部上端大椎穴向前捏。这个周期可以根据病情和体质捏4 ~ 6次。从第二次起的任何时候,操作者都可以根据不同脏腑的症状,采用“复诊”的方法,刺激背部脏腑的俞穴,以加强疗效。第五次捏住小儿背部时,在小儿督脉两侧的脏腑俞穴处,双手拇指和食指相互配合,在捏住的基础上以较大的力度提起脏腑俞穴的皮肤。第六次揉捏后,双手拇指放在小儿腰部肾俞穴处。在原来的揉捏动作中,用拇指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揉捏按压。
(3)功效:促进消化,健脾和胃,疏通经络。
第二,按揉穴位
(1)足三里穴
位置1:小腿前外侧,小腿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指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 ~ 3分钟。
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身健体的作用。
(2)项英角
位置1:鼻翼外缘中点附近,鼻唇沟内。
操作:双手拇指按于下颌骨同侧,中指按于项英穴同侧,其余三指向手掌方向弯曲,然后中指顺时针按揉项英穴,每次1 ~ 3分钟。
功效:有疏通鼻窍的作用。
(3)四神聪穴
位置1:头顶,百会前后左右开1寸,开***4点。
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沈聪穴,再按前后沈聪穴,每次1 ~ 3分钟。
功效: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中医养生技巧2。中药养生粥
1,曹琦龙陵粥
材料:炙甘草、黄芪、龙眼肉10g,茯苓粉、大米50g,糖少许。
制备方法:将炙甘草、黄芪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入茯苓粉、大米、桂圆肉煮粥,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 ~ 2次,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 ~ 3个疗程。
功效:能益气安神,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如心悸、胸闷、气短、运动后加重、面色苍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数等。
2、脉粥
配料: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g,大米50g,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所有药物挑选,水煎取汁,大米加清水煮粥。熟了再加入冰糖,再煮一两次。或者,在粥中加入1生脉口服液,每日2剂,7天为1个疗程,继续2 ~ 3个疗程。
功效:益气养阴,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如心悸、乏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面色苍白、舌红苔薄、脉细等。
3、人参粉归芪粥
材料:高丽参粉5克,当归10克,大枣10克,大米10克,糖适量。
制备方法:选取所有药物,放入金杯延吉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加水煎煮取汁,加入大米煮粥,粥熟时加入高丽参粉和白糖,再煮沸一至二次服用,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如心悸、健忘、面色晦暗、头晕、食欲不振、水肿、小便短赤、腹胀恶心、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4、三七三子粥
材料:三七5克,紫苏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糖适量。
制备方法:选取所有药物,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加水煎煮取汁,加入大米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糖,再煮沸1-2次服用,每日1剂,以7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功效:化痰祛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如心悸、胸闷、心痛、头晕、气短、唇甲发绀、苔白腻或有瘀点、脉结等。
5、参附桂枝粥
配料:红参粉5克,附子和桂枝1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
制备方法:将所有药物煎煮取汁,加入大米煮成稀粥,待熟时加入红参粉和冰糖,再煮1 ~ 2次,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连服2 ~ 3个疗程。
功效:能温肾通阳,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如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迟等。
二、中医养生的方法
1,补气
我们经常听说人参是滋补品。在电影中,中医遇到垂危的病人,都会用参鸡汤补气。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红枣也有和人参一样的补气功效,所以平时可以用红枣泡茶、煮粥,不仅好吃,还有保健的功效。
平时可以用红枣泡茶、煮粥,不仅好吃,还能达到保健的目的。
2、血
补血的食物有很多,其中以枸杞最多。鲜红的枸杞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是滋阴壮阳的滋补品。其实是中医补血的良药。很多人会在节假日送枸杞作为礼物,可见枸杞的重要性。
3.滋补液
补液,很多人对这个会有点陌生。事实上,如果每天喝石斛茶,石斛可以生津润喉,这对学播音等相关专业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经常要说话,声带容易受损。所以,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我们在平时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