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日常生活要点是什么?
1.日常生活与二十四节气的内在联系,对应着四季和二十四节气,都有各自的用途。
春天在东方,颜色是蓝色,对应人的肝脏。肝开窍于目,精藏于其中。所以春季养生不当,往往发生在肝经,但多发生在颈部。
夏天在南方,颜色是红色的,对应的是心脏。心为耳所悟,精气藏于其中。如果调养不当,其病变多发生在心经,而在胸胁。
秋在西,色白,对应肺。肺开于鼻,精藏于其中。如果调养不当,其病变往往发生在肺经,而在肩背部。
冬天在北方,颜色是黑色的,对应肾。。肾为阳所悟,精气藏于其中。如果调养不当,其病变往往发生在肾经,表现在腰大腿。
中心色为黄色,对应脾脏。脾开于口,精藏于口。如果调养不当,其病变往往发生在脾经,表现在背部。
《黄帝内经》指出,春季六节气的三个月,是所谓“推陈出新”和万物复苏的季节。草木繁盛,世界生机勃勃。在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晚上睡觉,早起,到院子里散步,披散头发,放松身体,让心灵随着春天的生气而蓬勃发展。违反这个原则会损伤肝脏,到了夏天就会得寒变之病,供给夏季繁荣的物质基础就差了。
夏季六节气中的三个月,就是所谓的“草木秀”,是美丽繁衍的季节。在这个季节,天地阴阳相交,植物开花结果。人要晚上躺着早起,不要恨白天太长,这样心里就没有了压抑和愤怒,脸也漂亮了,可以使感官清醒,解除暑热,显出身在外的美。违背了这个道理,心就会受伤,秋天就会得疟疾,秋天的补给收敛能力就差了。
秋季六节气的三个月,就是所谓的“容藏”季节,万物成熟。天气很急,大气很清。在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鸡鸣起床,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从而缓解三秋的寒冷。精神要守在里面,秋天的气氛才能平和。违背了这个道理,肺就会受伤,冬天就会拉肚子得不到解决,冬天的藏气供应能力就差了。
六节气和冬季的三个月是所谓的“闭藏”季节,具有潜在的生命力。水结冰了,地面裂开了。在这个季节里,人不要惊扰太阳的精神,要早睡晚起,要等到天亮才使自己的意志有所遁形,仿佛有了私人的利益和收入。你还必须被寒冷淋湿,不要让你的皮肤出汗。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肾脏就会受伤,到了春天就会得软瘫,春季的进食能力就会很差。
2.生活要适应二十四节气。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养生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随自然”的哲学观点,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观,为四时养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吕氏春秋》对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有明确的论述:“生而阴阳,寒而热,燥而湿,使物四时变化,万物有利而有害,圣人守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安寿。”长寿的意思是“不短不连续,也够了”,意思是人能尽自己的能力享受生活。
汉唐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养生专家,如华佗、陶弘景、孙思邈、陈僖仪等。他们对四季养生理论都有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更为具体的四季养生方法。比如华佗的《汉藏经》提出了“阴阳升降合时,新起更无穷,人可借鉴”的观点,开创了五禽戏的锻炼方法;孙思邈的《千金方耀》和《千金方毅》记载了各种具体的食、药、术方法。晚唐道士陈僖仪编创的二十四气引坐操,源于四时阴阳变化和五行归附学说。演习按照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来安排,深符合“天人合一”的原则。这套操在明清时期还是相当流行的,记载了很多养生著作。
宋元时期,涌现出金元四大名医和陈至、邹璇、丘处机、王珏等众多养生专家,他们撰写了《养老献家书》、《取养生报》、《太定养生要论》等大量养生专著,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四时养生思想,使四时养生理论和方法日臻完善,尤其是在食疗和用药方面。例如,宋代陈至写了162个食补补养方剂,指出“四时胃气为本”,明确提出饮食在四时阴阳变化中的调节和维持作用:“一体阴阳用,五行同生,皆因饮食”。他的论述促进了四季食补的普及和发展。
明清时期是四季养生的鼎盛时期,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万全的《养生四要》、郜琏的《尊生八记》、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曹廷栋的《老老恒言》都详细总结了四时养生的经验和成就,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对养生的普及、促进人们健康长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