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生的一般饮食禁忌有哪些?

经常听人说,有一次我吃了某一种食物,我的胃马上就不舒服,或者我吃了某一种食物,结果我的老问题又复发了...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同体质的人可能有自己特定的饮食禁忌。很难回答所有这些问题。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人们的饮食禁忌。

中国古代就有食疗。食物和药物一样,有寒、热、凉五味:酸、苦、辛、咸,五味入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所以人的饮食一定要冷暖适中,五味调和,使五脏各得其味。如果饮食失衡,必然会对内脏造成损伤,对健康有害。

为了满足健康、长寿和能量的需要,人们首先应该放弃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避免咸的食物,以免增加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的负担。避免过烫的食物,以免烫伤黏膜和牙龈,引起溃疡、炎症和疤痕。避免暴饮暴食,预防胆囊炎、胰腺炎、脑血管疾病。营养缺乏的情况下避免偏食。避免不经咀嚼而吞咽,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导致胃炎、溃疡。避免吃零食,防止维生素和无机盐缺乏。

如果是患者,饮食禁忌也要根据疾病的症状而有所不同。比如阳虚证要温补,切忌清补;阴虚证不宜温燥;寒证忌咸凉食物;热证不要辣,要凉。若属表证,症状为恶寒发热,身痛无汗,饮食宜清淡,以免影响邪气传播。

五脏生病时,应避免食用相互关联的食物,以免加重脏腑的损伤,如肝病的辣味、心脏病的咸味、脾胃病的酸味等。以上是中医的传统认识,可供患者参考。

必须注意的是,由于人体对食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而且往往因人而异,所以人们在饮食上要仔细观察,确实不适应的食物可以禁绝,不要被传统知识和民间传说束缚,以免因为盲目禁忌而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