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戒台寺

北京西山的戒台寺,不仅以“天下第一坛”闻名,更是古松一绝,以丁香闻名北京。

走近戒台寺,一束束紫丁香从红色的院墙中探出头来。

戒台寺,原名慧聚寺,始建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这是以禁欲闻名的周知禅师的隐居之地。辽代咸雍五年(1069),法君法师在寺内创立菩萨戒。明代宣德年间,重修此寺,英宗赐名万寿寺。因有全国最大的佛坛,民间俗称谭洁寺、戒台寺。

寺庙建筑,东西向,是目前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完整的寺庙。

山门寺宽三间,单檐灰瓦顶。山门寺的斗金匾挂在门额,四角挂着风铃。门前的这对石狮是清代石山上的一个和尚在他还是石匠的时候雕刻的。作者在《千山游记》中介绍了这个故事,千山原是戒台寺里佛教僧侣的隐居之地。

门楼前有康熙题写的“满居记·谭洁题字”石碑。

还有一棵古树,是发君大师种的。法君大师,辽代咸永帝第五年(1069),受命协助吕锦泰武松过冬。他在寺内创立了菩萨戒坛,是戒台寺“开坛行戒”第一人。

山门寺前后贯通,中间有一个通孔。在寺庙的每一边,都有一个保护者的雕像,一个是密执安的金刚,另一个是罗娜的金刚。

穿过大厅后,回头看山门外的剪影,这叫一个我舍不得的场景。

第二个入口是国王庙,三间房宽,单檐,顶上青瓦。王庙的斗金匾挂在门口。

天王庙的正面是钟楼,建于明朝景泰年间(1447),以亭式重檐歇息于山顶。一株丁香斜倚在一旁。

天王庙正面是鼓楼,与钟楼同时同规,汉白玉雕龙旗杆衬托两层。一朵迎春花斜倚鼓楼。春天,戒台寺的花是最美的,古建筑仿佛是陪衬。

院内有两棵对称的古松树,分别是“龙松”和“宋风”,树龄500-600年。龙松,敦实雄壮,满身虬结,皮似龙林,恰似黑龙头,躯干扭向南方;凤凰松,线条流畅,挺拔帅气,扭着脖子向北;这两棵松树形成了一个龙凤交叉的美丽形状。

院中有一方明代七年(公元1442)万寿寺碑。碑文描述了明代宦官王镇、阮坚等人修建戒台寺的情况。当时建了七年。建成后,英宗皇帝赐名“万寿寺”。

在天王殿的中央,供奉着一尊木刻漆金的弥勒佛坐像。

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的泥塑像。

天王殿后的锅门内有一尊韦陀像。

进入三院,大雄宝殿位于近两米高的平台上。朱自清形容为宽敞、宽敞。

《连洁祥林嫂》刻有龙横匾,为乾龙书法,对联为“禅如镜留月,韵如舞风”。

大雄宝殿内铸有明代青铜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南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药师佛。

院子里,祠堂在南边,伽蓝庙在北边。

院中有一株古白皮松,遮天蔽日。清代诗人赵怀玉曾写过一首诗赞美:谭哲胜以一春,辞台以一松名。望着远处的玉影,我听到了海浪的声音。一开始就认识,像打招呼一样投球。一树有态,与造物竞巧。

从大雄宝殿外的右侧,我看到一个古松站在院墙上。松下石碑楷书三字,据说是清朝的恭亲王。书籍。

一朵丁香花在屋后静静地绽放。

哦,紫丁香!在古代,丁香是寺庙种植花木的首选。在北京的寺庙中,程楠古寺的法源寺和京西古寺的戒台寺是最著名的。戒台寺里有1000多株紫丁香,其中有20多株树龄超过200年的古紫丁香。

拾级而上,花落,香醉人。

爬上台阶就是千佛阁的所在地。

千佛阁是戒台寺的藏经楼,原建筑已毁。眼前的千佛阁是近几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千佛阁供奉着佩卢的佛像铜像,砖墙上镶嵌着玻璃壁画,遍布佛龛。每个龛位供奉一尊佛像,共有1680尊,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庙前,左边石碑为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所书,右边石碑为恭亲王?写一篇文章。因为疫情原因,千佛阁不能进,但是不要后悔,因为著名的“禁台五松”是横着排列在千佛阁前面的。

戒台寺有五棵奇松,分别是九龙松、宝塔松、卧龙松、自由松、活动松。北京以其奇异的姿态和古老的树龄而闻名于世,有“天下第一京”的美誉,其中戒台寺古松团应首当其冲。

千佛阁前台,台阶右侧为“卧龙松”(五松离台),台阶左侧为“自由松”(五松离台),两松对称。朱自清说:最好在这里逛逛,不要走马观花。

再往左,有“活动松”(平台上的五棵松树),乾隆特别喜欢。他留下一首诗说:老干筋百尺,何以撼之?咄,谁是领,又牵动千丝万缕。

通常我会停下来,穿过那个小门,沿着台阶走上山。

先过南宫院,再顺着低矮的红墙,穿过上下屋。

戒台寺南宫院原是皇帝来寺朝觐时的休息场所。上下两院都是寺院。

红山墙依山而建,寺内建筑此起彼伏。

千佛阁,三檐亭式木结构,高30余米,屋顶为“大五脊寺式”,巍峨壮观,掩映在青山之中。

无论你转向哪个角度,千佛阁都是对的。

戒台寺古代泉水丰富,打了72口井,是遗留下来的两口井之一。紫丁香伴古井,清泉留韵。

位于最高处的幽院名为“九仙堂”,门联上写着:登高望远,关注莲花世界,下堂与亭子相邻,陪伴老先生。

为什么佛寺里会有道教的殿堂?寺庙石碑记载了许多民间组织举办的“会议”,如“地藏会”、“三元慈悲会”、“慈悲会”、“广益饭会”、“五显财圣会”等。寺内建了一些小庙,如财神庙、皇后庙、老人殿、地藏王庙等,使得一些非佛寺出现在这个佛寺内。

绕过九仙殿,便是观音殿。连岳:在座位上俯瞰梵天海,松下生出白云。

在观音殿里,有一尊白色的观音像,它是用陶器制成的,并涂有黄金。左手拿着花瓶,右手拿着柳枝,站在荷花台上,海潮从海上涨起。观音左边是龙女,右边是童子。他们双手合十,拜观音。

千佛阁、观音殿、酒仙殿从低到高在同一轴线上。

从观音阁下到千佛阁后面,栏杆上立着小狮子。

小狮子和千佛阁都是2015同期新成型的。几年下来,他们就像被佛教感动了一样,充满了佛性。

这个石狮比较厉害,压制西北山脊上的仙兽。

骑凤仙花的人在前,龙凤狮三兽在后,感觉很悠闲。

从千佛阁西北角下行,迎春花护着一块石碑,建于金天德四年(1152),名为金碑,记述了戒台寺三大师的生平。

从金碑正面看,是“真武堂”,自然和九仙堂一样。真武庙建于明代。朱迪夺取皇权后,说是真武大帝帮了他,所以在京里铺了道观以示感谢。

向下,紫丁香洁白如云,清香袭人。

进入牡丹园,有太湖石建造的大型假山影壁,雕像是恭亲王奕。。哎?从光绪十年(1884)开始,他来到这里“养病”,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十年。他在院子里广泛种植牡丹花。它过去被称为龚蓓庭院,但现在它通常被称为“牡丹园”。

牡丹园是一个有两个院子的院子。两个院落由木质吊门相连,门额上有一个游戏。牌匾名为“汇聚堂”。后院三面房屋由回廊相连,雕梁画栋。在院子的四个角落,太湖石和花木搭成的花坛各有千秋。民国时期,不时有文人墨客、富豪在此居住,修身养性。例如,梅兰芳和谭鑫培经常在牡丹园谈论戏剧,并在戒台寺参加佛教。

从牡丹园出来,朝北,寺庙坐西朝东,方位容易混淆。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用金字写着“无肉无酒进山门”,表示大家要立即上坛,注意规章制度。

只见巨松“九龙松”(平台五松),气势磅礴,立于树下。我抬头一看,发现古松的树枝真的像龙。

旁边是一个由玻璃罩保护的经典墓塔,有八根石柱。这是元代僧人岳全长老的墓塔。岳泉长老在戒台寺当了四年住持。

在古典建筑的屋檐上,雕刻着音乐家的音乐图片。乐师们手握箫、琵琶、竖琴、笛子等乐器,载歌载舞,惟妙惟肖。

王铭殿,前身是著名的李博殿,是献给优秀的李博尊的。你李博尊是佛陀第一个持戒的弟子。他德高望重,明辨是非,主持正义。每当僧侣之间有抗议,佛陀总是命令你李博调解。清朝以后改为明成祖殿,供奉弥勒佛和大金刚。现在,戒台寺有一件珍贵的文物——雕龙龛。

这个木雕壁龛是明代的遗物,周围有各种龙纹和花卉装饰。据说整个龛雕了146条龙。

前面,一个粗壮的古松扭曲着“爬”上山墙,冲向石栏杆下的古塔。宝塔两边各放了两根树枝,像一条龙伸出前爪“守护”着古塔。(民国田)有诗云:捧塔松更新奇,在意衣倾。因为这个庙太松散太诡异了,变成了老树精。这棵松树与戒台殿同时在辽代种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历代僧人的悉心照料下,宝塔松(台内五棵松树)的树形被修整,使其枝干弯曲,保护了古塔,如今早已成为奇观。

从这里,我进入了谭洁庭院。原来,明王殿是谭洁庭院的山门。

迎面就看到了谭洁堂,建于廖先勇五年(1069),距今已近千年。

齐朝金匾上的“择佛场”三个大字是袁世凯所写。

殿内横檩上,有一块康熙手书“清结”二字的匾额。大厅的天花板涂有金色油漆,大厅顶部的中间部分是一个“八个藻井的桶”,沉箱内的深度在上圆以下分成两部分。井口内壁上雕刻有许多哮天亭子,每个亭子都雕刻有一个佛教壁龛,其中有一个金色的小佛像,有一个庄严的宝藏。藻井上层圆形部分中间的穹顶上是一条木雕龙,俯视着。团龙周围的穹壁上还雕有八条“升龙”,组合成“九龙顶护”。

在寺庙里拍照就像做贼一样。就是这样。

寺内汉白玉平台上是一个环形祭坛,上面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坐像。

雕像前有十把雕花木椅,是举行授戒仪式时“三司七证”的坐具。

解台,由大青石制成,平面呈方形,高3.25米,平台分三层,上大下小。每层平台由住友塑造,上下刻有浮云草,腰部刻有神龛。壁龛里有一个绘有戒台泥的泥塑,放置的是沈洁165438+。

这些戒律,泥塑金身,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是迄今为止北京独一无二的一组斋戒神像,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戒台寺与杭州的肇庆寺、泉州的开元寺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戒台寺规模最大,可传授佛教最高戒律——菩萨戒,号称“天下第一戒坛”。

走出谭洁大院,参观古松的古塔。

辽代两座砖塔,一座是法君大师墓塔(北),七层砖塔,檐密,塔刹为莲花,塔身下部也采用莲花基座。另一个是法君法师的衣料塔(南),里面有法君法师的袍服、食碗、官录等物。

法君法师(1021—1075)在仙永五年带着僧人修缮了慧聚寺,并新建了戒坛,是戒台寺“开坛行戒”的第一人。同年12月,廖道宗召见法君,授予其“路冲大夫为普通侍卫,传道大师”称号。法君死后,朝廷和僧人在后花园西侧修建了墓塔和幔塔,并立碑文赞颂法君大师的无量功德。

园中有古松,形似秋菊,飞舞怒放,名曰菊松。

满园紫丁香,芳香四溢。

丁香因其管细长如钉,芳香扑鼻而得名。

紫丁香,花序巨大,花朵繁茂,颜色淡雅。紫丁香的含义是辉煌。紫丁香有天堂之花的光荣绰号,自古以来就是佛寺的圣花。

当年,朱自清一直听说潭柘寺和戒台寺,于是骑了一头驴。他描述了当时的三大名松:“卧龙松、宝塔松都是仆役姿态,体壮鳞淡,意为飞翔。"九龙松又老又干,好像露出了牙齿. "“潭柘胜于层,坛胜于开;但潭柘寺似乎更安静。退坛的和尚,全是春风,却远胜潭柘寺。”

有意思。有意思。园中有一块石碑,记载着朱自清先生这段有趣的记忆。

丁香花小而弱,花管略长,给人一种什么都想干的感觉。丁香花不开花时,其花蕾密密麻麻挂满枝头,称为丁香结。

诗人经常用含苞待放的紫丁香来比喻忧郁情结。“青鸟不把消息传到云外,紫丁香在雨中空悲凉。”

古寺,佛钟,丁香真的有这种感觉。

这个门出去,还有地藏王殿,日光殿,月光殿,等等。

最后描述一下这个时钟。

殿东北角6米多高的基座上,背面三面环山,正面东望平原,居高临下。这里有一座钟亭,卷顶四根柱子斜立成八字形,风格独特。原亭内有一口大铁钟,名为有庆钟,现有阿明景泰铜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望月坛》中写道:“满山白云,谁来鸣钟?没有办法到达那里。照此看来,我看着就像做梦一样,我还是欠台湾的。”

无尽的美,无尽的花。

春天的戒台寺,佛塔挺立,谭洁庄严,古松展露,紫丁香飘雪,树叶大开,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