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阳,今年孩子生病。

《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生,万物荣。”春暖花开,万物生长,孩子的身体也不例外。春夏是万物欣欣向荣的时候,也是孩子生长发育旺盛的时候,需要充足的阳气来鼓励。另外,有些孩子在秋冬季节感到寒邪,藏在体内。他们也可以通过春夏阳气的上升来摆脱身体。

所以春季给孩子养阳是非常必要的。

1,杨是什么?

很多家长对阳不太了解,基本没有养阳的概念,这也让家长无从下手。

事实上,对于人体来说,阳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能量。阳竭则人衰,人失阳则命衰。

古人认为外向、温暖、向上、兴奋的事物都属于阳,如太阳、山南、水北。还是那句话,冷,落,夜都是阴天,如月,山北,水南。

阳改变气,阴改变形,所以阳存在于体内,但看不见摸不着。

比如,把你的身体想象成一个锅,里面装着水,下面烧着柴火。柴火燃烧发出的温度是身体的阳气,可以温暖我们的津液、脏腑、身体。

2.如果阳气不足会发生什么?

所以阳气充足的孩子抵御外邪的能力强,不会轻易被外邪侵袭。

但如果在春夏季节,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带孩子贪吃喝冰,而忽视了对阳气的坚守,就会导致孩子肺脾的阳气消散。脾虚易患寒湿,轻则腹泻呕吐,重则胃痛厌食,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发育并不为过,因为孩子脾虚,吃的东西消化吸收不了,杨灿的来源得不到保证。如果阳气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那么分配给生长发育的阳气就会少一些。另外,如果阳气不足,脾气也会不足。脾气虚需要肾气来补充,而肾主生长发育。长此以往,孩子很难长高,因为肾气不足。

此外,特别是患有哮喘、鼻炎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如果阳气不足,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外邪,或寒邪潜伏。秋冬寒冷时,阴强阳弱,外感邪气容易侵袭人体,会导致小儿感冒、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

3.为什么要在这个季节养杨?

这是《内经》的一句话:“春夏养阳”,这是中医春夏养生的基本指导思想。四季变化,是“春夏秋冬藏”。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中医认为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所以要“春夏养阳”。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春夏的气候。

春夏是头发生长发育的季节。万物繁盛,阳光明媚,人体毛孔大开,大量出汗。这是正常的宣泄,但是不出汗就不正常了。出汗的过程也是气血能量阳气走出去的过程。所以不补阳气,里面就空了。

另外,天气炎热,大人小孩都喜欢喝冷饮消暑。身体凉了,但阳气也无形受损。

其实寒性体质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夏季形成的,寒邪进入体内不一定马上发作。有潜伏期和积累期,可能在以后某个时间突然发作。

还有一点,很多人认为孩子阳气足,不需要养,所以养阴气是家常便饭。但其实寒邪伤阳的几率很大,而且很厉害。因此,天气炎热时,保护阳气是非常重要的。阳气保护好了,寒邪根本就侵入不了。即使侵入,出汗也能很快排出,不会留在体内。

4.如何补充阳气?

很多人看到这里后都开始期待有什么好的方子或者好吃的饮食,但是我想说,春季壮阳不是以吃为主的。

(1)春夏养阳是首要的。

阳气主动,动则升,所以养阳就是适当运动。立春过后,天气转暖,非常适合一家人春游,对老人和孩子都非常有利。

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春天温暖的阳光,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上升的气息,感受到万物萌动的愤怒,一扫秋冬的寒风。非常适合对运动不感兴趣,情绪低落,肝气不好的孩子。而且运动方式多种多样,爬山放风筝,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方式。

(2)“春盖”和“孙背”

其次,春夏养阳需要“春捂”。俗话说春捂秋,这个春捂主要是太阳的精神。初春天气变化大,一转暖家长就不能少给孩子穿衣服。很可能是天气即将转阴或者室内温度较低,导致阳气失和感冒。所以,适当的春捂可以预防着凉,也可以遮盖早春的阳气,但不要像冬天那样盖得太多。这个家长要自己把握。

其实养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晒背。因为背部是由督脉引起的阳,所以晒背有温补督脉、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等作用。过敏性鼻炎的人如果可以试试背部烘干,一般过一段时间就会感觉症状减轻。

对于孩子来说,背晒也是适用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在早上9~10或者晚上4~5点阳光不是很强的时候,背晒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睡眠补充和食物补充

还有,对于孩子来说,食补不如睡眠补。只要孩子睡眠好,即使不吃促高的食疗,身高体重也不会太差。春天,家长不仅要让孩子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睡个好午觉。每天中午,阳气最盛。这时候午睡可以让阳气得到休息,养阳气的效果最好。

好了,最后说一下辅食。虽然食补没有前面几项那么重要,但也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方式。毕竟现代父母和孩子都很忙,可能是边吃边补身体。

如果非要我说什么东西最有营养,那就是当季丰富的食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及时吃”。中医的营养概念不在于食材,而在于每个季节自然生长的食物,最能滋养身心健康。

(4)韭菜

因此,我们应该吃一些有助于阳气上升的食物,似乎普通的韭菜是首选。韭菜性温、味甘、味辛,入肝、肾、胃经,有补肾壮阳、温中开胃、清胃、行气化瘀的作用。

《本草补》中提到:“韭菜温中,降气,补虚,调和脏腑...是菜肴中最温润有益的,要常吃。”春季人体肝气趋于旺盛,养生重在养肝。韭菜符合中医“扶春阳,养肝木”的养生理念。此外,多吃韭菜能祛阴散寒,增强人体脾胃之气,最适合春季食用。至于怎么吃,不用我教你。唯一的就是不要放太多调料,弄得特别油腻。

春夏之交,宜适量食用甘味、温和之品。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是如此。家长可以在菜肴中适度添加生姜,让孩子吃一些芥末、南瓜、莲子等等温食物。他们还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加入陈皮、茯苓、白扁豆、花生、山药、胡萝卜等健脾成分。口渴时喝温水,有助于维持体内的阳气,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湿,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增强食欲,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但不要吃太多的温性食物,也不要吃太多辛辣温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羊肉等。,以免孩子阳气升得太大而上火,引起口疮、流鼻血、扁桃体炎等。

作者简介:单海军,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脑病康复科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常见病,如小儿脑瘫、智力低下、抽动障碍、咳嗽、哮喘、厌食、停滞、腹泻、便秘、复发性口疮、遗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