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肛运动的保健作用是什么?

要想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腰不酸、背不疼、胃好、易过,就必须常年坚持提肛、撞背、打耳光等“三招”健身养生法。

每天早晚提肛和排便后,可以再坚持练习提肛的动作。其方法是:站、坐、卧,吸气时提肛收腹,仿佛在忍受排便;呼气时,慢慢放松肛门,如小便,提松一次,做20 ~ 30次。

中医认为提肛运动可以提中气,固脏腑,调理气血阴阳。现代医学认为,有意识地提肛可以调节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使肛门肌肉得到锻炼,降低局部静脉压,消除充血,改善肛门组织的血液循环。除防治便秘和痔疮外,对内脏下垂和胃肠功能紊乱也有疗效。

背撞可以每天早中晚练习。即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在离墙半尺的地方,全身放松协调,身体后倾,突然用背部撞墙,靠撞击反作用力前倾。由轻到重的力量,连续打了50次。

中医认为,背撞能壮腰肾,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舒筋活络,解痉解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疏通血脉,畅通气机,可有效预防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增生等疾病。

每天早中晚都可以用手掌拍打耳朵。手掌到耳朵的距离约为10 ~ 15 cm,每次可以拍打100次。力量适中,不要太强。

中医认为“耳为祖脉所聚”,“一身之气贯耳”。因此,古代医家将耳朵视为祛病强身的重要部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的各个部位都通过经络与耳朵密切相关,耳朵上分布着79个穴位。经常拍打耳朵可以刺激穴位,按摩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动体内正气,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从而维持相对的生理平衡,使耳膜保持良好的功能。还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思维,提神醒脑;能激活肾中之气,抗衰老,防止衰老;可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胆道通畅,防治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抑制高血压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