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觉得流传多年的健康饮食法则都是对的。

作为一个美食大国,中国美食闻名于世。

中国很多人自诩“吃货”,每一千个人都有一千个人的味道。但是,如果饮食与健康挂钩,那么每一千个人都可能有一个健康、健康的概念。

虽然“病从口入”,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基础,但是那些流传多年的健康饮食哲学真的有用吗?

健康饮食的理念,这么多年真的有用吗?

说到食物,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

比如粽子和豆腐脑是咸的还是甜的,月饼是不是五仁的,火锅蘸菜是什么味道...

但是说到健康饮食和养生,更多的人就有话说了。

经常听到一些减肥者说吃火锅前喝一杯水可以减肥,长辈也经常说喝隔夜茶会致癌...很多人常年坚持这些,但这些所谓的健康饮食习惯极有可能是错误的。

目前,一部名为《食物:事实还是虚构》的纪录片非常受欢迎。本来以为是一部关于美食故事的纪录片,没想到这部纪录片讲的是健康问题。

食物神话:你知道所有关于食物的故事和误解吗?

这部纪录片从为大家答疑解惑的角度,阐释了日常生活中饮食的奥秘。通过许多生活中关于食物的小故事告诉背后的秘密“科学饮食”。

比如吃早餐的重要性,多吃胡萝卜可以让视力变好,想减肥一定不能吃肉。

虽然和食物有关系,但是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好吃。它只是从某个科学角度讲述健康饮食的事情。

早餐的重要性没有你想的那么大。

现代社会,很多人其实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压力很大的上班族。在早高峰时间顺利到达公司并不容易。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宣传告诉我们,早餐对人体非常重要,关系到健康,关系到一天的工作状态。

但其实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早餐对很多人来说是没有概念的。那时候除了少数贵族,很多人一天只吃两顿饭,甚至中国古代的早餐都是贵族的。

现在很多减肥机构都呼吁早餐要丰富,吃好,甚至在早上放碳水化合物。

比如1878年,发明了玉米片。为了增加销量,取代传统的早餐,商家自然倾向于强调一天中第一餐的重要性。

而改写早餐历史的是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爱德华·鲍恩斯(Edward Bornes)。

美国培根生产公司Beech-Nut在1925找到Bornes,希望增加自己的培根销量。

于是,Bornes想到了利用专家权威来宣传的方法。他用文字采访了5000名医生,问他们一顿丰盛的早餐是否比一顿简陋的早餐更好。培根早餐是丰盛的早餐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于是,他将这一结论作为研究成果发表在报纸上,不断向大众灌输“早餐要丰盛,丰盛的早餐要有培根”的观念,从而使培根这种高级食材成为美国大萧条时期1968-1920年代早餐的必需品。

但其实早餐虽然有它的意义,但没有宣传那么重要。如果早上吃了很多碳水化合物,会有困的感觉,早餐和肥胖没有直接关系。肥胖只是能量过剩。如果你早上吃得多,别人也会吃得多。胖的那个还是胖!

因此,不吃早餐的人通常比每天吃早餐的人更胖。其实只是一个统计结果,并不代表不吃早餐的人会更胖。

如果你有吃丰富早餐的习惯,可以保持。如果没有,就不需要担心它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你想有好的视力,你应该多吃胡萝卜?

相信很多近视的人都听说过这个说法,因为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对视力有益的维生素A。

好像这一切都和它有关系。即使不喜欢胡萝卜,很多近视的人即使榨汁也需要喝一杯。

实际上,胡萝卜视力好的理论起源于二战,是英美出于宣传需要而炮制的,不仅引起了德国的恐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胡萝卜对粮食的压力。

英军宣传“我们的飞行员因为吃了很多胡萝卜,所以有超人的视力”,从而试图用养生的哲学来掩盖雷达的发明,但胡萝卜素本身与视力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吃胡萝卜真的没必要。

虽然1913发现维生素A可以治疗干眼症,1929发现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但这并不意味着多吃胡萝卜可以改善视力,预防近视。

与其他食物相比,胡萝卜中维生素A的含量并不是最高的,莲藕和西兰花的含量要高出近一倍。

想瘦,不吃肉?

受健康和大众审美的影响,很多人开始加入减肥大军。

对于减肥,很多人认为应该少吃肉,尤其是少吃脂肪,因为这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

然而,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减肥者应该多吃脂肪,因为碳水化合物和糖类是最终转化为脂肪并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

人体摄入脂肪不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但会提高代谢能力,因为需要消耗它们。最重要的是国外有人通过高脂饮食逆转糖尿病。

当然,不同的肉不一样。比如鸡肉、鱼肉等白肉可以多吃,但肥肉等脂肪性的要适量为主。

所以,想要减肥,就要多吃肉,减少碳水化合物和糖类的摄入,经常运动才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部分图片来自纪录片《食物:事实还是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