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补充营养吃什么好?

一、70岁以上老人吃什么营养好?

1,蛋白质

老年人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和利用率降低,需要注意补充。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优质蛋白质摄入明显不足。一般来说,蛋白质主要分为两类。蛋、奶、鱼、虾、瘦肉是动物的蛋白质来源,而大豆、坚果、谷类等食物是植物的蛋白质来源。建议鸡蛋中的蛋白质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但由于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更适合不需要限制胆固醇摄入的老年人食用。吃鸡蛋的时候最好做蛋羹,每天1~2个鸡蛋。胆固醇水平高的老年人可以多吃鱼肉,补充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帮助降低胆固醇。

2.钙

钙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在心血管、内分泌、神经和肌肉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老年人对钙的需求量很大,但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只有500毫克左右,仅为推荐量的一半。长期缺钙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身高矮小、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因此,老年人应定期监测骨密度,注意补钙。食物中,牛奶、酸奶、奶酪是公认的补钙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补充剂中碳酸钙等无机钙性价比最高,氨基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酸钙盐吸收利用率略高。

3.熨斗

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人群平均贫血率为20.1%,而老年人口贫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缺铁有一定关系。长期缺铁和贫血会导致老年人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大脑疲劳和记忆力减退。补铁的最佳食物是富含血红素铁的肉类和动物内脏,其中牛肉含铁量较高。此外,一些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也是补铁的好食物。值得提醒的是,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所以最好将肉类、谷类、水果和蔬菜一起食用,以补充铁。需要强调的是,贫血不一定意味着缺铁,也可能是由慢性病或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所以首先要明确老年人贫血的原因。

4.锌

细心的孩子会发现,父母做的菜到老了越来越咸,这与老人的味觉变差有关,适当补锌可以改善口感。日本大学医学部的调查显示,60-65岁的味觉障碍患者中,28%的人血液中锌不足,其中70%的人通过补锌改善了症状。所以,味觉不好、食欲不振的老年人,可以去医院检测一下体内的锌含量,如果确实缺锌,就要及时补充。严重缺锌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含锌药物治疗。锌缺乏不严重、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不妨多吃含锌的食物,对抗味觉障碍。食物中锌的供应主要来自贝类、虾蟹类、肉类和鱼类,芝麻、松子中锌含量也较高,精米、白面、果蔬中锌含量较低。

5、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长期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一般来说,人体内的维生素D有两种来源:一是晒太阳,依靠自身皮肤合成的;二是来自牛奶、蛋黄、海鱼、蘑菇等食物,但含量相对较少。由于老年人皮肤功能下降,太阳本身合成的维生素D量有限,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补充。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6.维生素B1

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长期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抑郁症、智力低下、末梢神经炎、脚气病等,并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此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发现,维生素B1缺乏也会增加老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如果老人总是情绪低落,不愿意参加新的活动或与人交谈,做事变得犹豫不决,就要考虑抑郁症的可能。除了寻求心理咨询,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谷类、豆类和薯类,尤其是未精制的全谷物,即粗粮。老人吃粗粮要循序渐进,慢慢增加量,给消化系统时间适应,尽量让粗粮软烂,减少膳食纤维对肠道的刺激。

二、老年人的饮食禁忌

人老了,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要注意以下的适当和禁忌。

1,应该是素食少肉

医学研究证明,许多老年病都与食肉有关。老年人普遍安静少动,热能消耗少,吃肉过多或经常暴饮暴食,不仅加重肠胃负担,还容易肥胖,导致各种疾病。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是素食。

2、宜鲜不宜旧

新鲜食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人的食物要随买随吃。尤其是夏天,以免肠胃受累,引发一些疾病。

3、应少忌多

老年人的伙食应以少而精、少而多餐为原则。把胃填得太饱是老年人饮食生活中的大忌,时间长了对健康有害。

4、应清淡忌盐

太咸、太甜、太辣的口味都不适合老年人。有高血压、心肾疾病的老年人,口味要清淡一些。

5、适当的温度避免感冒

对于老年人来说,我是一个虚寒之身。温热的食物可以暖胃强身健体。平日要少吃生冷食物,避免生食。即使在盛夏,吃冷饮也会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造成危害。

三、老年人保健的秘诀

1,梳头发没头发。

一根发绿的头发自然离不开梳子,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稀疏,甚至变成了光头。还需要梳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老年人梳头的目的不仅仅是美容,还包含着重要的保健意义。

通过梳理头发,刺激头皮,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和绷紧,使痉挛的血管得到放松,因此对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喝水不渴。

渴了喝水是自然的。不渴?还要定时喝水。医学研究证明,水对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和防治疾病的作用,不亚于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饮水不足使很多人神经肌肉状态不佳,肝肾功能下降,有毒物质增多,从而成为疾病的温床。尤其是老年人,口渴变得索然无味。当口渴出现时,体内缺水相当严重。这个时候,补水是必然的,身体已经遭受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为了避免流失,应该尽量在口渴之前补充水分,这就是主动饮水的概念,尤其是在冬春等寒冷季节。

3.穿没有身材的胸罩。

女人一旦进入老年,身体的曲线往往会消失,注意力开始从健美向健康倾斜。她只是想远离疾病和灾难,漂亮和不漂亮的早已抛在脑后,胸罩自然会“下课”。从医学角度讲,老年女性,尤其是哺育过孩子的女性,往往胸肌松弛,导致身体前倾、驼背,进而压迫肺部,造成呼吸不畅,甚至气喘吁吁。同时,乳房过于下垂,也会造成胸部下垂,引起胃下垂,压迫肠道,影响三餐食欲。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该考虑“再就业”文胸了?

4.没有性生活就洗下体。

性交前,男性会清洗私处,目的是保护女性的生殖健康。人老了,很多男人也就从性上“退休”了,于是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对此,医生提醒老年男性:勤洗下体也有自我保护的作用,一定要把项目做好。

5.没有不适就去医院。

很多人干脆把医院当成治病的地方,少去或者不去都是侥幸。其实医院也有预测疾病的功能,具体就是做体检。而且老年人已经到了疾病的高发期,定期去医院是好事,不是不祥之物。

6.不舒服就去厕所。

排尿是人体排泄废物、净化内环境的重要方式。便秘之所以有害,是因为粪便中的毒素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容易被吸入血液而中毒。健康专家告诫人们:“要想长生不老,肠道永远畅通;如果你想死,你的肠子里没有我。”

怎样才能做到肠内“常清”或“无我”?关键是要养成每天定时上厕所的习惯,即使不舒服也要蹲下,形成条件反射。关于排尿,日本医生建议最好每小时排尿1次(无论有无膀胱充盈),以减少尿液中有害物质对膀胱的恶性刺激,预防膀胱癌的发生。

7、咳嗽无肺病。

一提到咳嗽,很多人就将其视为不祥之兆。其实咳嗽是人患呼吸道疾病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目的是及时清除气管、支气管内的痰液,以便尽快康复。所以,我们不妨把咳嗽当成一种“清洗”肺部的方式,有益于自己的健康。

方法是:每天早晚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深呼吸。吸气时,慢慢抬起双臂,突然咳嗽,迅速放下双臂,迫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来。如此重复10次,每次间歇做几次正常呼吸,防止过度换气。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受益。

8.没有喜事的时候多笑笑。

笑的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专家的重视和提倡。有人把笑比作“一种类似于静止不动的良好运动方式”,对心、肝、肺、肾等器官的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笑还可以提高体内“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自然杀伤细胞”是癌细胞的“杀手”,所以多笑是人类预防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总之,老年人晚年一定要做好养生工作,有助于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