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要从祛湿开始。
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的外感邪气之一,其致病性有三个特点:
一、湿为阴邪,易伤杨琪,不利气机,常导致脾阳虚,无权运化,使水湿内生,引起腹泻、水肿、少尿。湿是无处不在的水,渗透全身。湿阻上焦导致头闷胸闷,湿阻中焦导致腹胀、腹胀、大便不爽。湿了就不烧了,腹部会很饱,小便不畅。
二、湿重浊,易降而攻阴位,湿邪致病,表现为临床表现重,排泄分泌浑浊。因为湿是有形的,它的性质是阴,湿邪侵袭人,下首受湿,疾病往往有郁而下攻阴位的表现,如下肢浮肿,小便混浊等。
第三,又湿又粘,容易中邪。湿病的症状是黏黏的、不愉快的,起病慢,病程长,常反复或缠绵。湿邪有形,性重浊粘,邪气易附,其中寒热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湿邪证候。
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在夏天往往胃口不好,并将其归因于天气太热。其实“热”不是主要原因,“湿”才是罪魁祸首。“湿”贯穿整个夏天,而不仅仅是那些阴雨天。“湿”的开始是小满,小满季节天气开始湿热。这样的气候最容易损伤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满季以防湿祛湿为先,护脾胃,升气机。中医“祛湿”的方法有很多,发汗、芳香化、健脾燥湿、利水化湿等。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祛湿”中药:
1,白扁豆
它是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小扁豆的成熟种子。呈扁圆形或扁圆形,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突起。它比较硬,种皮薄而脆,嚼起来像豆子。本品味甘,微温。脾胃经。具有健脾祛湿、和中解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白带过多、暑热呕吐腹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白扁豆都是宝,它的皮(扁豆衣)、花、叶都可以入药。扁豆衣能健脾祛湿,可用于治疗痢疾、腹泻、脚气、水肿等。豆腐花能消暑化湿,和中健脾,用于暑伤、暑湿、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肿痛等。扁豆叶能清热解暑、利尿、解毒、消肿,可用于治疗暑湿、吐泻、疮疖、蛇咬伤等疾病。其营养价值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高于大多数根菜和瓜类,口感嫩滑可口。白扁豆也是很好的滋补品,特别适合夏天和夏天的清补。
白豆粥:白扁豆60克(鲜品增加到120克),粳米粥100克。能健脾养胃、清热止泻,适用于脾虚腹胀、久泻不止、夏季发病者。也可用于春季疲劳无精打采的人。
2.红小豆
它是豆科黍属小豆或赤小豆的成熟种子。呈圆柱形,略扁,表皮红褐色或紫色,种脐白色,线状突起偏向一端,气微,味微甜,咀嚼时有豆腥味。本品味甘、酸、平。入脾、心、小肠。具有利水渗湿、解毒排脓、利水退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排尿困难、脚气、黄疸、腹泻、痈。红豆可以用来煮饭、煮粥、煲汤。红豆淀粉含量高,蒸熟后呈粉质,有独特的香气,所以常被用来做豆瓣酱,用于各种糕点馅料,味道鲜美。本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甙等营养成分。
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30g,薏米20g,粳米100g,水适量。将赤小豆、薏苡仁用冷水浸泡2小时,粳米洗净,加适量水,同煮成粥,可健脾渗湿,清热解暑。
红豆排骨汤:红豆100g,排骨300g,盐。红小豆和排骨分别洗净;放入砂锅中,注入清水,大火烧开,约40分钟后,小火炖2小时左右,至红豆沙质,排骨鲜嫩;加盐即可食用。
3.茯苓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赤松或马尾松根部,深入地下20 ~ 30 cm。茯苓出土后,洗净堆积,使其“发汗”,析出水分,直至表面干瘪,表皮变成褐色,称为“茯苓”。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中药饮片茯苓;切开的黑色外皮为茯苓皮;茯苓皮下红色部分为茯苓;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方形薄片,就是茯苓。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除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少尿、痰饮、头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焦虑、心悸、失眠。茯苓好保水,用于水湿,皮肤浮肿。沈复有很强的镇静作用,用于治疗焦虑、恐惧和失眠。茯苓有清湿热的作用。现代研究茯苓的主要成分是茯苓多糖,其含量很高。它能抑制多种细菌;能减少胃酸,预防消化道溃疡;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多方面调节免疫功能,能加速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恢复;并具有镇静作用。本品既可入药,又可食用。可以煮粥、煲汤、泡酒,做成各种糕点,如涪陵糕、馒头等。
茯苓冬麦粥:茯苓30g,麦冬15g,粳米100g。洗净,浸泡30分钟加水煮粥。用于心脾两虚、饮食不节、心神不宁、失眠患者。
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粳米100g。先将栗子、大枣、粳米用水煮开;将茯苓磨碎,在米饭半熟时慢慢加入,搅拌均匀,煮至栗子熟透。可以用糖调味的食物。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大便溏泻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