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非物质传统医药文化当代复兴与形象传播学术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目前设有绘画系、艺术设计系、音乐表演系、艺术教研室、徐悲鸿艺术研究院、东方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策划推广院、绘画材料研究修复工作室,招收绘画、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美术专业本科生,美术、美术、设计艺术、音乐学专业硕士,还招收美学专业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建、文康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学术顾问张秀梅分别在会上发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孙静、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艺术系副教授王、艺术策划与传播工作室老师齐越等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与推广研究所所长顾雅琪副教授主持。
王建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他说,传统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传播好中医药文化,是国家实现文化复兴的现实需求,也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这一主题的创作、制作和传播的关注和实际投入,充分显示了文康集团的前瞻性思维、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他肯定了文化艺术策划推广学院在横向项目上的发展,认为大会前期进行了扎实的调研论证,是高校以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实际举措。
张秀梅在演讲中强调,非物质传统医药文化的形象传播,不仅能引起政界、学术界、产业界、企业界对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关注,还能引发中国人对文化尤其是医学文化及其背后的生命健康的深层思考。她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合作模式,认为这是一种“政府主导、学(协)会搭建平台、企业投资、学术护航”的创新模式。
研讨会主题集中,聚焦“传统医药文化”的本体研究和延伸的形象创作。医学专家围绕“传统医学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播”、“民族医学(如藏医、苗医、疆医等)的分类与发展路径”等,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进行了对话与交流。)》和《传统医学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张兵深入分析了重要的非物质产业数据,指出了保护传统医药文化的紧迫性。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龙志贤认为,拍摄传统医学题材的影像电影,要追求政治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与会专家还从养生保健、中医技术、药膳等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形象塑造明确了方向。
媒体专家在医学专家专业研究的基础上,对形象创作的方向、路径、传播渠道、商业模式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并在丰富创作手段、拓宽全球视野、加强移动互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中国社科院世界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松认为,微电影的形式更适合碎片化时代的传播,需要在形象上强化青春属性和名人属性。《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等纪录片的创作者高娟导演认为,应该减少传统医学的说教模式,增加争议和悬疑色彩,有机拆解传统医学的文化内涵,以小见大。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常世本指出,纪录片或影视剧的立足点应该是挖掘核心价值观,并以此辐射和引导作品,使形象传播延伸到大众层面。
研讨会重点突出,话题针对性强,气氛热烈,嘉宾观点深刻独到。顾雅琪副教授表示,将认真消化专家意见,继续加大文献研究和资料收集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方案,努力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打造创新的中医形象传播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是文化艺术策划推广学院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艺术学院今年首次举办的横向科研项目学术研讨会。为科研机构、工作室、政府、企业之间的横向合作提供了一些经验,对提高艺术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考研政策不清楚吗?沈硕是不是和同等学力混为一谈?大学专业不好选?点击下方官网,会有专业老师解答你的问题。211/985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络申请名称:/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