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坐腿不整齐?有什么不好?

南怀瑾教你如何冥想。

在佛教中,“戒”、“定”、“智”是三无遗漏的东西,就是圆满的学问。现在只要说“是”!“定”是“戒”和“智”的中心,也是所有佛教修行的基础。换句话说,任何人想学证佛法,都要从“修”开始。

有了“决心”,才能真正做到庄严的“戒”体,才能激发“智慧”,达到光明的境界。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以“定”力为基础,才可以到达菩提果海。任何门派的修行都离不开修定,可见修定是多么的重要。

然而,所谓的决心并不是特指冥想。在佛教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归纳为四种不同的姿势,即走、住、坐、卧,称为四种尊严。在四德中,“坐”只是一种姿势。如果要固定,不仅要在坐的时候固定,还要能在其他三种姿势:走、住、躺的时候固定。不过在复习初期,坐着相对容易上手。

坐姿有很多种,其中多达72种。根据佛陀的说法,在所有的冥想姿势中,蹲是最好的一种。

在你用下蹲的姿势培养了专注力之后,还要注意在其他的走、住、卧三种姿势中继续锻炼,进一步达到处理一切事务和说话时都不失去专注力的状态,这才算是真正的扎实专注力。

用扎实的决心去获得菩提,就像攀枝取果一样,是相当方便、得心应手的;但是,如果洞察不正确、不透彻,修行很容易误入歧途。

现在我简单描述一下佛法修行的要点和概念。要想探索更进一步的奥秘,需要修习所有经典,尤其是禅宗的经典,如天台直观、密宗佛法等,必须详细学习。现在先说说坐的方法:

毗卢禅佛七足坐法

1.两足交错(俗称双盘)。如果不能错开,就用金刚坐(右脚放在左腿上)或者随意坐(左脚放在右腿上)。

二、双手三摩地捆绑(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两拇指轻轻相碰)。

第三,背部自然直立,像一串铜钱(刚开始不健康的人是不能直立的,所以随它去吧,练久了就会不自觉的自然直立)。

4.保持肩膀稳定(不要歪斜,也不要故意用力)。

第五,头部闭合(后脑勺微缩,下巴向内收,颈部左右两大动脉轻轻靠紧)。

第六,舌头触碰上颚(舌尖轻轻触碰上牙根唾液腺中点)。

七、眼睛半闭(即眼睛半睁半闭,如果眼睛容易定,就睁,但不能全开,有收敛的意思,如果眼睛容易定,就可以闭眼,但不能困)。

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打坐的时候,所有束缚身体的东西,比如腰带、领带,都要松开,让身体放松,彻底休息。

第二,气候冷的时候,要把膝盖和后颈包裹保暖,否则打坐的时候寒气侵入身体,无药可治。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第三,第一次打坐的人,要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线。光线太强容易散,太暗容易晕。座位前面三英尺,空气应该能对流。

第四,一开始就决定的人,不要在太饱的时候打坐。如果他们觉得困了,就不要勉强坐着。他们应该在坐下之前睡足觉,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安定下来。

五、无论* *开始还是长时间* *,都要把臀部抬高两三寸。对于* *刚开始打坐的人,你的腿僵硬了,可以抬高四五寸,时间长了可以逐渐降低(如果臀部不抬高,身体重心肯定会后倾,会挡住你的气,也是徒劳的)。

六、下座位时,用双手* *脸和脚,使气血活动,然后离开座位,并应做适度运动。

七、微笑着坐着,让面部神经放松,亲切,自然放松。千万不要让你的面部表情僵硬枯萎,变成冰冷,你的内心会僵硬紧张。

八、最初的* *坐,一次应少坐,但要多坐几次。如果你坐久了,你会感到厌烦。每天短时间坐几次比较好。

当你开始练习冥想时,你应该特别注意你的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习惯了就纠正不了。而且对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容易生病。七足坐法有很深的含义,非常符合生理和心理的自然规律,应该认真遵守。

人的一生有赖于精神的丰裕,所以要达到健康的人生就要修神。要修神,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心灵永远免于妄想,身体永远安宁;心空了,生理机能就会无止境。能够生生不息,反过来减少消耗,自然会达到比平时更有精力的状态。

人的精神随气血的衰微而丰或亏。想太多,太累,气血就会逐渐衰弱。所以可以安身立命,可以养心,不用担心放弃欲望。也就是说,你保持身体稳定的状态,你的生命就有了根,你就失去了思想,抛弃了欲望,你的精神就有了修养。

古代医学认为,人体的活力是通过气化而丰富的,气的运动遵循脉搏的路线。这里所说的脉,不是血管或神经,而是气在体内运动的规律路线。这个气脉理论相当微妙,一般人不容易理解。

《黄帝内经》所说的奇经八脉,脱胎于古代道家的观点。道教认为,人体内的“任”、“督”、“冲”三脉对于养生、修仙最为重要。西藏密宗观念认为,人体内的三脉四轮也是成佛的关键。在深奥的版本中,有一首歌颂深层内在意义的颂歌。与《内经》和《黄庭经》相比,《咏怀诗》中所论述的气脉理论有其独特之处。

虽然藏密和道教都主张修三脉,但道教是以任督二脉的前后位为主,而藏密是以左右脉为主。虽然修法不同,但两个流派都是以中脉(冲脉)为重点。

至于禅坐的姿势,采用毗卢七足坐法。虽然没有明确说重视气脉,但是冥想的效果其实也包括了气脉的问题。

两脚坐既能使气不浮,又能使气沉入腹部,使气息平和。这样,心才能平静下来,气也不会四处奔涌,而是逐渐顺着每一个气脉的流向,回到中脉。当气脉能回到中脉,达到解心的目的,就能忘我身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坚定的境界。绝对不可能说一个人的脉搏还没有平复,而是说他可以安定下来。

当普通人的身体健康正常的时候,心里就觉得幸福,脑子里的想法就少了。当他们生病时,情况正好相反。再比如,刚开始安顿下来的人,开始看到空虚的心灵,会感到轻松愉快。那种清爽的味道真是无以言表。可见心理和生理是相互影响的,是一个身体的两面。

人体内的神经静脉从中枢神经系统向左右两侧发展分布,它们以相反的方向交叉。因此,在冥想时,双手拇指轻轻按成圆圈,身体左右两侧的气血就会有沟通的作用。

人体的内脏和器官都附着在脊柱上。如果在冥想时,背部弯曲,五脏不能保持自然舒适,就容易引起疾病,所以必须挺直脊柱,使脏腑的气脉舒泰。如果肋骨下垂,也会影响肺部的收缩。所以,保持肩部的平展和拉伸,让肺活量得到充分的自由扩张。

我们的后脑勺是思维和记忆的中枢,动脉的路线在脖子的两侧。因为动脉的活动,可以把血液输送到大脑,增加脑神经的活动。冥想时,后脑勺后收,下颌微压两侧动脉,使气血运行温热,可减少思考,容易平静下来。

两颗牙齿的唾液腺之间产生体液,可以帮助胃的消化,所以要把唾液腺和舌头连接起来,顺其自然。

心和眼是心灵的钥匙。一个人看到颜色就会被感动(听到声音就会思绪散乱),这首先是受眼睛功能的影响。如果你分心了,你的眼睛就会不停地转动。如果你骄傲,心不在焉,你的眼睛就会一直向上看。一个阴郁若有所思的人,眼睛经常向下看;邪恶阴险的人经常会左右斜视。当你冥想时,你可以通过采取半闭眼睛的状态来停止你分散的想法。

冥想时放松衣服的束缚,可以使身体舒适;总是微笑能让你快乐。这些条件对于禅修非常重要。

因此,冥想的姿势与气脉密切相关。冥想虽然没有特别注意调和气脉,但是这个调和气脉的问题已经包括在内了。如果特别注重气脉的修炼,很容易有“体悟”,会增强一个人的自我依恋。这种自我依附和身体感知是觉悟的一大障碍。

坐姿很重要。如果没有调整好姿势,你会弯腰驼背。长此以往,肯定会生病。很多练* *禅修的人,有的气滞,有的吐血,使身体患上禅病。都是冥想姿势不正确造成的,所以练* *冥想的人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姿势。

如果你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姿势练* *的话,身体的本能活动就会发挥出来,体内的气自然会流行起来,机能自然会变得活泼起来,所以你会有一种大欢喜的感觉,这是身心相互作用的摩擦和激荡所产生的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要认真,也不要执着,因为现象就是现象,很快就会消失,成为过去。如果我们坚持现象,我们将进入神奇的领域,即我们将寻求它。

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生活,你的身心都会受益。比如,如果你头脑清醒,机警,目光清明,可以深呼吸入腹,四肢柔软光滑,即使是简单的茶点、简餐也会如山珍海味般美味;如果人生病了,不用吃药就会恢复,感觉精力充沛。在这个修改阶段,要注意减少消耗。如果我们犯了性欲,就会造成气机阻滞,心身疾病。

——摘自南《修与禅宗》

有人怀疑,坐在脚上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甚至会因为脚部血管受到压迫而致病。所以长时间坐着不动,会有麻木的现象。这是一个误解。其实人的健康和腿脚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道家医学理论认为“精气来源于脚底”,这并不容易,也不合理。一个人的健康长寿绝对和他的腿脚有关。所以婴儿和儿童的活动都在双脚上。一过中年,腰部以下和双腿逐渐无力,喜欢叉着脚或者踮起脚尖坐着。人的衰老和死亡大多是从腿部开始,逐渐走向躯干和头部。

双腿弯曲坐着不动,感觉到脚和腿的麻木,恰恰说明脚和腿的神经和血管不通畅,证明你的健康有潜在问题。所以放开腿等着酸麻吧,但是会有你没经历过的。如果你持之以恒,可以做到气血通畅的坐在你的脚和腿上,保证你的脚和腿上到你的背部和全身,就会有无比的* *发生,所以你不想坐下来松开腿。

其次,我们必须明白,人体就像一株植物。一棵树,它的根在泥土下蜿蜒;获得阳光、空气、水和土壤养分,让植物茁壮成长。人在哪里?但与植物相反,他的根在脑袋里,他的土壤是空的。人体的脚就像人参的枝干,把它卷起来就相当于把一根人参或松枝卷成一个结,这样它的生发能力就不会散在外面;返本培元,从而使自身更加健壮。因此,它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从正确的做法来看,对健康和长寿是绝对有益无害的。

根据佛经中的记载,这种七足坐法早已失传。后来有五百罗汉,修行多年,从未安身。虽然我知道这种坐姿古已有之,但总是不着边际。有一次他们在雪山深处发现了一群猴子。他们用这种方法打坐,但还是学会了* *,从中得到了阿罗汉格罗夫纳。这个神话传说无法考证。总之,是符合生物自然规律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个姿势,总的来说,很像胎儿在母亲子宫里的静止姿势,安详安详。

所谓七足坐法,是指冥想时四肢的七个主要穴位:

①两足动物的脚(Biped feet)。如果不能双盘,就用单盘。或者把左脚放在右脚上,这叫一厢情愿的坐着。或者把右脚放在左脚上,这叫金刚坐。当你开始坐的时候,在单盘不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盘腿。

(2)脊柱直立。让后面的每个关节都像算盘一样。但如果身体虚弱或生病,一开始就不要太死板,也不要太用力。

(3)左右手绑在腹部下(小腹下),平放在髋骨上。掌心向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中央,拇指轻轻靠在一起。在佛教中,这叫“手印”,这种手势也叫三昧印(意为固定印)。

(4)左右肩微* *至平坦适度,不能沉肩。

(5)头部挺直,后脑勺微微后缩。前颌内收(不降低),颈部左右动脉导管的活动可稍受抑制。

(6)眼睛微睁,似闭似开,似半闭半闭。随意看桌子前面七八尺,或者一尺二。(比如平时用眼工作的人,冥想开始时最好先闭眼。)

(7)舌头轻微地舔上颚,就像一个还没有长牙的婴儿睡着时的样子。

附带注意事项:

(1)安静坐着的时候,一定要放松全身的脑神经和肌肉,不能有紧张感。最好微微一笑,因为人在笑的时候,神经会自然放松。

(2)初学者吃完饭不要打坐,以免干扰消化。同时,也不要在饿的时候打坐,以免分心。

(3)冥想时空气必须流通,但风不能直接吹向身体。

(4)静坐时,光线不宜太暗,否则容易头晕;光线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5)气候寒冷时,保暖包裹膝盖和后脑勺。即使在热天打坐,也不要露出膝盖。

(6)初学者不宜静坐时间过长,以短时间多次数为原则。

(7)刚开始* *静坐,大多不能有两套,最好是单套。上菜时,必须垫好臀部。坐垫的高度取决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始终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垫子太高或太短;会让你紧张。至于坐垫的硬度,也一定要适中,否则会造成身体不适,影响冥想的心情和效果。

“双蹲”描述:

(1)两腿两板坐是最正规的七腿坐法。

(2)坐的时候也要加个坐垫,要气脉完全贯通才能做。

(3)初学者大部分情况下是坐不住的,所以酌情使用以下其他坐姿。

“单板坐”的描述:

(1)坐垫约两三寸。根据每个人的舒适度进行调整。

(2)如果一开始两腿坐不住,就用单盘。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可以自由选择金刚坐或随心所欲的坐。

(3)如果你不能独自坐着,或者你想继续努力学习,你可以使用以下任何一种姿势。

“其他坐姿”的描述:

(1)坐在危险的位置一直是儒家使用的静坐姿势。

(2)佛教徒提倡的吉祥睡姿。如果孕妇用单盘对腹部施压,可以改用吉祥卧位,也可以随意为自己选择更舒适的坐姿。

——摘自南怀瑾《静坐修道与永生》。

小心,不要随便学打坐。我问你,你看过我的书,我的书告诉你冥想有多少种姿势。96种。那么佛经上是怎么说七足坐法的呢?释迦牟尼佛不是宗教,是科学家,是大哲学家。他说历代有很多佛成佛,每次灾难都有很多佛。上次的灾难叫庄严的灾难,现在这个灾难叫贤者的灾难。佛一千,释迦牟尼佛第四,弥勒佛第五。大藏经显示中国有几尊佛,阿富汗有几尊,印度有几尊,诸佛皆有预言,妙不可言。所以一般来说,学佛的时候,在家出家是不读佛经的。你只是看了一点佛教书籍,以为自己懂佛教。

释迦牟尼说,这种七足禅法是末世末世,也就是科学发达,文化衰落的时候失传的。所以佛陀佛法终了,五百阿罗汉无法在山中修行。后来搬了500只猴子。是卡亚佛时代的罗汉变成猴子,在山上打坐示威。这500个修行的阿罗汉,是看到了才学会打坐的;他们得道后才知道那不是猴子,而是一个开悟的罗汉,故意给他们看的,于是就学会了这个七足坐法。

第一个分支,所谓的分支是什么?分支是最重要的意思。第一个分支是两条腿。绊倒的时候,如果坐好了,不需要坐垫,身体就能起来(老师可以双手托起全身),瑜伽学习者就能跳起来,所以腿是盘着的,手就跳过去了。这就是双坐法,就是左脚放里面,右脚放外面。反之,把右脚放在里面,左脚放在外面,也是同样的交换。单腿需要用垫子,左脚下,右脚上;或者右脚向下,左脚向上。当你坐下来审视自己时,你会感觉到。如果右脚向下,身体在这里倾斜,影响左脑;左脚下右脚上怎么办?它又向另一边倾斜了。请感受一下。这是一种体验!学习!不听!这是科学的,也就是说左右脑神经受到的影响不同。这是坐着。

但是个人的身体关系,喜欢这一边,不喜欢那一边,你就知道身体的结构已经偏向那一边了。所以,你要挺直身体。看看大家,我昨天嘲笑他们是因为他们当惯了和尚。每个人都是不正直的,没有一个是正直的。如果是双碟,左脚在内,右脚在外,叫金刚乘魔坐法;如果右脚在内,左脚在外,这叫幸运坐。看佛像,学密宗。像这样坐起来(老师背对学生),从尾部开始到第七节,所以要直立。这七个关节很重要。

抗战阶段,在成都遇到一个老道士,说他是和尚,看起来不像和尚。他穿着长袍。我去看他,给他磕头,他就骂我,叫我不要磕头。何必呢?我们聊了很久,最后离开了。我说,老师,你怎么现在精神这么好?他已经七八十岁了,我才二十多岁。他只是笑,送我到门口,说:“现在我注意屁股上面第七节的骨头。”我说,师傅,这是什么意思?“哎!没事没事!去吧!”他把我赶了出来,再也没见过他。

直到五十多岁以后,我才意识到这句话。人老了,这里很重要。臀部尾骨上的第五至第七节是对应腹部的地方。老人在这里弯腰,男女都一样。其实他只是跟我说以后会遇到这个问题。可能我也没看懂。他先告诉我的。我的因缘真的很好,这个要注意。

两条腿一定要交换,一定要安排好,这对身体是那么重要。看密宗佛像腰细臀大胸大。腰挺得笔直,胸挺得笔直。所以昨天我嘲笑他们,大家都弓着背。现在我站起来,身体没有你弯。我可以不戴眼镜看报纸,还能带领他们搬这些东西。

我在书上跟你说过,没有双份要约,可以分手。散的时候不要跷二郎腿,这样身体会倾斜、扁平。换脚的话也要放平。但是我小时候学佛,杭州有个和尚跟我说盘腿很重要。他说有一个和尚,晚上在外面修行,打坐上坟,坐在双盘里,直到后半夜,突然听到唧唧喳喳的声音。当他看着它的时候,一些鬼魂跪下来崇拜他。“哦!这里有菩萨!金光。”后来他坐累了,双盘变成了单盘。那些鬼说不对,变了,亮不亮,金塔变成了银塔,差不多了。等他又坐腻了,就会坐在一个盘子里,那些鬼就朝他扔泥巴,说这是什么?这里有一堆泥。他一听,赶紧把腿翘起来,鬼鬼又来拜了。这是我当年在杭州听到的故事。

况且人老了腿先死。如果老了这条腿动不了,那就不行了。生活来自下面。然后你说八仙的铁拐李仍然一瘸一拐的。当然也是可以修复的。是因为气,全身都要通。这是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第二个书脊要直,不要刻意,像一串铜钱一样直。以前的铜钱都是用直串串起来的,要注意从尾骨到腰部有五到七个结。尤其是去练武的两个地方,这个返老还童关系到胃和心,一定要坐得住。这个姿势不对,身体不好就不要说了。

你看现在这些中年人,背都驼到这里了,还那么勾心斗角的打坐,完全衰老了。比如我这样坐的时候,眼睛直视,可以看到两边;把头转平,可以看到后面一点,这边也可以。把脸完全转到背后。我还没做。我再多活几年也许能做到。脖子这里应该很柔软。这意味着背骨应该是僵硬的,第二个分支。

第三个肩膀。重点是保持肩膀平坦。你像这样坐起来。现在看着我!肩膀像这样绷平!不要刻意站起来!如果你再把它加宽,它就会变平。手短怎么办?这个手印不用扎。你可以像这样把手放在胡子上,如果太长也可以把手放在膝盖上。

第四个有手印。刚才说了长短,然后又说了中医的解剖、生理和气脉。这个讲座很长,我们基本上要把这个做好。

第五个讲眼睛,最好闭上。古人讲半睁半闭,我的书却坚持闭眼,因为这个时代的人用眼太多了,所以方法要改。

第六舌抵腭,第七颈椎伸直。上颚在哪里?你用手指触摸你的嘴。上面有一个凹陷,那就是所谓的上颌骨。所以我告诉你舌头碰到了上颚。如果碰到上牙龈的后根,就不对了。你得进去一点。这个凹就是* *经,针刺这个* *经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叫上颚。这叫七腿坐。

谈谈七坐法和禅定的出现。不要以为听了就明白了。还远着呢!至少仔细看看我的《禅定长生》这本书,把上面说的七种坐法的要点研究清楚。

——摘自南怀瑾《禅宗与生命认知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