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说红楼:薛璐庵吟雪联

观察鲁对联的内涵和寓意,依稀勾勒出一幅战争的画面;以及冬雪背景下的壮丽山河景观;也有对民生的焦虑和严冬严寒中对生命的怜悯。薛璐安的《雪颂》是一幅情景对联,这就是格调的高雅。

鲁的对联《咏雪》是曹雪芹专门为安排的一个场景,也是曹雪芹诗词艺术展示的高潮。其他角色,包括黛玉和湘云,都是为宝琴陪练。

一是黛玉和湘云为宝琴陪练。

香菱梦里灵机一动,刚作完《缘何不永别》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贾的亲戚宝琴、、、邢岫烟等纷纷投奔。几天后,碰巧下了一场大雪。

《红楼梦》是一部诗歌杰作。由此,曹雪芹很难不咏雪。薛璐安的《当场吟雪》对联,涉及宝玉与十才女;包括冯在内,有十二人之多。他们是:冯、万、宝玉、谭、柴、项、戴、秦、文、齐;还有香菱和邢岫烟。

曹雪芹的写作技巧,在描写一个人的时候,永远不会忘记别人;但是会有轻重缓急。曹雪芹的文字功底,也不会随意写违背他的人物气质的故事。

鲁吟诵雪联,他让迎春、惜春提前借故回避:惜春请假去大观园作画,迎春因病不能来。

因为他们的气质是一种懦弱和不争,一种早熟和超然;他们的性格与曹雪芹在鲁咏雪联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是格格不入的。

在安的第一天,李纨就提到了写诗和成立社团的意义。宝钗有一段话对湘云、香菱说:我只看见你们早晨谈诗,怎么会是阴郁,魏苏洲飘逸,怎么会是幽僻呢?但是有两个现成的诗人不知道怎么处理那些死去的人。

宝钗提到的两位诗人,意思是:香菱之心苦,湘云之言狂。

香菱的诗特别苦,其实是因为它来自真情实感;为什么不永远团聚是她内心的呐喊。而湘云显然只是一个陪练。

那句话说完,黛玉还对湘云说:你有本事我就不伺候你,直到你能把第二首韵说完;看看你还剩下什么可以咀嚼。湘云的诗,在柴黛眼里,全是文字,全是闲话。

但这是祥云的优势;她无意藏奸,为宝琴修行正合适。以黛玉的性子,一般不会给别人练陪练。不料宝琴来了傅蓉,黛玉并不嫉妒,却如宝玉所料,比亲妹妹还重宝琴。

所以,黛玉这次真的是来给宝琴练功的。

在整个对联的过程中,无论是第一联还是第二联,宝琴的诗总是排在黛玉和湘云的旁边。其中只有宝玉收到黛玉的一句“煮芋头成新酬”,并留下上半联:“撒盐为旧谚。杂草还在捞,”;因为史湘云没来得及接宝玉,宝琴就接了宝玉的一句“斧不闻柴。”

黛玉朗诵的《煮芋头成新酬》,原经典指苏东坡的小儿子苏果用地瓜煮玉米粥的故事;苏东坡尝了红薯玉米糁粥,觉得味道很好。他还写了一首诗:

香味像龙涎,但还是白的,味道像牛奶一样更清澈。

不要用金子来对待北海,金子比东坡玉还轻。

煮玉馕汤拌地瓜,味香,色白如雪;黛玉之所以说“新赏”是另有所指,指的是以苦为乐:在冬雪和寒冷的日子里煮粥拌红薯为食熬过饥荒。

宝玉书《撒盐是旧谣》刊《世说新语》:东晋谢安及其家人评《赏雪》诗,谢安侄儿谢郎开始说:空中撒盐,可仿;他把雪花比作白色的盐。谢安的侄女谢道韫说:如果柳絮不是由于风;她把雪花比作漫天飞舞的柳絮,似乎更生动。

赞美谢道韫的吟诵才华,即出于此典。

黛玉原来的经典是巧吃美食,宝玉的老谣是赏雪,与战争的苦难无关;所以湘云称他们无用。湘云的意思是:再这样下去,就跑题了。

宝玉的性情,大观园里的人都知道是* * *忧烦,无事生非,但他的对联却有安神的作用。整个对联过程,除了宝玉突然插了一联,宝琴和黛玉、湘云都是上下对接。

宝钗的作用和意义是有启发性的,联想不多。以上所说的,对于理解鲁的《雪景对联》的主题和比喻意义尤为重要。

二,联合句的发挥

在这里,我们来简单说一下编曲和对联。对联是许多人合写的诗,其中两人叫对联,多人叫联;人多了会更有意思。连词的形式就像接龙,但要求更高更复杂。

对联通常是按节奏排列的,和格律诗没有太大区别:首联和末联的要求保持不变,比如无限延续骈联和颈联;直到同韵用完,或者偶尔可以重用。

首先,连词有标题,押韵。第一联的第一句是一个人写的,然后第一联是另一个人完成的。同时,这个人还要留下第二联的前半部分;第一联不需要对仗。

接下来,别人会完成第二个环节;同时,这个人把第三句话的前半部分留给别人去连接。求第二联对质。如此循环往复,交错往复。直到押韵结束。

联句第一句需要突破。没想到,一个北风紧的夜晚,以目不识丁的凤姐开始,很符合要求。破题很重要,关系到联句的内涵和风格;作为大姐的李纨打开门,雪还在飘,还在继续好。

下面连词的意境要顺着“北风直吹一夜,开门见大雪”的意思。大家给了凤姐极高的评价:这句话虽然粗糙,却是写诗之道;不仅是好,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点。

事实上,连词起源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人们的雅俗共赏,历史悠久。它的本质和八股、律诗差不多,只是文字游戏。

严格来说,这个文字游戏并不是真正的文学创作,只是一个搞笑的玩笑。但虽然是文字游戏,但要想玩出花样和水平,确实需要一些知识和努力。曹雪芹把这个场合和美景许配给薛宝琴,自有一番苦心。

三、戴与合作的安排

按照上面的理论,只有黛玉、湘云、宝琴的连词才做成一套排列规则——他们三个也是挨着的;对了,把宝玉那副没用的对联放进去,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冯:北风刮了一夜,万:打开门,雪还在飘。(丰丸的第一副对联)

项:麝香煤熏保定,秦:袖笼金貂。

琴:灯盗镜,戴:香贴墙椒。

香:野岸归孤,琴:鞭指灞桥。

秦:给邱怜惜和照顾,项:加些字念征。

戴:煮芋头是新赏,于:撒盐是老话。(黛博拉举起)

玉:芦苇依旧渔,秦:林斧不闻柴。(秦雨举起)

秦:如千峰突起,项:蛇远兮。

向:谁问你什么时候僵硬的躺着?秦:走四方如客。

秦:猫断带,项:海城败。

秦:沏茶的冰块在沸腾,项:烧酒的时候很难烫到叶子。

戴:不用扫帚,和尚扫山,琴:埋琴的孩子挑。

秦:月洞翻银波,项:下城藏红旗。

秦:还是湿鸳鸯带,项:当玉翘。

戴:无风仍有脉。秦:下雨不下雨。

万:如果你今天想开心,齐:我用一首诗祝舜尧。(万琪威廉)

先来看黛玉、湘云、宝琴、宝玉的对联相关的文化典故。

几个人采用的诗词,与魏晋唐宋诗人谢安、魏、李商隐、柳宗元、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的诗词典故有关,也与相关时代人物的文化典故有关。

麝香煤,诗出自晚唐诗人韩沃和宋之交诗人杨万里的诗。

晚唐著名诗人韩沃是李商隐的侄子、女婿;唐朝后期经过多次政变。杨万里经历了宋的变革,作为南宋文化枢纽的重要人物,引领了南宋初期的文化革新。他一生都反对黄金和投降。

保定,表面上是祭祀用的大香炉,代表政权;也是三国南北分裂对抗时代对东吴的一个称谓。

与宝玉那句“一苇仍钓”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人物,指的是晚唐改革家柳宗元,他的诗取材于他的五言诗《江雪》。

如千峰突起,蛇在远方。

总之,尤其是从祥云宝琴对联的内涵和寓意来看,整个法律的基调掀起了一个似乎还在战争中的变革时代。

看了宝琴、黛玉、湘云的对联组成的排列,第一感觉是除了“蹲如千峰突起,一路蜿蜒一条蛇”两句外,所有的诗都与雪景无关;但这与凤姐开头的北风紧的夜晚的比喻有关,也与李奇最后一句话所暗示的社会事件有关。

而鲍芹、祥云对雪景的描写,“似千峰,蛇行千里”,并不是简单的景物描写;多么雄伟壮丽。翻译成白话就是:

展望中国的雪域,千峰如爬行的大象;河谷溪流如龙蛇曲径,与白山相连,通向远方。

看了这两句话,联想到李纨和今日欲乐,以诗祝舜尧,非常令人敬佩。红楼中的女性有着非凡的爱情情操和优秀的人文情怀。但这一套排列规则明明是曹雪芹写的,这才是曹雪芹的真实心思。

而曹雪芹却赋予了作品中的女神薛宝琴这样一种吞吃河山的胸怀。那么宝琴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值得他敬佩和特别喜欢?

第四,戴对白话译文的整理

为了全面理解这句台词的内涵,咏雪主题翻译成白话如下,其他特殊含义后面再分解。

突袭的北风呼啸了一夜,早开门的时候大雪还在飞。(丰丸的第一副对联)

你的家庭从三鼎炉点燃就一直在取暖,你的双手被关在貂皮袖里御寒。

雪比窗前的镜光更白,雪花无意中沾染了墙上的胡椒香。

荒溪孤舟泊岸,塞外诗人哀柳似雪风骚。

谁可怜边防军送衣服皮草,衬衫里加了防冻药棉?

寒冷的冬天用红薯煮粥很新鲜,撒点白盐也很奢侈。(填充)

穿着芦苇的渔夫独自把鱼,樵夫在森林里听不到伐木的声音。(填充)

地球上的山峰像巨象一样爬行,河流像蛇一样通向远方。

谁来慰问冻饿在床上的穷人?去远足的商人喜欢在餐馆里请人喝酒。

雪花像织布机一样在天空中剪出丝带,像美人鱼一样抛起白纱。

沏茶的雪水只能慢慢煮,煮酒用的湿柴叶真的很难烧。

和尚扫着比扫帚还厚的雪,少年刷着琴弦上的冻花。

大雪像月光一样倾泻大地,美丽的城市看不到猩红的标识。

雪珠湿湿的绣着金鸳,还凝结在玉簪顶上。

没有风的时候还在下雪,虽然还在下雨。

如何记录今天赏雪的兴趣,写诗祝愿天下太平?(万琪威廉)

很显然,如果把宝琴、黛玉、湘云的对联放在一起读,其实是一首以雪抒情、惜天下的优秀诗篇。

回顾诗的意境所传达的信息,作者开始宣传和渲染宝琴的高贵气质,可见她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那么,为什么宝琴在生活细节上表现得如此寒酸?

回忆起宝琴、文立、李奇、邢岫岩四人初入傅蓉时的详细描述,作者说岫岩、文立、李奇一起北上探亲。甚至,邢岫烟还来求邢夫人帮他们管理房子,帮他们出路费。

这些描述暗示他们在逃亡方面相当贫乏。

参观投荣府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寻找一个临时的避难所。而宝琴匆匆北上,不是说娶了梅翰林的儿子吗?现在,你还相信吗?关于宝琴生平的问题还是放下吧,等解完她十首怀乡诗再说。

唐都浪子的《浪子讲红楼》:秦雪,论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