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和气功有什么区别?
一般认为,太极拳求动中静,气功求动中静。这两者是对立的,也是互补的,我一直持有这种观点,并付诸实践。但是最近我一直在想,这两个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首先,它们的本质不同。太极拳运动的是四肢的身体,气功运动的是意念引导下的内气。太极拳的静是一种平静的心态,而气功的静是一种身体的表象。可见动与静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其次,气功在静中求动,就是求内气运动;而太极拳在动中求静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以静抗动),静不是目的,而是其追求的真正目的,也是内气的运动。只有静(静)才能善用意念(不费吹灰之力),在拳势的引导下实现内气的运动。
因为两者都是以促进内气运行为目的,所以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的功效;对于养生,不仅可以一起练,而且最好一起练。为什么?
因为太极拳要达到内气运转是需要时间的,只是练拳是绝对不会去擅长的。业余条件下,没有几年功夫是不可能的。但是站桩上没有动静,我就专心放松,用意念引导内气随气息在体内转动,全神贯注;更容易“上火”。当你在站桩时有一种真实的内气下潜的感觉时,它可以帮助你练习太极拳。放松你的意图,用拳势呼吸,会更容易理解内气随拳势流动。另一方面,由于拳势的整体性、多样性和多变性,有左有右;忽进忽退,这必须有相当于大周天的周身运行的内力来配合。这种全身运行的内气也会促使你在桩中运行,内气运行会从原来的小星期天的总督二脉运行扩展到大星期天的全身运行。但我的“大周天”并没有传统做法那么复杂:我要记住十二经脉;理解穴位不容易,还有脉络,也很难操作。我采用多种方式随意跑步,既可以根据身体需要选择,又可以增加兴趣避免无聊。内气的随意运动介于规律和不规律之间,总的规律是:气升气降,气沉于腹(升,沿督脉,四肢外;养生,沿任脉及四肢内侧),呼吸,蓄发,使内气“遍行”(在《阳澄府》中)。这种随意运行的内气,其实接近于《十三势操》中所说的“气直接滋养而无害”,指的是内气的自然调理和修养,即通过呼吸和引导,用意念促进内气的运行和加强;
无论是练太极拳还是气功,能够理解这个原理,就像是信心满满地走在阳光大道上。一知半解,难免在黑暗中迷茫。
太极拳能否用于实战,争论已久。即使在旧中国民国初期,太极拳输的比赢的多。当时太极拳家对开然先生说:“经过一场武术比赛,那些自称专打太极拳的人没有赢。另一方面,在北平,参加考试的考生中的优胜者,虽然十有八九练过太极拳,但在报名时并没有声明自己是专门练太极拳的...这次南京考的成绩(注:指中央国术馆南京国考)可以证明,练太极拳没有练外国拳那么好用。”向先生也对太极传的得失进行了评价。他说:“凡是练太极拳的,都有刻意贬低外国拳的习惯。在拳法理论上,太极拳比洋拳更精,但洋拳也有自己的优势。”目前普遍认为,太极拳只是为了好玩,是健身的一种方式(健身体操),不能应用于实战;笔者早年对太极拳的实战功效有所怀疑,但随着不断的修炼和了解,逐渐加深了认识。现在我就根据他的亲身经历,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太极拳在受益于养生的同时,还有强大的实战功能。
其实太极拳有一套完整的武术训练体系。一个完整的太极拳训练应该包括自我训练和实战训练两个部分。自我训练包括站桩、架式、推手(包括程序化单推、双推、大划、手触、接手)、技巧(包括静态和动态训练)、力量、搏击训练。其实以上每一种训练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效果,培养实战中必备的各种基本素质,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性训练。需要指出的是,仅靠架子和程序推手的训练,是无法成为实战高手的。
自我训练有一定基础后,就可以进行实战训练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自我训练和实战训练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训练,两者有很大的区别。自我训练是实战训练的基础,而实战训练则是在对方多变的情况下,随机应变,逐步培养发挥个人拳击素养的能力。这一阶段主要训练的是与对手的距离感、时差、角度、速度、步法的灵活变化、灵敏与本能、击打与分配的力度等。,处于动态中,针对实战中的综合训练。没有这个过程,太极拳的武功威力就很难发挥出来。
笔者曾系统接触过许多武术流派,如形意拳、八卦掌、大成、少林、太极、无极等。在练习中,我深深体会到他们的拳法原理都是相通的。从前贤的理论中可以明确,太极拳的拳法理论是缜密而神秘的,太极拳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实战密切相关,直接为实战服务。只是在历代太极拳流传的过程中,由于老师的保守或者个人资质理解能力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太极拳的精髓有不同的理解。除了历代的几个拳手,很少有人能完全理解太极拳高超功夫的内涵。
我从小就热爱武术,尤其是太极。为了探寻太极的真谛,我不惜去明朝寻访其真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了解,我从太极的武学内涵中收获良多。可以说,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但如果一味炫耀已经成为历史前辈的高超武功而不求上进,就像俗话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然会让这笔财富流失在手中。那将是中国武术的巨大损失,我们这一代人也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愧对后人。因此,我们这一代人总结了前人宝贵的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并进一步进步,使之发扬光大,取得成功。所以作者强烈呼吁:“军界应该团结互助,* * *会尽全力挖掘和保护太极拳的精髓。”
最近有一种嚣张的叫嚣,说中国传统武术根本比不上散打,只是一种不能实战的花式拳。持这种论调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武术的真谛。仅凭一点肤浅的功夫和道听途说,就主观臆断,自以为掌握了真相。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应该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来对待。研究学术,一定要客观公正,冷静思考,亲身体验,丰富实战。只有这样,学术才能真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