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对生命的理解

“四位一体”是颜崇年的人生哲学。颜崇年认为,“止于至善”是大学中规定的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即达到“至善”的大境界。具体来说,“止于至善”就是科学地调整天、地、人、自身的四维关系,做到“四结合”,即达到天、地、人、自身的和谐。达到四个结合是一个过程,接近“四个结合”,攀上人生的最高境界。

天河就是天人关系,这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一大特色。天道,有很多种解释:天命、天道、天理、天气等等。这里说的天主要是指天气。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面对的就是天气。司马迁说:“研究天人关系”,就是探索天人关系。“好天气”包括好天气和哮天天气。魏源在《圣武经》中说:“哮天志在必得,顺境直言,顺境兴亡。”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哮天,你将会有一个伟大的事业。天气不断变化。《易经》里说,天体不断运行,人要不断努力。既然人与自然往往是水火不容的,那么如何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呢?重要的是认识天气,适应天气,失去天气。首先是了解天气。人们常说:“识时务者为大。”接君的特点之一是“知时事”,即知天气、知时事。古代杰出人物在观察天气时,主要是感受天气,适应天气。二是适应天气。老子说:“当你好。”《孟子·离娄论》也说:“逆天者存,逆天者亡。”这完全是根据天气来行动。第三是不耽误时间。《晋书·宣帝记》云:“圣人不可逆时,而失时也。”人与天的关系是:既不过时,也不落伍。

土地整合主要是指环境与自身的平衡关系。“土地组合”的含义比“地理位置”更宽泛,主要有四层含义:一是知道地理位置,二是利用地理位置,三是借用地理位置,四是节约地理位置。也就是说,同处一地的人,既矛盾又和谐,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在自身与环境之间努力寻求平衡。

人类的融合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求同和融合,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人和”是做事、做人、为官、为政的重要条件。做大事,必有伟大的“人在一起”。可以说,“人的组合”有多大,胸怀就有多宽广,境界就有多高,事业就有多大。所谓“人和”,遇到一个难题:如何看待反派和敌人。遇到朋友和达官贵人,要毕恭毕敬;遇到小人仇人,要心存感激。

自我和谐主要是生理平衡、心理平衡和伦理平衡。第一,生理平衡。人的生理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才会生病。人们经常被疾病和痛苦所折磨。生病有外因,更重要的是内因。为了保持生理平衡,我们必须促进身体健康。严格来说,你有多健康,你能做多少事。我们要善于调整身体的内在因素,尽可能保持一个平衡健康的身体。第二,心理平衡。人的心理往往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所以有苦闷、烦恼、焦虑、烦躁。做心理平衡,重要的是要有心态,黄金心态。所谓黄金心态,就是遇到困难时阳光快乐,遇到委屈时豁达开朗,遇到坎坷时淡然安静,面对胜利时谦虚谨慎。具体来说,要注意冷静、谦虚、叛逆的东西。第三,伦理平衡。伦理平衡,重在修身。“大学”的“八眼”是:纪、知、诚、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既是敬事、知行、诚、正的根本,也是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以“八眼”的核心是修身,修身的本质是克己向善,也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做到“四结合”。修身所追求的目标是:“无愧于天,不负他人。”(《孟子·尽心上》)他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样,追求修身养性的意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努力达到张衡渠所说的最高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后世立业,为万世太平。”北京北四环中路,北京社会科学院。闫老师住在医院的宿舍里,三室一厅的房间几乎堆满了书。进门的门道右侧,有一排书柜。客厅很宽敞。东北的两边,高高的书柜直抵屋顶,地上堆满了书。书房在南面,门上方的碑文写着:“四合书屋”。东西两侧的书架上堆满了书,南边的书桌上有电脑、传真机和一些书刊,无从下手。颜老师主要在客厅写。房间里一张小圆桌,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够了。有时候我会在这张大圆桌上写字。桌子上的一些小吃是专门为客人准备的。朋友来了,我会喝杯茶,几盘干果,聊聊天。朋友走了,推桌子,不收拾,放电脑上,再写。

闫先生平时不运动,吃保健品和滋补品,吃什么都不注意。如果有什么健身的方法,“那只有乐观。”一位去过四合书屋的朋友说:阎先生,寿高气盛,一定能坐在书屋里继续做更大的事。甚至有人写了一首诗:四海五洲之名尊,千古比古稀文献更豪迈。正义在心中,赞美永远在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