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了健康而静坐

中国古代很多文人都练过打坐养生,都收到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多病。他一边吃药治病,一边坚持静坐养生,结果“半夜坐着,女人叫老婆不要过分”,从而祛病延年,最后安享晚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描述过他练习禅定法的经历,说:“方法简单,只要长期不废,即有深成,练了二十天,精神就不一样了,觉得肚脐下真热,腰脚轻,脸上有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实行禅修养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直到晚年仍然精力充沛。他在《看钟》诗中说:“乘除还是强的好,六十岁爬山不用人扶。”年近九旬的他,在《戏寄旧》诗中愉快地写道:“我九岁被迫更健康,我的眼睛依然明亮。”健康坐姿的健身效果可见一斑。那么,应该首选哪种冥想方式呢?方法如下:首先把坐垫垫好,双脚交错坐着,也就是双脚交叉。如果新手不会双盘,单盘也可以。或者把左脚放在右腿上,这叫一厢情愿的坐着;或者把右脚放在左腿上,这叫金刚坐。其次,脊柱是直的,让脊柱的各个关节像算盘一样垂直叠放,但不能用力过猛。然后,将左右手放在脐下三寸腹前,掌心朝上,右手手背平放在左手掌心上,两拇指轻轻抵在一起。这就是禅定所说的“手印”,这个手势叫做“三昧印”,意思是“定印”,让人更容易进入静止状态。同时,左右肩微开,使之平坦适度,不要沉肩塌背;头部要挺直,后脑勺要微收,前下颌要内收,眼睛要微睁,视线随意确定在座位前方3 ~ 4米,但要视而不见或微闭眼睛,效果也不错。最后舌尖轻舔上颚,像婴儿熟睡一样,这时你就可以进入冥想状态了。(每次打坐前,要搓搓手掌,让自己有发热的感觉,然后用手掌轻轻搓几下脸,用手指从前向后梳几下头发,然后双手叠放,掌心向内,双手向外,放在肚脐下三寸处,3 ~ 5分钟后慢慢睁开眼睛,离开座位,活动手脚。初学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静坐最好在晴空万里、月圆之时,而不是在天气恶劣的时候,如暴风雨、雷雨等。②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久坐,以免干扰消化或分散注意力。坐前要洗脸,穿宽松的衣服,摘下手表、眼镜、饰品等。,以利气血。④在干净通风处静坐,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在身上,以防外感风寒;冥想的地方要安静,不要带设备,怕干扰,光线不能太暗。太暗的话容易昏厥,太强的话容易紧张走神。室温太冷的时候,温暖地包裹膝盖和后脑勺。即使热天坐着不动,也不宜露出膝盖。⑤大部分初学者不能坐两个菜,最好坐单个菜,单个菜需要坐垫。坐垫的厚度取决于身体状况,始终以舒适为原则,坐垫的硬度要适中。⑥第一次不必强迫自己坐太久,每次10分钟或20分钟即可,以后再逐渐延长。对于注意力过于分散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安静下来的初学者来说,想要尽快进入相对静止的状态,采用“外耳发声法”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方法就是在静坐的时候听听有规律的外界声音,比如小溪流水的声音,山中瀑布的声音,风吹来的钟声,寺庙中梵文吟唱的声音等等。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声音上,能够轻松、自由、悠闲地停留在这种状态时,你会逐渐觉得声音变得悠长、悦耳、轻微。几次静坐之后,你会不知不觉地在某一天某一时刻突然陷入沉默,以至于听不到所有的声音,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存在。这正是儒家所说的“坐忘”,道家所说的“虚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寂静感。另一种方法是“呼吸法”,也叫“平常心”。方法是在静坐时注意鼻中出入的气,使心念和呼吸合二为一,即“心息相依”。这时候注意数气息,调气息,听气息。吸气长而细,呼气短而急。一边调整气息,一边听气息、脉搏、心跳,一路做下去,直到百呼吸、千呼吸。同时,人体内的行气遵循经络,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极难用意念控制。而且人坐着不动的时候,你越是想抓住什么东西,越是抓不住,只会让自己更加紧张,这与坐着不动的初衷是相悖的,但这是老子的“无为”,更符合坐着不动对于健康的真谛。谢谢,希望对楼主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