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哥在北美简介

北美的崔格,从第一个脱口秀视频《翻译奥巴马的演讲》到《劝你不要来美国》《受够了中式英语》,风靡美国和加拿大的北美崔格的网络粉丝每天都在成倍增长,拥有数十万观众。

通络商务:学历无用,用文化赚钱。

初到美国,毕业于北大的崔戈和毕业于清华的妻子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学历无用,社会关系为零,中国实力不足以供养留学生,一切从零开始。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临时演员。“那时候是4加币一小时,多一个拍功夫片的演员一句话都不说。后来导演给我加了一句台词,喊了句‘大家都不许动!抢劫!谁都不许动。抢劫)’,一个小时变成17加币,很满足。"

崔嫂出国前在清华当外语老师。出国后,她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就这样全职待在家里。眼看积蓄都花光了,两人一商量,不如先把孩子生下来——所以崔格一开始在美国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连生了三个儿子。1990世界亲善运动会,中国女排访美,崔戈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女排做翻译,并与郎平等女排名将成为好友。没事的时候,这些女排姑娘就会来看崔哥的儿子。崔格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珍贵照片。

那个阶段,崔格到处打杂,每天看报纸,逛大街找工作。然而,给他带来人生第一桶金的生意,用他的话说,是“来自中国文化的力量”。

一次偶然的机会,崔哥看到一个当地的白人在拜阿公,顿时灵光一现:我来自中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可以产生一些经济价值吧?他很快找到一个朋友在中国买了几个超大号的锣。周末,公园路边,大树上挂着锣;儿子手里拿着锤子,表情严肃地站在锣旁边,把一个小空碗放在地上。每当有人走近,崔格就指着锣,然后指着碗。意思是:敲锣祈福,赈灾。请接受来自神秘东方的古老祝福!

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热情,美国人对这种敲锣祈福的仪式十分热衷。路人,哪里有排队的,就赶紧排队。锣数,从最初的1,逐渐变成了三五个?然后在公园的山头上,几十个美国人坐在十几面锣前,听从崔格的指挥,伸手张口,等待着来自神秘东方的远古祝福。

“真的赚了很多钱,解决了当时最大的问题,经济问题。后来我们还安排了龚队入城游行,很壮观。美国人非常高兴,他们的表演队自愿跟着我们。”龚家的生意最终因为一次搬运过程中的一声巨响,被邻居911举报终止。

象耳:炸糖饼炸进法学院

崔大哥又开始寻找新的商机。这次,他注意到一个卖煎饼的少数民族兄弟。离开北京多年,看到看起来像煎饼的食物就流口水。排队的人很多,但是崔嫂觉得2块钱一个的煎饼太贵了,吃不下去。崔大哥忍不住了,最后妥协:“我帮他煮一会儿,看看能不能改。”

老北京做面食自然是这样,崔哥帮小哥摊煎饼,又快又好。干了一天,手脚都麻了,最后换了个煎饼。“我当时就想,我北大毕业,来这里受这个罪。我想做什么?我好委屈,非要把这个生意做成自己的!”

崔大哥语重心长地跟弟弟说:这是你教我的。煎饼哥很认真的说:“我可以教你做饭,但前提是我们是兄弟。”崔格问:“怎么才能成为兄弟?”小哥哥从怀里掏出一根鸡骨头说:“我们用它对着月亮发誓,我们就可以成为兄弟了。但作为兄弟,你必须答应我,你不能在我的城市和我做同样的事情。”

崔格只愣了两秒钟,马上发挥“咱中国人的聪明劲”满口答应。两人发过誓,结为兄弟。很快,设备和技术都学会了,崔哥很快开始拉大旗做生意。虽然我尽量避开哥哥所在的站点,但还是很快被哥哥发现了。

“那天晚上,有人敲门。一打开,我的心就沉了下去,人家来找你了。我也赶紧跟人解释,其实我并没有卖,只是练习,练习。印度哥们没有生气,反而很平静的说:‘你可以卖了它,但我们不再是兄弟了。’说完,从口袋里掏出鸡骨头,掰成两半,扔到地下。"

这件事从此一直卡在崔哥心里,很多年都放不下。崔哥一开始做各种产品创新,试图用商业来淡化自己的罪恶感。他把煎饼改良成了糖饼,放大了几倍,赋予了它一个全新的概念:“象耳,一种带给你快乐的美味!”“价格也从2美元涨到了6美元。排队的人忙得不可开交,赚了不少钱。但是鸡骨头还是卡在我心里。几个月后,崔格干脆举家搬迁,正式入驻西雅图。

“象耳”生意兴隆,美国人非常喜欢这种又大又喜庆的食物。在此期间,发生了不止一次的品牌纠纷。为了巩固知识产权,崔格重返校园,开始攻读法学研究生。

命运的力量是如此神秘。在法学院学习期间,崔良好的汉英翻译能力凸显出来,老师推荐崔哥给一些重要人物做同声翻译。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在美国几乎没有汉英翻译职业,更不用说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崔戈逐渐成为当地第一位中英互译,不仅担任女排友谊赛的团体翻译,还为比尔·盖茨、波音总裁艾伦·莫利等大咖担任同声传译。

一个80年代的北大学生,移民美国留学,做了一个朋克,然后转身回来了。崔格反复强调的只有一点:“你的眼睛和耳朵要随时看,你要随时听。你随时可以在报纸、朋友、街头找到新的机会。不要整天待在室内,这样你就不会发现任何机会。”

随着“象耳”的成功注册和翻译工作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崔格终于摆脱了痞子,不再为钱发愁。他给家里买了一套两层的大房子,有车库,有国籍。三个儿子都在美国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崔夫人一直保持着思想家的气质,两人之间的亲密偶尔看到老两口“想掐死对方”的气势。是的,崔宝印是“北美的崔格”。他在北京出生和长大,现在住在李葆华永外。他的小学在崇文区,中学在白堆子外国语学校,大学在北大。他自认为是“正宗的老北京,北京人中的北京人”。他可以凭借脱口秀在网上红起来,在美国和加拿大红起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谁让“北京坎耶”的血在骨子里流淌?47岁的崔戈其实是个网络文盲,对流行的博客、视频拍摄、上传一无所知。崔格之所以在今天的互联网中活跃和受欢迎,是因为他有一位专家的指导。这位伯乐是微软“虚拟地球”的创始人之一,如今陶闯已经回沪担任国内最早的网络视频公司PPLive的CEO。

2009年5月,崔格和陶闯在回国的飞机上偶然相遇。两人都曾经在加拿大多伦多生活过,说那里很多朋友都很怀念崔格的笑话。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程,崔格接受了陶闯的建议,发展成了网络视频。有了方向,但具体操作还是难住了崔哥,他想到了“贝克琴美国中文网”,于是附上了自己录制的视频《劝你不要来美国》,并给网站发了邮件,直言自己不知道怎么开博客,也不知道怎么上传视频。

没想到,崔格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北美崔格:劝你别来美国”出现在“贝克琴”上;让崔哥没想到的是,不到两个小时,就有50多人看了这个视频,一系列的赞帖让崔哥乐了。很快,这个被“毕克勤”封号的“北美崔哥”就成了网络名人。你叫我“劝你别来美国”达到了一天48000多人观看的记录,观众遍布美国和加拿大,比如墨西哥和爱尔兰。一些粉丝甚至逐字记录了这段视频,并发布在他们的博客上。当然,崔格的伯乐陶闯也将他的脱口秀节目纳入了PPTV的娱乐频道。崔哥的段子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了。那时候因为工作的原因,崔格经常去北京和哥们一起吃饭。回到西雅图,我把这些笑话讲给朋友听,很受欢迎。崔戈回忆说,那时候每逢节假日,他都被朋友请去吃饭。“有一次感恩节,同时邀请了七个人,不说别的,大家都想听我说。”之后,一些朋友聚在一起,于2006年在贝尔维尤举办了个人搞笑段子。崔戈说:“那天来了1300多人。很多人站着听,还有人在记录。三周后,温哥华又有一场演出,800多人。”

崔格的脱口秀吸收了很多美国元素,就是台上台下都有鼓手和舞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我来到我的场地时,都是演员,没有观众。”台上台下,崔格嬉笑怒骂,高谈阔论。他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海外华人的生活为背景,以中国的崛起和复兴为元素,这让在海外漂泊多年的游子们很自豪,觉得自己作为中国人很有面子。天热的时候,很多时候崔格也拿中国几千年的民族陋习开玩笑,无奈的笑。崔格脱口秀自己娱乐人,不靠它养家。但是现实生活中崔格的行业大部分还是张嘴就来。他是第一个在故宫博物院拜访和讲解世界各国领导人的人。他曾被郎平邀请为友好运动会(goodwill games)女子排球队担任团队翻译,也曾为微软的比尔·盖茨和波音公司的艾伦工作。星巴克总裁艾伦·穆拉利和驻华大使骆家辉都做过同声翻译。此外,崔哥还开了一家中餐厅,现在还持有大西雅图地区美式糖饼(又名象耳)的独家经营权。有时候会有近百名美国员工,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美食。

崔格直言,因为这些谋生方式,脱口秀变得很简单,不为名利,只为独唱,各种音乐。他说:“心态决定一切。现在,知道有几千万人喜欢我的脱口秀,带来的快感比卖几百张票(商演票)要多得多,这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当我看到那些留言时,就像听到了掌声。”崔格说他现在在外面表演没收了一分钱。因为点击率好,谷歌想放广告,他也拒绝了。“以后如果做专场演出,我会寻求商业赞助,绝不收观众一分钱。我还是那句老话,这辈子,需要板着脸认真说的话不多。笑对人生,笑对人生,人生就是一场戏,不计得失,都是说说笑笑。这样一来,得失就很轻了。”同样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崔格,现在正在尝试一个英语脱口秀节目,以西雅图的两大企业为背景,一个和星巴克有关,用天津快板的形式,用英语说“中国人喝星巴克”。崔格喜欢在脱口秀中给公司品牌起外号,也就是常说的品牌包装,让人在娱乐中印象深刻。比如他说波音飞机和法国空客的区别,“如果有飞机,谁来坐大巴?”至今仍是波音公司销售部门的口头禅。另一个和微软有关,调侃其搜索引擎Bing。崔格说:“搜索从来不用谷歌,因为我有必应!”。

崔格说,不管你用什么语言,“我的天啊!口秀要以中国人为荣,为中国加油,委婉嘲讽其他文化,让中国人愤怒自豪,其他民族的人却坐不住。”此外,崔格还在尝试一种新的舞台表达手法,来凝聚人心,让观众保持高昂的情绪来听他的脱口秀,他称之为“晃法拉利兄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美的崔格带来的不仅仅是乐趣,还有惊喜。

要讲一个住在西雅图名叫“崔宝印”的人的故事,你会问:“谁,我没听说过,我没兴趣!”如果我告诉你,这个“崔宝印”就是最近在网上“劝你不要来美国”的人,你可能会尖叫:“啊!是他,北美的崔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