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养心与性善论如何实现?
孔子之后一百多年,战国中期,孟子出现了。儒家以“孔孟之道”为代表,所以孟子的学说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指出两点:第一,孟子是“子思弟子”;第二,在学习孔子学说上,达到了“道法兼备”的境界。东汉的赵琪对《孟子》一书进行了注释,认为该书包罗万象,涵盖了世间万物、仁、德、命等。,所以他直接称孟子为“亚圣”。司马迁视孔子为“至圣”,赵琪视孟子为“次圣”,从而确立了儒家传统。
理解孟子的立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孟子的真实想法。我们来看看孟子是如何“养心”的。
要想“不为所动”,首先要“培养勇气”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曾经问:“如果王先生是齐国的大臣,他可以执行自己的想法,所以即使他建立了霸权或王业也不足为奇。这样,它会动心吗?”(《孟子·公孙丑》)
孟子是怎么回答的?他说:“不,我四十岁就不动心了。”
什么是“无所谓”?所谓“不为所动”,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你是道行天下,还是没有才华和野心,你的心情都不会受到影响。怎么会这样呢?因为我的内心对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只要我确定自己走在道德的道路上,我就不会在意这个世界的成败。孟子曰:“君子有终身之忧,而不患一次。”(《孟子·离娄下》)我担心的是,我没有像舜那样成为圣人,我不担心一时的烦恼。
这种“冷漠”一定要冷静,于是孟子接着讲如何“培养勇气”。
他描述了三种勇敢:一种是“向外发展”,表现出气势非凡的勇敢;二是“内求”,通过强化心中必胜的想法,无所畏惧;第三,“呼吁”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意义,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第三种,正是孟子间接引用孔子的“大勇气”:“我怎么能连面对普通人都不害怕呢?”反思自己,直感,即使面对千万人,我也会勇往直前。“我们在背诵《虽千人已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整段话里提到的两种‘自省’。
只要你明白什么是道德,你随时可以反思。看到好的,就会动。如果你有,你就会改变。久而久之,你自然会豁达,淡泊。